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员领导干部信仰缺失原因综述

2015-01-30李国昌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领导

李国昌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江苏南京210003)

党员领导干部信仰缺失原因综述

李国昌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江苏南京210003)

近年来党员领导干部信仰缺失问题颇受关注。本文从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党自身建设三大层面做了系统提炼。具体梳理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谷、反华势力意识形态渗透、国内非主流思潮鼓噪、市场经济负作用、社会矛盾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不力、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不端、消极腐败现象影响等八个因素对党员领导干部信仰的消解作用。当前整个研究碎片化特征明显,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联系党员领导干部的特殊身份来展开。另外,整个研究理论层面挖掘不够。

党员领导干部 信仰缺失 原因 综述

近年来党员领导干部信仰问题,深受社会各界关注,学界也从多个角度对此问题作了分析。为了将此方面研究进一步推进,本文围绕党员领导干部信仰缺失原因作个综述,以提供此方面研究的“地平”。

一、国际环境不利“降温”党员领导干部信仰

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角度来说,现在的外部环境总体上不利。社会主义国家“势单力薄”,而且相互支持不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尚好,并勾连在一起,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反华势力,对我实行高强度的意识形态渗透。

(一)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谷。王庆五等认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原有共产党政权纷纷垮台。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由原来的15国减少至5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被西德吞并,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蒙古实行以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南斯拉夫解体,尤其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一时“马克思主义破产,社会主义失败”的声音甚嚣尘上。苏联的命运会不会也是我们的命运,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将苏联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划等号,得出悲观结论。蔡文鹏亦认为,苏联解体是一部分党员干部信仰危机产生、蔓延的一个重要诱因。与之相反,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尚好。有学者指出,半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通过自我改良,赢得了较长时期的稳定和繁荣。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劳资矛盾”,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都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高福利政策”、“工人持股”和“工人参与管理”等措施,中产阶级成为主体,曾经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已经很少,阶级意识普遍淡薄。“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已响应了了,相反这些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结盟、加入北约等方式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资本主义势力见长。一边唱衰一边唱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发生了动摇。

(二)反华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1947年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提出“政治遏制”起,美国一直把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国家一项重要战略。苏东剧变更坚定了他们的信心,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最大的心愿就是颠覆中国。虞新胜等认为:西方反华势力借经济全球化之机,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手机、电话等各种媒体,通过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宗教活动、人员交往等途径,编造、散布种种煽动性视频、图片、谣言,误导大量不知实情的人,降低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在藏独、疆独、港独、台独制造的一些群体性事件,以及国内其他一些群体性事件背后不难发现他们的选择性渲染、以致实质性的参与。徐志栋认为,他们蓄意炒作热点和敏感问题;大肆宣扬腐朽的不健康的堕落的生活方式;到处兜售西式民主和所谓“普世价值”,恶意攻击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学者指出,大量西方影视剧作品、书刊、杂志等文化产品,潜藏着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人权观、政治观,充斥着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显然已经“毒化”了很多人的思想,尤其是年轻一代。而党员领导干部更是他们拉拢、腐蚀的重点,有的通过邀请访问的方式,有的通过金钱、美色等手段,在国内培植代言人。

二、国内发展挑战影响党员领导干部信仰

历史上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此之近。但是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改革进入攻坚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民生问题、生态问题突显。思想文化领域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涌动。市场经济走进寻常百姓家,金钱拜物教抬头。

(一)国内非主流思潮鼓噪。侯惠勤认为,有些人鼓吹,共同理想是外在于个人的东西,只要接受了它,就受制于他人,就失去了自我。这样,“躲避崇高”、“嘲弄理想”就很正常。这等于变相消解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徐志栋指出,当今各种社会思潮十分活跃,有的公然反对马克思主义,有的割裂、曲解马克思主义,有的打着“学术探讨”、“还原历史”和“价值中立”的幌子,行否定和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之实。而且这些社会思潮往往以群众利益“代言人”的面目出现,对人们的思想困惑给出看似合理的解答,在语言表达上又多“煽情化”,带有很大的蛊惑性和欺骗性。有学者揭示,新自由主义把西方的议会制、多党制等作为普适的政治模式进行兜售,利用我国贫富差距、官员贪腐、社会不公等问题,抨击社会主义,丑化党和政府形象,离间党群关系。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思想多元,既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其来源,也不讳言自由主义是其来源。新左派把当今推行改革开放的政治精英看作“走资势力”,呼吁通过类似“文革”的大规模群众运动来恢复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李云鹏指出,有民粹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不适合用来指导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斥马克思主义为“洋马教”,并认为此类“异族文化”会侵蚀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基。凡此种种或是落魄者宣泄不满,或是既得利益者变相发声,更有甚者与西方反华势力勾连,无一不脱离中国实际,无一不背离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二)市场经济负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是,市场的负作用也是明显的。市场的硬通货就是金钱。有学者指出,市场的逐利法则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财富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唯一指标和行动的唯一动因。金钱是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置身于市场环境中人的价值也被金钱化。钱幻化成这个世界的主宰,有钱的人也几乎能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一切。侯惠勤认为,人们多被金钱拜物教、商品拜物教所控制,总梦想得到更多的钱更多的奢侈品。但这些人仍然以有这样的梦想而自豪,丝毫没有异化的感受。党员领导干部因为拥有领导权、管理权、决策权、审批权等,能调配资源,各路商人趋之若鹜,会主动奉上钱、色、物。显然,他们比一般人更易遭受诱惑、遭受更大诱惑。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禁不住诱惑,拜倒在金钱拜物教门下,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裹挟而下。

(三)社会矛盾凸显。瞿孝军认为,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引发许多深层次矛盾和复杂社会问题,使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感到迷惑和忧虑。陈亚丁认为,主要体现在“三忧”:一忧共同富裕难实现;二忧民生热点问题难解决;三忧消极腐败难遏制。有学者指出,中国是“时空压缩”版的现代化,带来农民失地、工人失业、社会失稳、结构失衡、生态失序等问题。有学者指出,近些年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和改革不到位引发很多问题。其一,部分党员本身就是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受害者”。其二,部分党员干部虽是“受益者”,但也因为现实与理想差距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所顾虑。有学者直言,马克思主义所描绘图景没有对象化为活生生的现实,与人们的心理预期差距明显,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冷漠和怀疑。有学者直呼,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有效维护。普通民众的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渠道相对狭窄,以职能部门或政府机关为主要攻击对象的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这些状况的存在,直接导致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最终背离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党自身建设不足弱化党员领导干部信仰

就培育党员领导干部信仰而言,党自身尚有很多工作需要改进。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放松了学习,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抬头。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打击了很多信仰者。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不力。瞿孝军认为,对党员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不够。薄明华认为,仅仅建立在价值认同和情感上的理想信念是很容易发生动摇和变形的。侯惠勤指出,由于长期的和平建设和对外开放,那种易于从情感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已消失。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只有通过自觉的方式才有可能。邱吉等认为:理论向实践转化和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的过程中出现许多脱节现象,导致党员信仰教育效果不佳。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理论说教多,交流互动少;概念性东西多,深层次分析少;流于形式多,解决实际问题少。黄黎明认为,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欠妥,没有用心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实际结合起来,没有辩证看待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想当然地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没有实现的条件。这些年来有相当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没有沉下心来系统地读些原著,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满足于教科书、报刊杂志得来的一点二手三手的东西。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没有整体的实质性的把握,而这是我们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性要求。

(二)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不正。有学者痛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功利化、庸俗化,曲解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搞唯经济论、实用主义。陈亚丁认为,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对21世纪不适用了,指导革命可行,指导建设不灵;甚至以某个过时的具体论断攻击马克思主义。张洪修认为,非无产阶级思想是影响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大困扰。党内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主要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残余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等。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思想方法上的主观主义,思想意识上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严重的人,不能全面地、历史地、发展地看问题,难以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个人主义严重的人,一切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不可能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瞿孝军认为,教条式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教条式地实践马克思主义,导致文化大革命这样悲剧的发生。教条主义在现实中的破产直接打击了当初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一批人。同样黄明理等认为:文革前期,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受众面真诚度有史以来最高。文革歧途最终使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重挫。马克思主义本身是辩证的、批判的、革命的,这也是我们信仰它的原因之一。

(三)消极腐败现象影响。有学者认为,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产生骄傲松懈情绪,有的存在当官为发财、为民服务留余力、为群众办事图回报、工作讲私心等不端思想。李太淼认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官本位意识浓厚,把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作为衡量个人社会地位高低、个人社会价值大小的首要标准。个别领导干部,“官气”十足,作威作福,家长制作风严重,听不进不同意见,居高临下,态度生硬,装腔作势,办事推诿扯皮。有学者直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公款吃喝、旅游,索贿受贿,包养情人,热衷楼堂馆所,攀比住宅庭院,大搞封建迷信,求神拜佛,讲究风水。徐志栋认为:腐败侵蚀党的意志,瓦解党的队伍,削弱党的战斗力,破坏党的团结,割裂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会使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失去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失去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产生怀疑,更不用说信仰马克思主义了。所以说,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

综上所述,学界已在多个方面展开党员领导干部信仰缺失原因的分析,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整个分析还缺乏系统性,诸多内容都是碎片式的呈现。整个研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针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没有很好联系党员领导干部的身份特点,大多数研究都是泛泛而谈。党员领导干部的最显著特点是握有职权,因为握有职权决定了他会遭遇完全不同的境况。就此而言,党员领导干部信仰缺失更需要反思其制度层面、生活层面、交往层面的现实。当前的研究普遍没有涉及此方面,而多限于理论、认识、精神层面的迁移。另外,整个研究理论层面挖掘不够,诸多阐述限于经验、现象层面,其内在逻辑结构有待揭示,多学科视角有待呈现。

[责任编辑:唐旻星]

[1]王庆五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蔡文鹏.信仰危机与苏联的命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课题组.保持共产党员信仰纯洁性:问题与对策——来自河南省的调查与思考[J].中州学刊,2013(5).

D261

A

1674-6287(2015)01-0014-03

2014-10-20

李国昌(1977~),男,汉,江苏淮安,南京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领导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