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主体性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建构
2015-01-30万秀丽马洁琼
万秀丽,马洁琼
(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文化主体性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建构
万秀丽,马洁琼
(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文化主体性”即“文化对现代化的自主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是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与各种文化思潮交流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导性价值观念。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建构存在着多元文化削弱、信息网络化冲击及消费符号化消解等问题,需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意识的培育,积极营造文化环境和生活基础,建构制度规约和体制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文化自省;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是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与各种文化思潮交流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导性价值观念。因此,在以多元文化共潮共涌、信息网络化以及消费符号化为特点的现代化进程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有效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凝练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明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意识的有效整合,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各民族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加之全球化的影响,国内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呈现出相互交融和相互冲突的特点。在日常生活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边缘化危机。为此,有必要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重要性,分析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建构的困境,并在日常生活领域不断加强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的建构。
一、文化主体性的概念阐释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首先要厘清相关概念,即何为文化主体性,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这是解决该问题的前提条件。
(一)“文化主体性”即“文化对现代化的自主适应”
在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人作为文化的生物载体创造了文化,通过文化发展和完善自己。文化的主体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在文化生活中所具有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是文化作为独立的内容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对象性关系中的主体性。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首次提出了“文化主体性”的概念并加以解释。他认为,“文化主体性”即“文化对现代化的自主适应”,这种“适应”,既可以理解为“发掘本土文化中与现代化规律相契合的要素,依据本土文化来重建现代化道路”;亦可以理解为“在本土文化与现代化要求无法结合的情境下,主动参与、学习和适应现代化的基本规则和技术,在参与中重建自身文化个性”〔1〕。据此理解,文化主体性的实现,不仅要重视本民族内部的文化适应和文化革新,而且要更加注重本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条件下对人类命运的贡献,在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在适应过程中,尊重文化多元性,取长补短,各抒所长,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主要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与各种文化思潮交流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导性价值观念
从理论上来讲,不同文化是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作为人类文化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没有主体与客体之分,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主体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现实提出来的,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与各种文化思潮交流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导性价值观念。
二、文化主体性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现代性境遇
(一)多元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的削弱
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各文化体系开放、交流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而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全球化把人们置身于多元化的文化中,使人们在相互比较中重新审视本土文化和价值观念,通过不断吸收优秀文化来创新和发展本土文化,从而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文化多元化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的一元文化发展模式,满足了大众的多样文化需求,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我国多元文化格局的发展。文化多元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发展拓展了空间,有利于调动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性提供了文化支持。然而,文化多元化在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文化需求和更广阔的文化交流、学习平台的同时,文化碰撞和文化冲突也随之而来。由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在增加各种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融通机会的同时,也必然会引发不同文化之间的巨大张力。在当前我国社会存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除了社会主义文化及其价值观外,还有现代西方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及其他更多的文化形态。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必然会引起文化之间的竞争与冲突,特别是在缺乏主流价值观或者主流价值观主体性不强的情况下,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显得更为激烈,这样势必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主体性。
(二)信息网络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的冲击
信息网络化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以其开放的、互动式的传播方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拓展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载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介,由于信息网络化自身的自主性特点以及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和影响力大等特性,使其成为各种社会力量、各种利益群体表达思想和意志的场所,使每个网民都可以传播或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使互联网为人们营造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利,极力张扬了个人自由和全球化观念。但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化,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向来都不是价值中立的,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就是:“技术与科学今天具有双重职能:它们不仅是生产力,而且也是意识形态。”〔2〕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网络技术的垄断地位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互联网一经产生就为不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扩张提供了技术条件,“据统计,在互联网上,以英语为语言的内容约占90%,中国在互联网上的输入和输出信息流量仅分别占0.1%和0.05%,而美国的这两项指标都达到85%以上”〔3〕。这使得原有的意识形态调控和导向面临极大的困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性受到很大冲击。
(三)消费符号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的消解
消费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是一种服务于资本的消费观念或文化态度,其实质在于消费的符号化。在消费主义主导下,消费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满足生活需求,而是为了获取商品的文化符号价值。国内学者陈昕强调指出,消费主义是指“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传统意义上实际生存需要(needs)的满足,而是为了被现代文化刺激起来的欲望(wants)的满足”〔4〕。尽管消费主义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符号化,但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崇尚商品符号价值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按照阿尔都塞的观点,今天的意识形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在公共领域层面的意识形态统治,另一是在私人领域层面的意识形态统治。”〔5〕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属于私人领域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借助网络、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体来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使人们陷入对商品和服务的无止境追求中。马尔库塞指出:“生产机构及其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设施‘出售’或强加给人们的是整个社会制度,公共运输和通讯工具,衣、食、住的各种商品,令人着迷的新闻娱乐产品,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固定的态度和习惯。”〔6〕受消费主义的影响,消费价值标准发生了根本转变,消费品的使用价值贬值,人们更注重消费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在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辐射和影响下,使相当多的社会大众生活意义理解简单化、生活目标物欲化、道德理想追求空虚化,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基于此,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文化主体性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途径
在多元文化的挑战与竞争、信息网络化的冲击与弱化、消费主义的解构与消解的困境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是我国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实现途径。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意识
文化自省意识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评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为主体的核心。“文化自省意识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主体对自我文化发展水平的自知、自主程度,从而决定着文化主体性发展的水平。”〔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自身特定的内涵和逻辑结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了国家、社会以及个体三个层面的意蕴。就国家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是社会主义精神的内核,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应然状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美好夙愿;就社会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价值规范和评判标准,为社会整合和社会动员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就个体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在社会实践中为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价值标准、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文化自信意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肯定,并对其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坚定信念。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只有一种价值观念,价值观的多样性是社会实践运动的必然结果。面对这一现实,既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又要与其他有利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有效互动、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凸显自身的主体性,不盲目崇拜,理性地借鉴和学习各国文化的精华,使其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
(二)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环境和生活基础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不仅要培育核心价值观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意识,更要注重营造其文化环境和生活基础,营造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态势。
首先,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和影响力。“理论大众化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大众需求的程度,干部群众对理论的需求,说到底就是渴望自己所关注的问题能从理论上得到解答。”〔8〕应善于结合新的实际采用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充分利用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有益因素以具体有效的政策和符合人民大众的话语体系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人民群众主动融入、参与、践行的平台,切实增强理论的感染力和实践的吸引力。
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样文化的引领力和凝聚力,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领导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9〕,现代化的发展促使我国利益关系分化、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腐败等社会问题滋生,这明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平、公正、法治相违背。美国学者诺斯认为,意识形态总是不可避免地与公平公正等伦理道德评价交织在一起,“对收入分配的恰当的评价是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人们的经验与其思想不相符时,他们就会改变意识形态观点”〔10〕53。因此,要把握社会层面的基本矛盾,分析具体问题,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利益机制,完善利益分配和利益平衡制度,实现共同富裕;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等价值观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为具体层面的价值追求。
(三)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规约和体制保障
当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点之一是国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被一些人束之高阁,并没有践行到日常生活中去,导致核心价值观的悬置。核心价值观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制度精神,不能靠高高在上地宣传和倡导,而需要靠相应的制度将其融化到日常生活中去。一般而言,制度就是调节、约束人们各种行为的规则和规范。科学合理的制度有利于个体行为的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健康运行,制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是构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支持和体制保障。首先,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是其表达的价值理念获得权威性核心地位的力量保证,“制度制约包括对人们所从事的某些活动予以禁止的方面,有时也包括允许人们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以从事某些活动的方面”〔10〕54。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到具体的法律规章制度中,以此来引导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固化价值实践。其次,制度的公共性与普遍性是该价值观念获得广泛认同的机制保障。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管理规范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追求。最后,制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的实现需要其保持长期的稳定性和影响的长远性。除了通过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遵循,还要依靠制度的有效运行,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保障机制、社会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在制度层面做到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体现。当今世界,全球意识形态处于从未有过的大活跃、大碰撞、大交融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异常复杂的新考验、新挑战和新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经济市场化的新特点新情况,我们社会中的原有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受到了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主体性,弘扬主旋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1〕李友梅.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0(4).
〔2〕〔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62.
〔3〕聂立清.社会信息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J〕.领导科学,2010(5).
〔4〕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
〔5〕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境到符号之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36.
〔6〕〔德〕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1.
〔7〕张顺昌.文化主体性和中华文化的建构〔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2(5).
〔8〕刘云山.架起科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桥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掌握群众〔J〕.新华月报,2010(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10〕〔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Cultural Subjectivity and Construction ofSocialist Core Vales
WANXiu-li,MA Jie-qiong
(Marxism College of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Cultural subjectivity refers that culture adapts to modernization autonomously.Cultural subjectivity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refers the leading values reflected during the course that advanced culture exchanges with all kinds of cultural thoughts.At present,the construction of it has some problems,such as impairment of multi-culture,impact of information networking,clearing up of consumption symbolization and so on.Centering on socialist core value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cultural self-examination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buil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livingstandard,and establish rules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socialist core values;cultural subjectivity;self-examination;cultural self-confidence
D616
A
1009-1203(2015)01-0003-04
责任编辑 周 荣
2014-12-09
万秀丽(1973-),女,山西长治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洁琼(1991-),女,甘肃天水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