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教学理念下现场教学的设计与组织

2015-01-30李凤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培训教学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8431(2015)05 - 0073 - 03

〔收稿日期〕2015-09-10

〔作者简介〕李凤(1981-),女,中共交通运输部党校教学部第一教研室助理研究员。

在近日印发的《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中提出:干部教育培训要坚持继承创新、注重实效,及时总结推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成功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创新工作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场教学是复合多种教学理念和培训模式教学组织方法。现场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特点秉承了研究式教学的核心思想;现场教学从现象入手,关注学员利用经验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释的思想,显现出现象分析模式的特点;现场教学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遵循的是案例教学模式的教育原则;现场教学通过在教学现场的参观交流、互动研讨引导学员深入思考,遵循的是体验式教学的教育规律。而对现场教学特点和优势的评析,对现场教学的科学设计和合理组织实施是现场教学作用发挥、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

一、现场教学的特点和优势评析

(一)形式上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

现场教学是把历史文化的遗址转变为课堂,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场转变为课堂;把历史事件转变为教材,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素材转变为教材;把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者研究专家作为教师,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者转变为教师。所以,现场教学具有无可替代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二)过程中的亲验性、互动性、多元性

现场教学使学员感受到较强的“冲击力、震撼力、感染力”,从而对教学内容感触深、理解透,不断提高教学内容转化、内化的效果。所以现场教学具有亲验性、互动性和多元性。

(三)效果上的情景性、教育性、指示性

现场教学选取真实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或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地方,身临其境,容易产生同情心、同理心,更好的达到教育、感化或思考启发的良好效果。所以现场教学具有效果上的情景性、教育性、指示性。

二、现场教学的设计原则

现场教学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彰显现场教学的优势,更好的达成培训效果,现场教学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秉承以下几个原则:

(一)主题契合和因人而异原则

现场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必然要服务内容,也就是服务教学目的。所以现场教学设计首先是主题契合原则。以教学目的为导向,确定现场教学的主题,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现场教学地点。现场教学的设计也会因为培训对象的构成、培训时间长短有所不同,所以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

(二)形式与内容并重的原则

现场教学的魅力在于借助现实场景,达成视觉、听觉、思维共同作用,以深化培训效果。当前现场教学在干部教育培训的各类班次中被广泛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有些现场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走过场”、流于形式,不能深挖内涵的现象;有的培训院校甚至名实不符把现场教学变成一般性参观考察甚至是变相旅游,出现了“转了、看了、听了、玩了”的现象。这样不但没能真正发挥现场教学应有的作用,还极易使人曲解现场教学,难以达成预期的培训效果。现场教学坚持形式和内容并举的原则,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实践性与理论性结合原则

现场教学是体验式教学的具体运用之一,从现场的场景去学习和体验。同时现场教学又遵循的是案例教学模式的教育原则,引导学员从现象入手,关注学员利用自己先前经验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释。所以,现场教学在设计之初,既要考虑其实践性、直观性的一面,更要兼顾其蕴含的理论和思想层面的内涵,体现实践性和理论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三、现场教学的组织规程

(一)现场教学的主题确定和场地的精选

教学现场是一个包含着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教学现场的空间围度和历史跨度,让教学现场具有多维性、多元性、理解多样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知。所以,现场教学的第一步是紧扣教学目标,确定现场教学的主题,明确现场教学的目的。并根据确定的主题,精选教学现场。同一主题往往有多个地点符合主题要求,所以,教学现场还应根据培训时间和学员来源确定现场的远近,根据培训人数考虑教学现场的接纳能力,根据教学现场接待人员和讲解人的时间安排确定现场教学的实施时间。现场教学基地的选择还要秉持双赢的原则,充分尊重现场教学基地单位的意见和要求。

(二)现场教学的实施方案制定和前期准备

为了确保现场教学顺利实施和目标达成,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需要明确现场教学的主题、教学现场、现场教学实施的时间、路线、带队老师、对方的接待人员及联系方式等。并根据实施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前期准备不仅包含车辆人员的准备,更重要是现场教学的相关知识准备。在现场教学实施前,发给学员相关资料,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员提前了解,增加本次现场教学的知识储备,同时带着思考和问题去教学现场,为互动交流打下基础。

(三)现场教学的过程控制

现场教学过程可以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聚焦教学主题、深化培训内容、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培训质量,且在促进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培训队伍、加强师资建设方面也有积极的意义。

1.运用现象分析模式贯穿现场教学

现象分析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利用先前经验对问题进行解释。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引导学员进行先前经验的收集、在现场进行经验的运用、解释和升华。

2.运用“案例研究”的视角认识现场教学

案例研究是利用案件的典型性,引发对同类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案例研究的视角可以有效避免现场教学的过程走马观花,浮于表面,引发学员深入冷静分析、辩证思考,深入领悟。

3.运用研究式教学的理念实施现场教学

研究式教学以问题为载体,学员在现场教学的过程中要秉承问题为导向,亲身体验、认真聆听、倾心思考,透过表现,挖掘内涵,在真实场景中求取共鸣,达到共勉。

(四)现场教学提升和总结

现场教学的提升和总结是将现场教学引向深入的重要环节,需要学员在事先准备的情况下,客观辩证地分析现场教学中讲述的实例,与主讲人探讨交流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以及破解难题的思路和办法,将课堂学习内容实践化。对于时间超过一天的现场教学,应组织学员及时把当天获得的所有信息进行归纳、记录和整理,做好备忘录。具备条件的应在晚上分小组进行研讨交流,写出总结,强化学员的感受,提升培训效果。

四、现场教学的效果评估

评估是现场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员对现场教学的一次总评价。评估的方式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学员座谈、非正式交谈等方式。

1.从横向看,现场教学效果评估包括三个责任主体。一是党校教师。要重点考核现场教学方案的制定是否具体、明确;教师在现场教学工作中事前、事中、事后的几个工作环节、工作安排是否到位;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如何;在现场组织和调控的作用以及教学活动结束后的归纳总结是否到位等。二是党校学员。要重点考核学员的学习态度是否主动、积极、认真;现场教学过程中是否遵章守纪;在交流互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富有针对性;学员在学习结束后的归纳总结是否具有新意。三是现场教学基地。要重点考核现场教学单位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典型性;与党校方面的工作配合协调是否到位;教学的组织保障工作是否充分;学员对现场教学单位教学活动的评价等。这三个责任主体中,党校学员处于中心位置。

2.对于党校学员,从纵向看,现场教学效果评估包括四个层次:一是反应层。考核评估学员在接受现场教学后对现场教学本身是否满意及满意的程度。二是学习层。考核评估学员在接受现场教学后党性修养、“三个自信”及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提升和巩固提升的程度。三是行为层。考核评估学员在现场教学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是否能在工作中得到运用和运用的程度。四是结果层。考核评估学员在现场教学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是否能使得自己的德能勤绩,特别是工作实绩得到改善和改善程度。

猜你喜欢

培训教学
欢迎订阅《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
培训通知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