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2015-01-30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
民政部副部长 顾朝曦
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民政部副部长 顾朝曦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民政部联合相关部委印发了《关于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民政部颁布了行业标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基本规范》,民政部、工业信息化部联合召开了全国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会,民政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工业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开展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督查。总的来看,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任务部署,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试点创新经验初步形成,综合使用效益日渐显现,上海市、攀枝花市、佛山市禅城区分别形成了省级、地市级和区县级三个层面的建设模式,全国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覆盖面达到了10%。但从全国看,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总体上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一些地方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工作机制整合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工作推进。因此,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好建设方向和工作重点,建立科学管用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各项工作。
一、深刻认识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地改变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对人们的经济行为、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沿海城市,还是青藏高原,处处都有网购网银的踪迹;无论大城小事,还是家长里短,时时都有微信微博的推送。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全面现代化。20多年前,我们呼唤国民经济的信息化;20多年后,我们推进社会治理的信息化。作为与每个社会人关系密切的社区共同体,与时俱进开展信息化建设,成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前,着力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时不我待。
第一,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改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提出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任务。目前在宏观层面,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但具体到社区层面,公共服务“碎片化”问题仍比较突出。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推动部门职能、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整合,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一站式”服务,有利于居民办事由“人带着材料跑”向“网络带着信息跑”转变,有利于优化社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第二,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厘清政府和社区组织权责边界、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明晰的职能边界,大量行政事项无序涌入社区,社区工作者疲于应付、无暇直面群众,成为社区治理的突出问题。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依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准入机制,严格限定政府部门自由裁量权,推行社区工作清单,清晰告知“哪些事项该入门”“具体事项如何办”,有助于构建基层政府与社区依法治理的新型关系,增强基层依法提供政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任务。建设服务型政府,迫切需要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创新。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推进以服务群众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向社区延伸,就是为了更好推动基层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应用,以前台群众需求促使政府后台协同,实行基本公共服务流程再造,打破了部门壁垒,推动单项政务服务模式向全科政务服务模式转变,更好推动了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和效能提升。
第四,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汇聚民生基础大数据、助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大数据管理成为战略议题。拿数据说话、靠数据决策成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长期以来,由于“条块分割”导致基层政府和社区“信息空心化”,造成数据共享和循数管理难以实施。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应用,加强各级各部门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和实时比对,将各自形成的鲜活数据,汇集成完整、准确和极具时效性的民生大数据,加以分析研判,就可以进一步了解民情、解读民意,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制定政策,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准确性,实现社会治理与服务的精准化。
二、准确把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在从工业社会跃迁到信息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大背景下,我国东、中、西部的现代化水准和条件虽有差异,但都面临信息化社会转型发展的任务。认清和适应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网络生活与智能办公的新模式,更是加强社区建设、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应然举措。我们不但要思想认识到位,更要工作措施到位、组织保障到位。下一步,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要由试点推动转入全面推进,工作任务将更重,技术标准将更高。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好建设方向和工作重点,切实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各项工作。
第一,要坚持服务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力量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直接动力。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一定要从解决广大社区居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把居民群众方便不方便、满意不满意作为核心标准,尊重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居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谋划创新路径向居民群众问计,落实创新举措靠居民群众参与,衡量创新成效由居民群众评判,切实推动治理上台阶、服务上水平、群众得实惠。
第二,要坚持上下联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有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必须释放自下而上的活力和空间。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必须坚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相结合。国家层面,民政部正积极会商中央网信办等部门,依托全国社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建立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创制,推动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作为基础环节予以重点保障。省级层面要加强政策指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尚未出台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政策文件的省份更要把完善政策措施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地市层面是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推进主体、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要加强统筹规划,充分整合资源,打破信息壁垒,推进综合信息平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区县层面要进一步丰富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规范信息共享范围、共享方式和共享标准,拓展数据沉淀、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功能,发挥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最大使用效能。
第三,要坚持统筹协调。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既是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有效途径,也是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我们应当学习禅城等地经验做法,争取把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列为政府“一把手”工程,纳入本地社区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强力推进。要建立健全民政、经信、发改、财政、人社、公安、卫生计生等多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分类指导,通力解决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要着眼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及早研究推进农村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积极推动电子政务与互联网在线深度融合、线上办事与线下办事高度结合,以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多渠道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和智能化。
第四,要坚持典型引路。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要善于发现和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去年以来,部里发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先行先试优势,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率先突破的重任交给了实验区,取得了不少成果。2015年民政部将把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列为第一批实验区结项验收、第二批实验区中期评估和第三批实验区申报认定的核心评估指标。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也要全面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力争继续走在前头、做好示范。同时,各地要抓住国家层面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的重大机遇,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与信息惠民国家示范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养老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专项行动计划相结合,确定一批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试点示范单位,尽快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态势。
第五,要坚持主动作为。各级民政部门是社区建设的牵头协调部门,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责无旁贷。今后要在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政策制定落实、标准研制实施、技术研发推广等方面积极履行职能,主动作为、多方协调,尽快推动形成党委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体制机制。要率先形成社会治理与服务的开拓、开放、开明意识,主动接受和运用互联网思维。要率先将社会救助、养老、婚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等民政业务信息系统向综合信息平台集成,为实现更多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整合联通作出表率。要率先明确民政范围相关业务应用系统整合要求、下放使用管理权限,充分发挥民政业务综合效益,更加高效便捷地为居民群众服务。
(根据顾朝曦副部长2015年3月17日在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建设示范培训暨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