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特色教育促进减负提质

2015-01-30王远贺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12期
关键词:提质作业评价

王远贺

对基础教育而言,特色教育是指在总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与众不同。特色教育的实质是在完成基础教育任务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减负的目的则在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过特色教育的创建过程,就能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实践证明,成功的特色教育是减负提质的有力抓手。依托这个抓手,我校的减负提质工作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一、更新理念,确立特色发展目标

特色教育,从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方面理解,应该是冲出应试教育的樊笼,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减负工作也不是单纯地为“减”而“减”,其工作目标应围绕“减量”、“增动”、“改革”等方面做文章。“减量”可以理解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控制学生作业量、考试次数和难度,但并不是说减掉一切学习负担。“增动”是指增加学生实验操作,参加体育、艺术技能训练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改革”是指课堂教学改革和考核评价改革等内容。

鉴于此,学校确立了“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各有所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制定了“三高、两全、创一流”的长远目标及“整体推进,一体两翼,多点开花,各得其所”的近期目标。将学校特色教育建设的重点放在高考科目课堂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改革及其他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上,为减负提质开山引路,指引方向。

二、精细化的特色管理,为减负提质保驾护航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蹉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学校的管理也是如此,几年来,学校将精细化打造成管理上的一大特色,把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精细化、精益化。减负工作实施以来,学校更加重视制度建设,确立了学生课业负担校级督查制度、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长效机制。

另外,学校关注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推行无空档走动式管理模式,建立了领导站岗、值班、值宿制度。要求领导挂牌上岗,24小时负责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管理。每天早晨、中午、晚上放学时间到门卫处站岗值班;学生上课时在教学楼及校园内外巡视;每晚有2名中层以上领导住在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就寝纪律,负责安全保卫,处理突发事件。学生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整个校园、全天候地都有人负责管理。时间上无空档,空间上无空档。时时有管理,处处有管理。

长效的机制,安全的环境,温馨的氛围,为减负提质保驾护航。学生在这里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三、聚焦课堂,打造特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让课堂充满民主、和谐和高效,减负提质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学校下决心要改变旧有的课堂模式,实施“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以课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导学问题为核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点拨为主导,由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课案编写科学合理,分为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预习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自学;探究案引导学生课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重在方法指导,解决“会学”问题;训练案实现学习目标的巩固提升,解决“学会”的问题。三案并举,使学生彻底远离题海,学习达到了高效。

这种模式将课堂教学分成发放课案,依案自学;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点拨精讲,解难释疑;归纳知识,课堂小结;当堂训练,达标测试;反思领悟,巩固落实六个部分。环环相扣,自主开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小组为依托,重在引导学生独学、对学、群学,鼓励学生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让教师和学生在师生、生生互相激发、合作质疑并达成体验的课堂呈现过程中,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师生之间实现心理上的和谐。

改革后的课堂,目标分层、教学分层、学法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学习不再是一场又一场心力交瘁的苦役,反而变成了生命个体不断成长的幸福之旅。这种特色课堂将减负提质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

四、发展体育特色,为减负提质插上腾飞的翅膀

“多点开花,各得其所”是学校办学目标之一,为此,“尊重个人选择,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成为学校体育特色办学的重要标志。

学校从2009年开始实行体育选修走班制分项教学模式。开设了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等模块教学班,学生可以在这几个项目中任选一项学习。分项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为学生的终身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

为了进一步强化大课间的品牌意识,学校从2010年开始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太极拳的学习,每当舒缓柔和的古曲《春江花月夜》响起,领操台上就会传来缓慢的声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全校师生随着乐曲缓缓地舒展腰肢,优雅的音乐、恢弘的气势,足以让人驻足观赏。太极拳的闪亮登场,成为我校体育教学的又一大亮点,光彩照人,魅力十足。

学校根据学生的特长潜能,建立了体育特长班。对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科学地训练。特长班的开设不仅为学校各项体育项目培养了尖子,更为上一级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

五、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实现减负提质软着陆

如果学生普遍有特长,学校的特色就能展示得更充分。因为特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这也是减负提质的终极目标。

为此,学校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搭建多种平台,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开办美术、音乐、播音主持特长班,学校将求艺楼装饰一新,室内设施先进完备,供特长班学生使用。此外,学校还深入开展校园社团活动。充满活力的特长班,异彩纷呈的校园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充分提高,实现了减负提质的软着陆。

发展特色教育,促进减负提质,是以学生的科学成长规律为导向,对教育本质的回归。用学生健康、快乐、充实的现在,去成就学生智慧、文明、卓越的未来。这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我们有决心承担起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本着对人民群众和教育事业、对学生和家长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将盘山县高中建成“环境一流,设备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有特色的辽宁省示范高中。

(责任编辑 杨晶晶)减负增效综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寇金芬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往往过多关注书本知识的学习,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外阅读比较贫乏,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小学自2011年1月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以来,在语文学科教学方面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对课文内容过于繁琐的分析及零碎的知识训练,立足各年段学生的实际,探索出了一套综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

一、减负增效从提高课堂效率开始

1.低年级海量识字,少量写字

学生识字量小,会导致阅读滞后,这样可能错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期。为了促进学生的识字热隋,我校除了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大量识字以外,还利用早读午读时间一起读《日有所诵》、《晨诵》中的童谣。童谣短小精练、通俗有趣、朗朗上口,极易引发学生的联想,较好地实现了音、形、义的有机结合。教学采用随文识字、定位识字、韵语识字、游戏识字等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愉悦、积极主动的良性学习状态,达到了识字快与兴趣浓的和谐统一。

同时,学校还尝试改进写字教学方法,让学生感悟魅力汉字,从习字中学做人。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的过程中,积极示范,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笔画多时互相谦让、笔画少时大方伸展等特点,从写字中品味做人的道理,真正融习字与育人为一体。

2.中高年级进行单元包教学

单元包教学模式,即是在授课前做好一个单元的总体设计,为保证学生“减负”做整合工作。在教学策略上,学校把每个专题分为单元导读、单元识字、单元赏析、单元综合实践、单元写作5个阶段进行教学。单元识字课以识字游戏为主。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创造的识字游戏已有十多种,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和能力。单元赏析课重点讲解一篇课文,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采取一篇带多篇、精读与略读结合的方式,详讲一篇,通晓—类。在课堂上舍弃逐段逐句地讲解,代之以大量的朗读和背诵指导。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方面,充分肯定学生的个性感悟,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始终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单元写作课本着读写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迁移到写作之中,实现了课堂高效。

课外整本书的阅读是学校除教材以外大力开展的教学活动。各年级各班都开展了独具特点的“同读一本书”教学活动。在阅读中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批注,随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书中空白处——可以是勾画圈点,可以是表达心情的图案,也可以是只言片语的感悟;愿意写读书笔记的学生还可以主动积累好词佳句、阅读心得等。为了便于学生操作,我们归纳出“阅读四部曲”,即读文标段、圈字画词、文间批注、扩展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绝大多数学生已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二、减负增效从创新作业设计入手

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很大程度上来自机械重复的训练型作业。为此,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一进行作业类型、作业内容的研讨和交流。注重作业的多样性、活动性、实践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

一是布置作业层次化。基础知识训练方面的作业,要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分层布置。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情,及时调整作业量;读背作业中,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或背诵,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作业,从中有所收获。

语文综合f生学习活动,在任务分工时让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情况及便利条件,选择任务。如喜欢静的学生负责查资料,喜欢动的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外出走访、调查研究等,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完成任务,收获更多。

二是作业形式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多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完成作业。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手作画类。这类作业是依据课文或课外阅读内容进行简笔画创作,这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作业类型。

搜集查找类。根据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要求进行知识拓展、扩充,查找并整合资料。

实践操作类。语文实践活动的计划、实施、汇报。活动前安排学生制订方案、准备材料,活动后进行小结,畅谈感受。开展了“走,我们春游去”、我为祖国添新绿——植树活动、感恩母亲、大自然的启示、“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新闻发布会、好书推荐会、“雅森,我们来了”、走进田园等语文综合性实践作业。在这类作业中,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延伸练笔类。依据教学内容进行练笔、习作,完成课外阅读交流单。通过做这类作业,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此外为了赋予学生想象空间,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还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制作读书交流单版面。现在,一提起做这类语文作业,学生们就非常兴奋。

“课堂小练笔”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小练笔”无处不在,课文中的读写结合式练笔,生活中的观察、思考、体验、感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降低了写作难度,还为学生引来了习作之源。

表演讲述类。这也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作业,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增加积累。例如,日有所诵、成语接龙、唐诗宋词朗诵会、课本剧表演、神话传说故事会、口语交际等。这类作业的数量和掌握程度,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学情自主确定。

作业自创类。高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沉淀,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我们尝试让学生在指定的知识范围内,自创作业或是小试卷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互换互答。这样学生在出试卷、做卷、互相批卷的过程中,获得全面收获。

归纳复习类。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我们还指导学生自己归纳一个半圆的知识点。如高年级学生在学完“作家笔下的人”这一单元时,布置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人物f生格特点、作者的描写方法等进行梳理,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这类作业与以往常规的抄写练习相比,书写的数量大大减少了,但需要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却增加了。让人感到欣喜的是学生不但不把它们看成是负担,反而以此为乐,花了很多心思,把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

总之,语文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实践表明,充分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他们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形成综合能力,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语文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我们通过实践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此,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活动;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与交流,培养学生的策划、协调和实施能力。这样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课堂走向生活和家庭,走向自然和社会,从而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语文综合性学习能超越固有的知识体系和封闭课堂,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健全完整的发展,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方式,可以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测量、采访、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公益服务、设计、操作等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

一是组建小组。在自由组合的基础上进行个别调配。可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愿组合,把探究同一问题的学生组成一组(同质构成),这样有助于他们之间相互补充,激发创造灵感,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尽量让不同类的学生组成小组(异质构成),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二是选好组长。小组长担负着联络教师和召集、督促、检查小组成员的任务,同时还起着小组内协调、疏通的作用。小组长由民主推荐产生,要确定组织能力强、学习主动J生强、善于跟人交流的学生来担任组长。

三是分工合作。为避免小组成员“搭车”或逃避现象发生,每一次学习活动,小组都要进行成员的角色分工,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分工时要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各尽所能,人尽其才。

四是提供帮助。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接受性学习,也有别于教师主持下的教学。它的过程比较复杂,难度很大,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指导选题、保证时间、介绍方法等。

在活动中,我们坚持每天反馈,对每个小组的工作开展进度进行监控,及时评价。从每次活动记录看,通过调查、采访、查找资料、记录整理等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锻炼了胆量,增长了知识和勇气。

四、多元评价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第一,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提倡多元化评价,建立以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但教师的评价仍要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的评价通过自评与互评,有利于提高他们对学习状况的自我反思能力及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日常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或小组合作时,让其他同学或小组给予评价;在学期结束前,教师设计评价表,在学生自评和小组成员互评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评价;平时教学中,定期让家长在《家校联系本》或作业本上,对学生在家学习及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学期末,家长在学生的《评价表》上发表意见。这样,有利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科特点和要求,并给予学生有力的帮助和支持。

第二,注重评价内容的趣味化。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催化剂,当学生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出强大的内部推动力主动自觉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去探求。学习是这样,评价也是这样。语文评价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学生的兴趣,以便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例如,我们在进行成语接龙、课文朗读、背诵等方面的考核时采用接龙比赛背、抽签背、分角色合作朗读等形式进行,评价学生的平时积累及读背能力。在进行课本剧表演、神话故事表演活动时,表演前由学生自由组成合作小组,进行角色的分配。表演后由台下观众给表演的学生逐一点评并进行打分评价。

在实践中,我们将日常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体现在学期总评成绩中。学期结束时,将日常评价、单项评价和期末评价、课外阅读积累、实践活动、日常表现和平时作业等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期末考试成绩只占总评成绩30%,促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从而将形成性评价的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了教评相长。

(责任编辑 肖松)

猜你喜欢

提质作业评价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以“三抓三促”推动服务群众工作提质增效
快来写作业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作业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浅谈如何处理“减负”和“提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