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2015-01-30章百家
章百家
关于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章百家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借此机会,我想对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发展作个简单的梳理,并就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不妥和错误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发展与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抗日战争是作为中共党史或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一个时期来加以研究的。这种研究比较粗略,有明显的历史局限,主要内容是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和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对国民党的抗战基本持否定态度。
抗战史研究的全面开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这十年,随着思想解放潮流,抗战史研究逐步突破思想禁区,许多长期无法探讨的题目,这时可以研究了。如对正面战场、战时国共关系、战时外交、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问题的研究,都从这时起步。一些传统专题研究,如中共抗战政策、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建设、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等,也进一步深入。这十年还有两方面的进展值得注意,一是对抗战史料的系统收集、整理;二是启动学术交流,包括引进国外和港台出版的有关学术著作、资料文献,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这些都对国内抗战史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经过十年努力,学界对抗战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这十年的特点是在前一阶段研究工作广泛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并在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形成一个高潮。这个阶段,涌现出一批水平较高的学术著作,包括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最热门、数量最多的当属战时国共关系和战时中外关系的著作。与此同时,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也取得丰硕成果,一大批有关抗战的专题史料陆续出版,如中共各抗日根据地的史料、大后方的史料等。可以说,这一阶段抗战史研究的内容更为丰富,也更深入,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主流学术观点。当然,有争论和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仍不少。
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这个阶段的明显特点是研究课题趋于分散,呈现出多元的特点。我认为有三点比较突出:一是以往涉及不多的问题受到重视,如日军暴行、细菌战问题等。二是研究视角不断拓宽,抗战史研究从以围绕战争本身为主,转变为抗战时期的多方面研究。如一些中青年学者更关注对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的研究,对战争中人性的研究,即所谓新社会史、新文化史的研究。这种研究更强调基层社会民众的主体性。当然,一些相对传统的题目仍有学者在做,并取得一批新成果,如关于抗日根据地研究、国民政府抗战决策体制研究、抗战军事史研究等,但受关注的程度不如以往。三是跨国合作研究正在进行。如中美日学者的合作研究、中日韩学者的合作研究、中日学者的共同研究等。这些合作研究虽面临不少困难,但也取得了值得重视的成果。如2001年开始的中美日三国学者关于太平洋战争史的研究已召开五次国际学术会议,会议论文已结集出版。2015年年初,历时9年完成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也出版了,其中包括日本侵华战争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这个报告基本反映了中日两国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二)我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特点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抗战史研究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纪念意义。这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有很强的政治性,与现实联系紧密,关系人民群众的情感。一方面,这给抗战史研究带来很强的推动力。例如,在民国史研究中,有三个关键词最热门——辛亥、孙中山、抗战,而在这三个词中抗战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今后相当时间,抗战史研究仍会是一个热门题目。但另一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对抗战史研究中某些问题的探讨难以客观和深入。
当前,我国学术界抗战史研究存在的问题,从现象上看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参与抗战史研究的学者虽人数很多,但长期致力于此、苦心钻研的不多。二是关于抗战史的书籍很多,但缺乏专家和普通读者都认可的经典之作,特别是综合性研究著作。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专题的研究不平衡。虽然一些专题已有高水准的学术专著问世,但还有些重要专题乏人问津,如对正面战场的研究至今仍相当薄弱。三是已经挖掘、整理出来的史料很多,但尚缺乏系统的整合,其中不少未能很好地利用。四是对现有的比较好的研究成果重视和推广不够。上述四方面问题的存在,使得抗战史研究同水平重复的现象比较严重,有新意的论著不很多,而且往往被重复性的东西所淹没。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两方面着力。从研究者的角度,主要是开阔视野,加强对国内同行、国际同行挖掘出来的史料和研究成果的关注和利用,同时加强各方面的比较研究,特别是细致、带有分析性的比较研究。例如,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用,就需要从国共两党不同的抗战指导思想、两军不同的战略地位和任务、不同的战略战术选择以及各种复杂的历史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从学术管理的角度来说,要落实创新,一是要增加对周期较长的基础性研究的资助,这一点已有所改进;二是应大力提倡严肃的学术批评和学者间的切磋。现在报刊上学术商榷的文章很少见,书评大抵是说些好话而难见尖锐的批评,一些仍需进行客观研究的问题因种种缘故未能展开讨论。这些情况显然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除上述问题之外,在信息化和现代传媒迅速发展的时代,史学工作者也面临一些新问题,值得特别强调。具体地说,有三个方面:一是以前做研究,遇到的问题常常是史料缺乏,现在我们仍会感到史料不足,一些重要史料未解密或缺失;但与此同时,我们又面对着以前难以想象的大量史料和种种说法,难以甄别和加以处理。二是由于研究的细化带来认识上的碎片化,某些细节被强化了,但大的图景反而模糊了,我们对历史总体的认识出现疑问或偏差。三是专业历史学者以往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面临着来自影视、网络的竞争,来自民间业余历史写手的竞争。当然,确有一些高手在民间,他们的研究和见解是有价值的;但同时也有大量以偏盖全、歪曲的、情绪化的东西在社会上流传。
上述情况是当前史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这个问题不仅是抗日战争史研究所独有,也是近现代史研究、特别是党史、国史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如今,对许多问题的解释,仅延续过去一些大而化之的说法,已难令人信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摸索、需要时间,但根本点还是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深入研究,拿出更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的新成果。
二、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六点思考
抗日战争史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还很多。这里,我想就有关抗战史总体认识的六个问题谈些看法。这些问题并非新问题,但今天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有新的视角和新的认识。
(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转折的枢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站在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一边,取得了自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关于中国抗战的作用和意义已有大量论述,但对于抗日战争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地位,讨论似嫌不够充分。前辈史学家刘大年先生晚年提出,“抗日战争是中国复兴的枢纽”。这个观点颇具启发,很值得重视。笔者认为,只有把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才能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
以宏观的眼光来看,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近代史承上启下的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到1937年全面抗战之前,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不断沉沦到逐渐苏醒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而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仅三年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取得了全国性胜利。历史的演进由慢而快,抗日战争在其中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绝不可低估。
刘大年先生说“抗日战争是中国复兴的枢纽”,“复兴”并非指回到王朝盛世,而是一个古老民族脱胎换骨的再造;“枢纽”则指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或一段历史演进的关键阶段,其作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在走向民族独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二是指在抗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主要因素。从历史进程的发展来看,使用“枢纽”这个词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此时尚未到达“转折点”,而是在转折到来之前。
对于刘大年先生的观点,笔者基本赞同,但想提出一点修正。刘大年先生在20年前所说的“复兴”,相比今天说的“复兴”还有一个较大的差距。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长过程来看,抗日战争只是中国走向复兴的重要一步,一个重要阶段。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加上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复兴才一步步地加以实现。因此,笔者认为,把抗日战争看作中国近现代历史转折的枢纽,可能更准确一些。
(二)中国抗战和中国战场的主要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反法西斯同盟国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较量中,先后形成中国战场、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等几个主要战场。相比于其他各主战场,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战和中国战场有何独特之处?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中国的抗战和中国战场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中国的抗战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奋起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二是中国战场又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且两者都具有战略地位。
中国的抗战是一个落后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强国的侵略,这便决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持久战,拼的主要是人力消耗,打得很英勇,也很惨烈。具体地说,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第一,中国自身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而中国的主要对手日本当时已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实行军国主义。较量的双方实力悬殊,两国军队的装备、特别是军事工业的水平和军事动员组织能力相差很大。日本不仅能造枪造炮,还能生产飞机、大型军舰;而中国稍微先进点的武器都要靠进口,在残酷的战争中消耗很快,难以补充。相比之下,美、英、苏与德、意、日这些国家之间的战争较量,拼的是工业实力,战场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很高。事实上,中国正面战场的大型战役也有不少,只是中日对抗的现代化程度远不如其他几个战场。
第二,中国抗战几乎是独自支撑的,得到的外援很有限。抗战之前,向南京政府提供军事合作的主要是德国,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中德之间的合作就停止了。抗战初期,向中国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的主要是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的援助也基本停止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半年多,美国政府才开始大规模援华抗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一方面受“先欧后亚”战略的限制,一方面受运输条件的限制,对中国的援助远不如人们以为的那么多、作用那么大。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曾说:中国处在我们所有运输线中最细长的一支的末端,中国战场用极其稀少的物资去对抗强大的敌人,这种情况是其他战场所没有的。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的大量军事援助主要给了英国和苏联;中国虽排在受援国的第三位,但所得仅占全部租借物资的3%。事实上,美国援华物资大部分是1944年秋季打通滇缅路之后才运到中国来的。那时,离战争结束已不到一年,这些武器装备一半以上并未使用在抗日战场上。
第三,中国当时并不是一个实现了统一的国家,而是处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之中 (此点将在下文进一步说明)。在进行反侵略战争时,一个尚未实现统一的国家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自然会比那些统一的国家大得多,但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抗日战争的。
中国抗战的第二大特点,是有两个相对独立且都具有战略地位的战场:一个正面战场,还有一个敌后战场。这个特点也由敌、我双方的国情所决定。中国虽是弱国,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日本这个敌人虽然武备强大,但人口少又缺乏资源。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虽结成统一战线,但两党在各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别。这是中国出现相对独立的两个战场的主要内因。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虽然由国、共两党分别领导,但仍在战争全局中形成了战略配合,使日本侵略者处于两面夹击之中,日趋被动,失去了战争主导权。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担负着抵抗的主要责任;而到了战争中期和后期,敌后战场所发挥的作用逐渐超过正面战场。
(三)如何看待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矛盾与斗争
中国走向民族独立的道路充满艰辛。整个民国时期,中国内部面临的问题很多,最大的问题是国家实际处于分裂状态,要完成内部整合很不容易。研究抗日战争史,国共两党的矛盾与斗争以及抗战的领导权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必须以历史眼光看待。笔者认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正处于内部整合的历史过程之中,一方面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指导下,形成了空前的全民族抗战;但另一方面,中国内部仍然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和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的抗战事实上是由国、共两党分别领导而进行的,抗战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竞争。
进入20年代以后,中国最重要的两支力量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国共两党之间有过合作,也有过你死我活的斗争。这两个党的差别对它们各自的命运,对中国的前途具有重要影响。国民党是老党、大党,其领导成员大多来自社会上层,它的革命性随着夺取政权而丧失。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新生的政党,其成员主要是来自社会底层的知识青年、工人和农民。中共的革命主张是要颠覆整个旧社会,扭转乾坤。国共两党最根本的差别就在于是否要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差别决定了双方之间的斗争难以调和。
在其他方面,国民党始终未能完成内部的统一,而中国共产党则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在大革命时期,国民党更重视军队,掌握了武装;共产党则更重视开展工农运动,并担负军队的政治工作。共产党人更有理想,更不怕牺牲。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国民党建立起中央政权,表面上完成了国家统一,但面临的问题很多。共产党在农村,解决了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解决了党在一个以农民为主的环境中如何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不依赖外援而生存的问题;二是建立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三是初步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虽然中共在土地革命后期遭到严重挫折,但最终完成了战略转移。随着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共获得发展的广阔战略空间。
抗日战争是整个大时代的一个缩影。从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来看,这个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而这又与如何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抗战爆发前,国共两党的经历和各自内部状况,对于它们在抗战中的表现有很大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它们后来的命运。
在进行反侵略战争时,一个处于内部整合过程中的国家与一个统一的国家是很不一样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但历史给中国提供的条件就是如此。的确,抗战期间中国内部存在着矛盾和斗争,国共两党的政策虽各有不同调整,但双方并没有放弃自己基本的政治主张和目标;同时也必须看到,空前的民族危机,使得国共两党都不得不把民族的救亡图存置于首位。抗战时期国家统一问题虽然没有最后解决,但在此期间达成的统一远远高于此前,毕竟有了一个民族统一战线。
关于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史学界曾有不少争论。在写作《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时,在修改过程中,胡绳先生从反面设问,巧妙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抗战都是你领导?那么蒋介石也归你领导?他的错你也要负责?是不是叫‘合作领导’?抗战也有一个争夺领导权的问题。他也想领导,我也要领导。最后他的领导作用给我们限制住了。总的说抗战不是按照他的方针进行下去,而是共产党的一套政策才坚持到底,也限制了投降、倒退和分裂。我们影响了各派政治势力。”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关于抗战一章,没有直接回答领导权问题,而是在标题上使用“中流砥柱”一词来突出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在行文中,说明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后来,刘大年先生提出: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国、共两党分别领导的。笔者以为,这个观点是客观公允的。
(四)如何看待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战的结果,从中国自身来看,最重要的就是改变了中国内部的政治关系以及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导致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往往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抗日战争既是一场争取民族解放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出现,为国共两党的发展都提供了机会,关键看谁把握得更好。哪个党能制订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战略方针,在这次民族危机中的作为更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哪个党领导的力量就能发展壮大。
客观地看,抗战期间国共两党都付出了重大牺牲。相比之下,国民党掌握着中央政权,可以调动的资源远远超过共产党,并获得盟国提供的全部援助,条件更有利。然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战略方针更优,动员和组织群众的能力更胜一筹。
首先,关于抗战的决心,国共两党是不一样的。国民党的抗战是犹犹豫豫,被逼无奈,主要是依靠政府、军队和外援。而中国共产党一直主张依靠人民,坚决抗战。
其次,是制订正确战略方针的能力。国共两党在军事上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内战中,国民党军队从来是面对弱势对手;而中共军队从来面对的是强势对手。当对日战争到来之际,这导致了双方制订战略方针的能力上的差距。
面对日本的侵略和扩张,蒋介石思想演变的路径十分清晰。最初,他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当抗战爆发之后,他先是以战求和,希望通过淞沪之战引起西方大国干涉使战争尽快停下来。随后三年,可谓“苦撑待变”,等待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国民党上层的基本判断是:日本没有力量灭亡中国,中国也不可能以自己的力量战胜日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对抗战的态度日趋消极。
在军事上,国民党抗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防御,与日军拼消耗。抗战之初,正面战场的抵抗虽然不失英勇,但损失极大。这对后来战局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认为抗战责任主要应由美英负担,其抗战更加消极。这种做法对国民党自身来说最大的影响是军心涣散和内部腐败。
作为对比,毛泽东为中共制订的持久战和游击战的战略方针是与中共的实力、中国的国情相符合的。抗战开始时,国民党有200万军队,中共军队只有3万多人。不能想象,中共可以采取国民党那样的战略战术。事实上,持久战思想并不是毛泽东首先提出的,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思想。毛泽东的贡献在于准确预见战争进程,并通过中共的实践,将游击战、根据地和人民武装结成三位一体,解决了中国如何实现持久战的问题。
中共抓住先机,迅速扩大在敌后的游击战,这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幕。抗战初期,中共的游击战主要是配合正面战场作战。1938年初,毛泽东根据八路军进入山西的情况,提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当年春季,在看到华北的几支小分队于半年左右的时间发展为十几万人的队伍之后,他又立即作出开展平原游击战的决策。游击战由此发展为游击战争,在战争史上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
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由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民兵三部分组成。地方武装和民兵抗战不离本乡本土,部队兵源可以及时得到补充,且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这些都很有特色,对于保持军队的士气和素质、密切军民关系都有极大作用。
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中国社会组织和动员的程度大大提高了,特别是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共产党把农民组织起来了。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中国农村的相当一部分群众是抗战期间在共产党的引导下进入现代政治生活的。这是中共力量的来源。战时到过根据地的许多外国观察者都认为,中共是主张抗战的、民主的、廉洁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是未来中国的希望。
通过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觉悟有了极大提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空前壮大。而国民党在抗战后期日趋消沉,特别是战后接收腐败成风,迅速失掉民心,这进一步导致了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从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向看,战前基本是朝着民族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战争结束时中国实际处在一个十字路口,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取得成功,中国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
(五)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民族独立的实现
中国的抗日战争打得非常艰苦,代价很大,但最终还是取得了彻底胜利。在讨论抗战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时,笔者想要强调的一点是: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以自己巨大的民族牺牲换来了国际地位的提升,但这一过程并没有至此完结。
抗战期间,中国国际地位发生变化的标志性事件有三个:一是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成为领衔同盟国的四大国之一;二是1943年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废除;三是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中国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三者之中最后一个尤具长远影响。
当时,中国虽获得大国地位,但事实上仍是一个弱国。弱国何以取得这样的地位?这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中国是东方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中国的战时外交在许多方面也相当成功。另一方面,美、英、苏三大国也各有考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即获得反法西斯同盟四大国之一的地位。当时的背景之一是美国感到向中国提供的援助太少,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认为最能鼓舞中国人士气的办法就是给中国一个大国地位。太平洋战争期间,美、英等国同中国签订新约,废除了不平等条约体系。这当然是历史的进步,也是为了鼓舞中国继续作战。其实,不平等条约体系这时由于日本的侵略已经失效。联合国成立时,中国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美国的基本考虑是,不要使联合国看起来完全由欧美控制,同时也需要拉住中国作为战后抗衡苏联的伙伴。罗斯福以此说服了丘吉尔。而在斯大林看来,多一个中国总比苏联单独面对美、英、法三国为好。二战后,中国虽获得了大国的地位,但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构建的能力和影响都十分有限。那时,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国内政治军事斗争,解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抗战胜利时,毛泽东曾认为,中国民族独立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战后国民党解决不了的是民生问题。然而,由于在抗战结束前后国民党出于反共需要,以换取美国和苏联的支持,在与这两国签订的条约中给予它们许多权益;特别是国民党在战后给予美国的特权甚至超过了以往的不平等条约。结果,中国的民族独立并未彻底实现。此后,由于内战的爆发和国民党政权的崩溃,中国的民族独立最终是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方式完成的。
(六)如何全面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胜利与世界人民的胜利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讨论如何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时,笔者的看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体现了世界潮流的发展方向,汲取这次大战的经验教训,需要有多方面的视角,各国人民也应更多地交流和相互理解,以利更好地维护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回顾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有三点至关重要:
第一,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成为大势所趋。通过抗日战争,中国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在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从世界范围看,战后尽管出现了冷战,国际关系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但亚、非、拉地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运动已不可阻挡,旧的殖民体系再也无法维持。
第二,对人权的承认和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抗战期间,中国内部要求民主、保障人权的呼声日益高涨。抗战胜利后,人民群众“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斗争,实质就是争取民主和人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顺应了二战以来的历史潮流。在世界各国内部,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主和人权状况也不断改进,虽然这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曲折的。战后世人观念的变化,追根溯源,是与二战惨痛的经历和教训分不开的。
第三,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二战的经历使得世界各国人民更懂得珍视和平。尽管战后世界并不平静,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冷战、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但在防止大规模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这一点上,国际间、特别是大国间是有共识与合作的。这种总体上的和平环境,成就了战后世界的发展与繁荣。30多年以前,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识到时代的变迁。
战后70年的今天,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中国必将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付出更大努力。为此,我们也需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和胸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卷入和受到波及的国家和民族很多,但不同国家人民的体验和感受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比如,无论哪个国家的人民,都会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这是一个相同之处。但要分析不同之处问题就复杂得多。一方面,各国在战争中的地位不同,侵略国和被侵略国、战败国和战胜国,人们心中的体验和感受自然不同;另一方面,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各国在战争前后的不同社会状况,也会使人们对同一场战争产生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这种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因为它对战后的历史和国际关系有深刻的影响。
战争呼唤各种各样的英雄主义,但对西方人来说,战争遗留下来的最主要的东西可能是一种长久的恐惧。两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西方文明孕育的怪胎。从总体来看,西方在这两次大战中损失巨大,并引起了世人对西方自以为优越的文明产生深刻怀疑。西方人对二战的反思即以这样一个基础为起点。即便是战胜国,当人们为艰苦奋战而取得的胜利感到喜悦和自豪时,内心仍然带着一个深深的疑问:究竟为什么会打这样一场战争?
对中国人来说,抗日战争自始就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这场战争引发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极为强烈,经久不衰,因为这毕竟是中国人盼望已久的一场胜利。在我们的民族记忆中,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部分的中国抗战,是与民族的解放和社会制度的革命性变迁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经历,使我们不仅强调反侵略战争所具有的正义性,也更加强调战争在引起革命方面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也大抵由于这方面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比较漠视战争的残酷性,也不太重视战后兴起的和平主义。最近10年,抗战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是日军暴行和战争人口和财产损失问题,表明弥补这方面缺失的工作已经开始。
在战后70年的今天,从最终消弥战争创伤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出发,各国的人们应当更多地交流和相互理解,共同吸取这场战争留给我们的遗产和教训。中外两种不同的思考,可以在维护世界和平的目标下交流、交汇。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民将坚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 北京 100080)
(责任编辑 薛 承)
·党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