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好基层灾情信息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2015-01-30董进军陈耀明
董进军 陈耀明
对做好基层灾情信息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董进军 陈耀明
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民政局不断提升灾情信息管理水平,取得了一些成效。民政部新的《自然灾害统计制度》对灾情上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结合南平市在灾情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一是合理核定人员编制。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重视民政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基层民政机构、编制建设的薄弱环节;核定人员编制,合理配置干部,稳定基层民政干部队伍,充分调动基层民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加强救灾干部队伍业务培训。建议民政部及省级民政部门有针对性地规划出培训计划,做到一级抓一级,从而加大对基层救灾干部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干部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着力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基层救灾干部专业队伍。
三是建立健全灾害信息员队伍制度。把强化基层队伍建设作为提升灾情管理能力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抓好,依托灾害信息员队伍,畅通灾害发现报告渠道,不断提高灾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水平。
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目标责任考核,促进各项救灾工作全面落实,客观公平、科学规范地考核基层工作情况,实现以考核促工作,推进灾情信息管理工作上新层次。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层救灾装备配备。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分级负担体制,全面落实救灾资金预算,逐步建立救灾资金自然增长机制投入;加大资金投入,为基层民政部门配备救灾装备,积极推进现代科技在基层工作中的运用,提高基层灾情信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六是强化综合协调。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情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管理体制转变,发挥减灾委平台的作用,注重加强与相关等涉灾部门的沟通,加强灾情会商核定;不断完善政府主导、民政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灾情信息管理工作格局。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