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丽江纳西古乐
——纳西社会的人文图标

2015-01-30秦继仙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古乐纳西纳西族

秦继仙

(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丽江纳西古乐
——纳西社会的人文图标

秦继仙

(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674100)

作为少数民族的一条历史支流,丽江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纳西族人宽广、包容的民族特性,屹立于民族之林,不断发展壮大,创造进取。纳西古乐是丽江音乐文化领域的一个文化奇迹,是纳西社会的人文图标。本文对丽江纳西古乐进行了探讨。

丽江;纳西社会; 纳西古乐;音乐文化

丽江,作为人文、地理的重要旅游地之一,山川秀丽,民族谦逊,文史迭起。生活在这里的纳西民族,在千年的社会历史进程中,耕耘天地,守望未来,潜心创造。作为少数民族的一条历史支流,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纳西族人宽广、包容的民族特性,屹立于民族之林,不断发展壮大,创造进取。这里珍藏了许多的大文化,纳西古乐就是丽江音乐文化领域的一个文化奇迹。

一、丽江:纳西音乐文化繁荣的历史渊源

宋朝、元朝之前的宫廷音乐,被完整地保留在丽江,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至今,已成为了音乐活化石,成为经典,这就是纳西文化尤其是纳西音乐文化繁荣丽江的历史渊源。

漫长的社会发展史上,纳西族人的祖先与其他民族一样,在不同的历史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反映其生产、生活、习俗的音乐文化,并且,在对汉文化的保留和传承领域做出了传奇壮举,被公认为国宝的丽江纳西古乐至今兴盛,就是纳西人内敛、宽厚的民族特性在音乐、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这种特性使得这种文化融合现象成为了榜样,最终成为了被世人肯定的“丽江音乐文化模式”,这个漫长的历史渊源过程本身告诉世人,丽江纳西古乐就是元、宋前的宫廷音乐,它是洞经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精神领域的纳西族音乐中纳西古乐的人文概念。

纳西古乐的前身即洞经音乐,源于道教,已毋庸置疑。道教是道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称“法事音乐”或“道场音乐”,顾名思义,是道教在祭祀仪式中使用的音乐,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具有高层次的艺术水准,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与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有密切的渊源关系、道教及道教音乐产生于两汉之间,距今1800多年历史,传入丽江亦有千年以上,并被纳西民族冠以“纳西古乐”的美名,植根于纳西族人生产、生活的土壤,最终成为了今天世界至高无上的最“潮”的音乐之一。

道教认为,“音乐歌舞通神”、“感动大众”、“乞求福愿”等,因此,吸收融合了巫术乐舞,使其成为道教专用,以增加其宗教仪式的神秘感。同时,创造了“和合阴阳”的音乐论学说,使道教音乐成为取悦于神灵、降服鬼魔的手段和神圣的仪式内容之一,从而,使得道教仪式,神秘庄严、震撼天地。其道教音乐便依存道教这种形式的载体,流传至今,鲜活至今。

二、丽江:洞经音乐文化的鲜活载体

纳西古乐前身洞经音乐,在宗、元之前或是更早,一经传入便深深植根于这一方宽广包容、闲情无限的山水,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当地纳西族民间音乐产生广泛的融合,成为丽江音乐文化主体之一。《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经》、《关帝觉世真经》中的音乐便是今天人们所说的“洞经音乐”,属于“道教经腔”。与现今世人所熟悉的“纳西古乐”便是同内容而称谓各异而已。

历史上,洞经音乐是“道教经腔”与儒家“雅集型细乐”融合而成,中国自元代以来就有“细乐”和“大雅(粗乐)”之分,其本质区别在于是否使用唢呐,“细乐”是儒家雅集型的丝竹乐,从未使用代表北方地域性的乐器——唢呐。这种非使用唢呐的洞经音乐传入丽江后就是“纳西古乐”,被纳西族人留存传承至今。“纳西古乐”有别于中华其他道乐体系的艺术珍品,其长期流传和极其珍贵之原因有三:一是其吟唱词牌具有较高文学艺术水准,均属于唐宋以前的诗词文学经典;二是纳西社会优雅的思想意识形态成为了“洞经音乐”传承发展的良性土壤,千年间“洞经音乐”一直在这一方天地间平仄有致、生生不息;三是“洞经音乐”温婉细致的乐风恰恰符合了纳西族人与自然万物共存共发展、天人合一的生存哲学,“洞经音乐”于这种文化背景如鱼得水。因此,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瑰宝之一“纳西古乐”,借助纳西社会的人文哲学土壤作为载体,以古老的“工尺谱”记录方式存活了一代又一代,成为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永久的“历史回声”——“纳西古乐”,萦绕中华音乐文化历史的脊梁,千年不绝。

三、走进丽江,走进千年文化之旅

走进丽江,践行千年文化之旅。古老和谐的纳西社会保留传承了许多文化遗产,其中,由“洞经音乐”演绎而成的“纳西古乐”作为“无形文化遗产”中的最不易保存的部分,奇迹般地存活着,其原因,前文已做详细陈述。这些基础的历史原因作为“纳西古乐”发展最首要的条件,经过历史的演变,从民族血脉、从文字记载和从文化习俗中,从习惯和民族情感中得到了延续。纳西社会90%的村落都或大或小地保留着各种纳西古乐会,别称“洞经音乐”表演会,并且,以丽江纳西族聚集居住的世袭地——大研镇为中心,依次是“大研古乐会”、“拍华古乐会”、“大东古乐会”、“鸣英古乐会”,等等。这种“敦睦人伦、颐养身心”,并不使用粗乐之乐器“唢呐”的“儒家雅集型的丝竹乐”,正如著名学者周善甫先生所说“乐者,药也,能活人,亦能杀人”一样,其功能是“敦睦人伦、教化从善、颐养身心”,且能促使人活着,并好好地活着,因为这些单个的个体生命的善而导致了纳西社会的大善、大和谐,这就是今天的丽江,一个拥有善与文明,拥有洞经音乐的丽江。是音乐成就了青砖瓦墙的颜色,让这一座古镇所有的建筑流淌着旋律,铿锵着节奏,是音乐成就了这里的蓝天白云和小桥流水。因此,丽江“纳西古乐”的历史回声,我们可以寻到千年前的“洞经音乐”的丝竹扣弦声,可以置身于千年前祖先的生存氛围,感受千年前的人们生活的苦与乐,喜与悲。

四、纳西古乐现象产生的哲学土壤

丽江,是洞经音乐文化的摇篮。丽江洞经音乐即丽江纳西古乐,我们从丽江纳西社会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谈起。

据文物考证,早在战国时丽江纳西民族与中原的汉文化有过交往,擅长吸收汉文化的纳西人在历史的发展中,无论宗教的,民族的,又或是商界及建筑文化,均一律接受并储藏,并不断地为其增加自身的民族色彩,赋予新意,从而创造成为自己独有的文化,丽江纳西古乐就是见证之一。除汉文化的传入之外,纳西族还注重与周边民族的交流,如与藏族文化交流,特别是与藏族宗教文化的交流,所以在并不太广泛的生活空间内,容纳了道家、道教、儒家、佛教及藏传佛教等的宗教文化共融,使得多种文化现象并存,共同发展,并深刻地烙印了纳西民族的符号,使丽江文化、民族化,终于被冠以纳西文化之美名,尤其在音乐文化领域,由于这种流入—,保存—发展—创造,塑造了一尊活的雕像——纳西古乐,成为中国西南纳西社会所独有。在今天的丽江,在五色石头铺就的土地上,有青砖瓦墙筑起的屋宇,在宋朝的屋檐下,在元朝的院落里,处处是这种没有唢呐的细乐流淌,家家有丝弦声绕梁,丽江,从古至今便是纳西古乐生存、发展的土壤。

在丽江,老者放开马缰便操起京胡奏响《山坡单》,中年妇女收拾好了厨房便吟唱着《虞美人》,年轻女儿放下书包便可横吸长笛,应和丝弦的柳扬……音乐文化带给纳西人的便如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生存的必然,而音乐文化,尤其是纳西古乐,对于纳西人生存的天地来说,从未局限于某种阶级、某种层次或某一群人,在丽江,没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更没有草根,纳西古乐是这个社会里共有的财富,它的存在、发展和创造是广泛的,大众化的,千年来,一直感染着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颗心,这一点,过去,现在和未来将一尘不染,也必将一如既往地影响着人们的现代价值取向。

五、纳西古乐与当代社会形成价值互补

历史更替,不断行进着,尤其在今天,我们把这个行进的过程称为现代进程。在这个文明缺失,文化更衰落甚至沦丧,文化道德必须为利益服务的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形象对比和价值互补,让人们在这一片天地间找到宽厚、诚实、谦和及道德的规则。这种丝竹声是清泉,灌溉着荒芜的现代文明的广泛的心灵土地,让中华民族的美和细致鲜明地再现,使其生生不息,繁荣发展。

[1]何昌林《人民音乐》1993年11期文章《国宝埋葬在喜马拉雅云岭深处》.

J648.7

A

秦继仙,女, 副教授,蒙古族。籍贯:云南省丽江市。现任职于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方向:音乐理论教育学、声乐学、音乐民族学、播音主持学及人文民俗学。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乐舞非物质文化保护发展研究——以纳西族“热美磋”为例》课题编号:K08000408。

猜你喜欢

古乐纳西纳西族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安纳西
安纳西
龟兹古乐
非遗口述史系列之七: 觉囊梵音古乐
踏浪
泉州北管:地域文化交融出的古乐
纳西族打跳在健身运动中的应用策略探究①
纳西鲁丁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