“司”“局”“厅”源流考
2015-01-30陈鲁南
陈鲁南
“司”“局”“厅”源流考
陈鲁南
笔者刚来参加工作时,岗位是在部里的办公厅。某次会议期间,厅里一位领导半开玩笑的提问说,同样作为部委的内设机构,为何办公厅称“厅”而不称“司”“局”。与会者众说纷纷,却莫衷一是。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心头。近日读书,颇遇到一些草蛇灰线般的线索,似可解答此问,特梳理如下,与大家探讨。
司——业务部门 源远流长
“司”“局”“厅”中,首先出现在行政机构名称中的,乃是“司”字。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就有,就其造型而言,右侧的“卜”代表权杖,左侧的“口”代表发号施令,因此“司”也就是“执掌、管理”的意思。按此义,周朝在官制中出现了“地官司徒”“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表述,并被后人记载在《周礼》一书中。周朝的行政架构中,最重要的官职有六个,分别以天、地、春、夏、秋、冬命名,“司徒”等是对其主要职能的概括。所谓“司徒”,即执掌民政;“司马”,即执掌军政;“司寇”,即执掌刑罚;“司空”通“司工”,即执掌水利、手工。所以,此时的“司”并非机构名称或官职名称,而是官职的后缀。
周朝后期特别是春秋战国一段,在孔子看来是所谓天下“礼崩乐坏”,另一角度讲则是全社会务实创新、不拘泥于旧制。体现在行政制度中,就是“春官”“秋官”这种不知所云的称呼很少再使用,各封国把原本作为后缀的“司马”“司徒”直接用为官衔,以使职责更为明显。后来,一些官衔还演化为官员家族的姓氏,我们所熟悉的司马迁、司马光等历史人物,其姓氏来源便属此例。此时,“司”字不再居于从属地位,正式进入官职名称。
秦汉之时,中原再现大一统的局面,行政制度有了很大发展。统治者以分工更为科学的“三公九卿”制代替了周朝的六官制,同时也保留了司徒、司徒等职位,但实际权力已经缩小很多,更多的是一种荣誉和待遇。比如《三国演义》里献貂蝉使连环计的王允就是司徒,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也是司徒。当然,两汉绵延四百年,也不乏个别时期司徒等官职掌握实权、甚至凌驾丞相之上的情况。
两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再度陷入纷争,官制也极为混乱,但总的来讲,司徒等官位的职权是在弱化的,行政权力在逐步向尚书台这一机构集中。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这一成熟的行政体制得以确立。按照我国第一部行政法典《唐六典》的记载,唐时由前代尚书台演化而来的尚书省统揽行政事务,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人事、财政、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每部将所负职能进一步划分,再分设四司,共有二十四司。比如吏部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等四个部门,其中吏部司总管组织人事,其余三个分管表彰奖励、职务晋升、履职考核。
从这一变化来看,隋唐时,“司”已从官衔名称正式转为机构名称,并且确立了部、司两级的从属关系。“六部二十四司”的行政架构享有组织严密、分工合理的美誉,明清时期仍然采纳,甚至《红楼梦》里的太虚幻境都设置了“痴情司”“薄命司”。只是基于社会的发展和事务的增多,明清时期各部内设的“司”明显增加,有些达到了十余个。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采用的也是部司架构,因此可以说,隋唐的行政体制设计,一直沿用到今天。在这一架构中,“司”作为“部”内设的、负责某一专项业务的部门,其地位没有变化过。而对于“司”,人们其实使用的仍是“执掌、管理”这一本意,只是语法结构上有些倒装的意味,比如唐代的“考功司”实际是“司考功”,如今的“救灾司”“社会救助司”,则是“司救灾”“司社会救助”了。
局——同为专管 高低有变
“局”的历史就比“司”短多了,地位也是忽高忽低,但同样是一个负责专门业务的机构。
先就造字而言,“局”字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是没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篆文里才有,其本意也不甚明白。据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考证,“局”本意有两种,一是形容紧促,一是作为棋盘,——这两个意思差别大了去了,但今天却都还在用,即作为形容词的“局促”和作为量词的“一局比赛”。在先秦的文献中,“局”字出现很多,比如《诗经》里有“予发曲局”,意为“我的头发很凌乱”,《礼记》里有“左右有局、各司其局”,是说行军打仗要“左右各有阵势,每阵有各自的统领”。总的来讲,此时“局”跟行政权力、行政机构没有关系,但演化出了“部分”“局部”的意思。
“局”字第一次被用于机构名称,应当是在两晋时期。晋武帝司马炎为加强国家文化建设,在秘书监下设置著作局,专门负责修撰国史。由于修史是秘书监工作的一部分,所以称为“局”。隋唐时期,著作局得以保留,同时出现了负责图书保管的司经局,总的来讲都是小机构,与部、司是无法相比的。但同样在隋唐时期,宫廷内部为了做好服务工作,设立了“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等六局,分管各类后勤事务;“六局”仿照“六部”,也各自下设四司,形成了宫内的“六局二十四司”,这便使“局”的地位高度提升,一跃而至“司”之上。
明代宦官专政,把持宫廷内外,“六局二十四司”的制度很快就被舍弃了,但以“局”为名的机构大批设立。如宫内设立了“十二监、四司、八局”,这里的司、局级别相同、互不隶属,长官都为正五品;朝中则在六部之下增设军器局、印钞局、铸印局、杂造局等,亦与各司同级。机构如此繁多,是宦官们争相揽权的结果。清代建立后,对这些繁杂的小机构进行了清理,以“局”为名的只剩下火药局等寥寥几个。清末洋务运动时,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等带“局”字的组织纷纷出现,但就性质而言,更多的属于企业而非行政机构。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政务院下设立若干委员会及各部、委、院、署、行,各部委再内设司局,此时“司”“局”两种机构似无太大差别。但1954年,新中国完成了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政务院改称国务院,并在各部委之外设立统计局、计量局、气象局等直属机构。此时,“局”作为一个级别低于“部”、但独立性高于“司”的机构,地位正式得以确立。延续至今天,作为各部委内设的“局”,排名往往在各“司”之前;而作为直属机构的局,如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公务员局等,内部还会分设各司,很有些隋唐“六局二十四司”的影子。至于在地方行政机构中,直辖市、地市级市州乃至县的下属职能机构都称“局”,大约还是取“部分”的意思,因为他们的工作是政府整体工作的一部分。
厅——综合机构 四通八达
以“厅”命名行政机构,历史比“局”更为短暂。
首先,“厅”字本身出现得就很晚。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收录它,直至唐代才见于文献。按其本意,是作为建筑物的公共部分,联通其他房间之用。唐诗里常出现“花厅”“锦厅”的说法, 就是此意。“厅”的繁体写作,又引申出“广泛听取意见”的意思。最需要广泛听取意见的乃是执掌公共权力的官僚,因此唐宋年间衙门也被称为“官厅”,但这近于民间俚语。直至明代,国子监下设博士厅等五厅,“厅”字才第一次被用于行政机构名称。这五厅仅为正六品,同样是专门机构,但地位远低于正四品的司、局。清代中央行政机构中有稽俸厅、提牢厅,级别亦为正六品上下,且同样为专门机构。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司、局都是业务部门,负责经过分工后的各项具体工作,而具体工作总需某个部门汇总。自隋唐时期开始,在部司结构下,这些工作是由各部的第一个司兼职负责;而各部之间则无汇总,直接向宰相汇报(明清名义无相而实际有相,此处不展开)。也就是说,这种分工尚不完善。终于,到了清末新政之时,统治者们发现综合性部门的存在是很必要的,于是在内阁和各部纷纷设立“政务厅”,在准备作为议会的资政院设立“秘书厅”,协调汇总内部各个机构的工作。以“厅”为名,取其建筑学上四通八达的本意,可谓十分得体。此外,当时“秘书厅”的负责人称为“秘书长”,这一称谓也延续至今。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政务院同样设有秘书厅,革命前辈李维汉同志、习仲勋同志先后出任过秘书厅秘书长。政务院秘书厅后一步步演化为国务院秘书厅、国务院办公厅,推衍至各部委,其综合部门也称为“办公厅”就不足为奇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何各部委在省一级的同类机构虽为业务部门,却同样称“厅”,比如民政部门在各省和自治区称为为民政厅,但此“厅”又不是综合部门。笔者以为,这承袭的是清代做法,用的是“官厅”“衙门”的意思,而非“四通八达”的意思。
清代在地方行政机构中,省以下的设“府”,其长官就是我们熟知的“知府”。有些知府管的地域比较大,常把自己的副手派到某地处理一些事务,其派驻地的办公机构便称为“厅”,当是“官厅”的简称。后来,这一做法慢慢演化为了制度,“厅”成了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一些“厅”直接隶属于省里,称为“直隶厅”,与各府地位相当;其余的由各府管,称为“散厅”,与“县”地位相当。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将各省和自治区的直属职能部门称为“厅”,应当是受“直隶厅”的启发,而与“综合”还是“专门”无关了。
小结
最后小结一下。在中央层面的行政机构中,“司”承袭周制,取“执掌、管理”的意思,先用于描述职能,后嵌入官衔,最后定型于部委内设机构,负责专项业务;“局”承袭唐制,取“部分”的意思,先是小机构,后是大机构,亦负责专项业务,内部可以设司;“厅”承袭清制,取建筑学本意,是沟通其他部门的综合性部门。在地方层面的行政机构中,“司”一般很少出现;“局”仍取“部分”的意思,仍负责专项事务,是直辖市、地级市州乃至县政府下属职能机构常用的名称;“厅”则取“官厅”“衙门”的意思,是省和自治区政府下属职能机构常用的名称。
(作者单位: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