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清明:在继承中涵养提升节日文化

2015-01-30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

中国民政 2015年8期
关键词:遗骸底蕴祭祖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执行 / 丁 朋

2015清明:在继承中涵养提升节日文化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执行 / 丁 朋

《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的传统底蕴,既有扫墓、祭祖之沉重,又有踏青、郊游之轻快。如今,清明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各种绿色、文明、生态、低碳祭扫和安葬方式,直关生态文明建设宏旨;缅怀英雄先烈功绩迎接烈士遗骸回国安葬的国家举动,凸显清明节日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表达。

保持清明传统底色,回归人文、涵养文化。清明节祭祖和扫墓,是生者与死者相沟通的节日,同时也包含着生者对生活的期望。祭祖扫墓,既为寄托哀思、追念亲恩,也为敦亲睦族、慎终追远。清明节本身体现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更需把握节日背后传统的人文底蕴、如一的人文情感,在继承中涵养提升我们的节日文化。

着墨清明现代色彩,文明祭扫、生态安葬。传统仪式并不拒绝现代方式,与时俱进和传统继承也可并行不悖。碑前献一束鲜花,馨香寄哀思;坟前种一棵绿树,绿荫表怀念;微信点一支蜡烛,微光传思情;微博祭一篇短文,字字表心声。同时,壁葬、塔葬、树葬、花葬、海葬等安葬方式也在清明这块画板上点缀着“绿色”、体现着“生态”。现代化的方式并没有改变传统节日的本质,而是丰富了清明节的内涵、生动了清明节的形式,赋予了清明节新的生命力。

传承功勋英烈精神,缅怀先烈、凝聚力量。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都不会忘记那些魂断异国、埋骨他乡的烈士们。继2014年3月28日中韩首次交接在韩烈士遗骸后,2015年3月20日,双方在韩国仁川机场再次对2014年发掘确认的志愿军烈士遗骸进行交接。先辈功勋,日月同辉;英烈精神,血脉相传。以隆重的国家活动迎接烈士回国,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以高规格的国家仪式安葬归国英灵,是对烈士精神最好的纪念,是对和平最好的诠释。

随着社会的进步,清明节日益承载多元思想,日渐迸发现代活力。不容否认,清明节在保持传统底色的同时,也面临着现代化、市场化的种种冲击,存在着低俗祭扫、天价墓地等问题。但是,改革是破解难题的第一法宝,法治是规范秩序的有力保证。今年清明前夕民政部召开了全国清明节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殡葬改革宣传引导、提高殡葬改革法治化水平,这为我们破解难题、回归清明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猜你喜欢

遗骸底蕴祭祖
CLOSE TOHEAVEN
倍er高级
洪洞祭祖
议论文的论法与底蕴
理解粮食底蕴 传承粮食文化
祭祖
36具志愿军遗骸在韩入殓 31日归国
韩将归还68具志愿军遗骸
彝族祭祖仪式“尼木措毕”
军事改革的底蕴在于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