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环境优化

2015-01-30刘垠杉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边防部队公安官兵

●肖 浩,刘垠杉

(武警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环境优化

●肖 浩,刘垠杉

(武警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对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进行中国梦认同教育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现实条件下,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所处的内外环境还需改善,以满足对其进行中国梦认同教育的需求。优化这一环境要遵循主动性、计划性、整体性、多维性的特点,通过吸收和鉴别社会环境因素、利用社会的教育功能、参与社会软环境建设来优化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社会宏观环境,通过满足现实条件对人员、理论和物质条件的需求优化中国梦认同教育的内部微观环境。

中国梦;认同教育;环境;优化

中国梦是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强大民族号召力,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两个百年发展目标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对于公安边防部队而言,努力增进青年官兵对中国梦的认同,激发官兵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对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环境进行优化必不可少,即从教育的环境入手强化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对中国梦的认同感。

一、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教育环境的现状及不足

认同,《社会学大辞典》给出的释义是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与评价上产生了一致的看法及其感情。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对中国梦的认同,即在思想、心理和情感上与中国梦的理论观点、意识观念趋于一致和保持一致。对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的认同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畴,所以对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环境进行优化可以参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学的分析方法加以研究。笔者从社会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对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环境进行分析。

(一)社会宏观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的总和,即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1]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社会宏观环境,即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所处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社会意识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中对其中国梦认同产生影响的环境综合,主要有以下特点。

1.社会日益进步,但不足点也有所暴露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瞩目成绩。社会的进步一方面带给各阶层人民群众切实的好处,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梦的实现更加具有信心。另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存在相当的差距,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视野日益开阔,在认识到我国社会现状的不足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后易产生迫切改变现状的心理,甚至受到片面或者偏激舆论的影响而产生悲观情绪。在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工作生活的环境中,一些负面的社会现象甚至影响官兵切身利益的问题容易使其产生负面情绪,比如社会收入差距的拉大,部分公民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滑坡,个别官员的腐败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以“拼爹”为代表的社会公正问题,以及房价、医疗、教育等开销过大的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与青年官兵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容易使官兵产生悲观失望、抱怨社会的情绪,不利于对中国梦认同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的构建。

2.主流思想占据统领地位,但受到其他观点的冲击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始终是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接受的主流思想教育,这与中国梦的理论是内在统一的,官兵在主流思想的教育下,更能够对中国梦产生充分的认同感。当前,在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主流思想在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头脑中占统领地位,但不代表其他思想意识尤其是具有反动性、欺骗性、渗透性的思潮、观点对官兵思想没有影响。首先由于社会言论的日益开放和网络的高度普及,其次由于公安边防部队与社会接触面大,给予官兵更多的信息交换面,再次中国梦理论本身与其他负面社会思潮针锋相对,容易受到攻击和歪曲。在这些原因的作用下,主流思想意识在当今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思想中的地位并非绝对不可撼动,通过观察官兵的日常言论,我们发现官兵接触到的一些意识观念,比如自由主义、民主宪政、普世价值等带有西方文化色彩的精神旗帜有误导官兵的危险,另外,诸如出身论、等级论等封建残余思想也扮演着反动角色,对主流思想在官兵思想中的地位以及官兵对中国梦的认同带来冲击。

3.社会宣传氛围较浓,但内容和地理布局还不够科学合理

当前,社会面向民众对于中国梦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利用街道标语、网络宣传以及公益广告的方式,发人深思、促人奋进,使官兵在驻地受到感染。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宣传的内容不够具体、深入,浮于表面形式和外观的倾向比较突出,与官兵思想和心理的契合度不高,标语、展板、电子屏等大部分宣传方式缺乏详细的阐述,一句话或者附带一张图片便是内容的全部。其次,科学度、规范度不高,一些公益广告以及私人广告对中国梦的理论阐释不够准确,不考虑实质内容,随意将中国梦与各种事物相联系,牛头不对马嘴。再次,各地区社会宣传的力度和形成的氛围差异较大,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对中国梦的宣传远远不够。在调查中,一些官兵认为社会对于中国梦的宣传仅仅停留在营造氛围的层面上,甚至一部分官兵表示社会面向民众对中国梦的宣传工作没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和中国梦的密切关系,制约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对中国梦的认同教育的效果。

(二)内部微观环境

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教育的内部微观环境,指公安边防部队在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创建和营造的教育条件,包括教育者条件、设施和经费条件、文化条件、领导条件等,这一环境在主观上是可以改造的。内部微观环境可以分为受思想认识影响的环境和在具体工作中形成的环境。

在思想认识层面,公安边防部队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能够将官兵对中国梦的认同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大部分机关单位能够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作为一个单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下级单位对上级机关意图和任务的落实存在打折扣的现象,基层单位对于中国梦的认同教育重视程度不一,有的单位领导不力,一些基层政治教导员认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过于空虚,不如法制纪律教育、群众意识教育和廉政教育等内容更有实效性,这反映出公安边防部队一些教育者自身对中国梦理论的认识和把握不深入,从而影响整个单位官兵对中国梦的认同度。

在具体工作层面,虽然公安边防部队各级单位为加强官兵对中国梦的认同而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但在具体外化表现上仍然效果迥异。走访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单位在营区文化建设上还保留着原先的样子,没有融入中国梦的因素,文化硬件更新步伐迟缓。有的单位在环境建设的方式上手段单一,不肯花精力运用多媒体和现代网络手段,使中国梦的宣传难以搭上网络快车。

二、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

(一)主动性

对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进行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环境可以分为社会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环境,而两者都是可以进行主观选择和改造的。对于内部微观环境,可以通过思想重视、物质和时间的投入、工作技巧的进步等人为因素进行优化,使其朝着有利于增加官兵对中国梦的认同的方向发展。对于社会宏观环境,这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以外的部分,即环境系统。学者孙其昂在论著中认为,对这一部分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加以调控和优化,分别是外部利用方式、与环境系统合作方式、环境系统承担方式。[2]简言之,就是通过对社会宏观环境的诸多因素进行筛选、辅助提高社会环境因素的质量、促进内外环境因素的对接与融合等方式对社会宏观环境进行改造。因此,无论是对于何种类型的环境组成部分,都应当积极主动地加以优化,营造促进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对中国梦认同的良好环境氛围。

(二)计划性

计划性是指在对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环境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一定的计划逐步开展,稳步推进。由于环境是一个包含着大量不同因素的极其复杂的事物,而当前认同教育环境面临的诸多不足和问题也势必导致对环境的优化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优化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环境,要制定方向明确、阶段目标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计划。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优先应对最重要、最棘手的问题,优先强化实效较明显、成本需求较低的部分。比如在优化营区环境上,首先进行关于中国梦的浅层文化宣传,之后逐步引导官兵进行有组织的和不自觉的深层文化体验。当然,对环境进行优化的计划性不等于对既定计划的墨守,在保证方向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计划的具体操作内容不必事无巨细,而要在具体工作中根据当时的客观环境主动灵活地加以调整。

(三)整体性

环境无时不影响着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对中国梦的认同度,影响因素繁多,影响方式各异,影响效果千差万别。对环境进行优化,要充分树立全局性的眼光,将官兵所处的内外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将任何一种环境因素纳入在整体中加以分析和优化,而不能孤立地看待。比如对于网络环境,若单独从官兵所热衷于浏览的某个网站或者较多使用的某个通讯软件进行环境调控和管理,而不放眼整个网络环境,便难以形成整体效力,环境的优化效果得不到全方位的提升。因而要放宽视野,在环境的优化工作中构造环境因素的树形图,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彼此的归属关系、因果关系以及促进和制约关系,用全局的、联系的眼光看待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重点、抓住根本,提高对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教育环境优化的效率。

(四)多维性

环境对人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产生影响,公安边防青年官兵工作生活所处的环境对其关于中国梦的认同会产生不同形式、不同途径的影响。在优化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环境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人影响的多维性,从多个角度考虑环境对官兵产生的影响。当前,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生活领域广,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相互交织,面临着执法执勤、技能和体能训练、专业学习培训等多种任务,接触的人和事物类型各异,爱民固边和提高边检服务水平等战略的深入落实更增加了官兵工作生活环境的复杂性。此外,官兵所关注的问题也有所增多,环境对其思想认识的影响,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除了传统观念中的主要形式,还具有很多新的渠道,有些影响官兵思想的渠道甚至是隐秘的,带来的影响却是具有刺激性甚至变革性的。无视环境因素在不同角度对官兵思想的渗透便无法使环境得到全方位的优化,只有牢牢把握环境对官兵影响的多维性,才能找准改良点,对症下药,对症预防。

三、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教育环境优化的具体路径

(一)对社会宏观环境的优化

针对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对中国梦的认同教育的社会宏观环境进行优化,可以从社会信息、社会功能和社会环境建设三方面进行阐述。

1.对现有的社会信息加以吸收和鉴别

(1)放大积极因素的作用

社会环境中有着大量有利于增进官兵对中国梦认同感的积极因素,将这些因素加以利用,放大其影响,是对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环境进行优化的基本做法。公安边防部队要将社会中的正面信息、正面精神和正面舆论引进来,使广大官兵对各类正面信息听得到、看得见,比如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饱满信心,宣传广大人民对中国梦的期待和努力,为官兵积累“正能量”。可以通过展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建设蓝图,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广大人民努力奋斗的真实例子,特别是边防官兵自身和驻地人民的例子,激发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要结合驻地社会发展状况和民俗特色,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大发展成就加强造势,不断吸收、放大社会正面因素,为营造有利于官兵增强对中国梦认同度的环境注入营养。

(2)排除消极因素的干扰

当前社会中存在着不良的社会思潮和观念,有的甚至和中国梦的理论、精神针锋相对,公安边防部队加强对官兵认同中国梦的环境建设,就要对社会中各类观点、想法加以鉴别,对其中有害的观点要坚决地引导官兵加以正确的评价并排除其不良影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一些片面、偏激的观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中国梦没有理论根据,是空中楼阁,或者是“美国梦”的翻版;二是认为中国梦是党和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三是受到一些负面社会现象影响,特别是对自身的待遇、所处环境的不满,导致对中国梦没有信心,甚至抱怨社会。为此,公安边防部队各级单位就要加以重视,引导官兵对社会舆论加以鉴别。要教育官兵将自身置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潮中,树立大我意识,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历史角度上认识中国梦;对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出现的问题,在宣传时更要把握好受众的认可程度、反应强度和实际效果,因人因时因事采取不同宣传策略。[3]排除社会环境中负面因素的干扰,还要强调说理性和互动性,通过交流沟通让官兵真真切切感受到不良观念的错误和危害,而不能运用强制性、封堵性的方法。

2.有效利用社会的教育功能

如果将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对中国梦的认同作为中心体,那么其所处的环境便可视为周边体。周边体构成要素的各自完善及相互关系的整合协调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最终目标,只有实现中心体(即官兵对中国梦的认同)的健康发展才是优化的根本目的。[4]因此,对社会宏观环境的优化,最终的落脚点之一就是社会环境本身对官兵的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仅仅是一家之事,公安边防部队做好官兵对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环境优化,也要依靠社会。社会承担着对公民进行教育的职责,作为一支公安执法队伍,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也是受教育者中的一部分。当前,社会承担教育职能的形式有了较多发展,比如带领官兵游览红色景点或者标志性建筑,参观展馆;组织官兵观看文艺表演或者进行不同部门的文艺联谊、警民联谊;组织官兵到不同单位参观学习;组织官兵参加扶贫助残、植树造林等社会公益活动。以上活动方式能够使官兵培养自信、乐观的精神风貌和对祖国、人民和驻地的热爱之情,使官兵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增进对中国梦的认同。进一步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还需要政府部门运用现代化体制进行职责整合,将教育功能的发挥制度化、日常化。

3.参与、协助社会软环境的建设

营区的内、外两种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公安边防部队这支与外界交流频繁的警种,营区内、外环境的界限更为模糊。因此,公安边防部队除了对营区外的社会宏观环境因素进行鉴别、吸收和利用外,还应当参与到社会宏观环境的优化工作中。对于一些公安边防基层单位,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驻地人口较少、民众职业相对单一等原因,公安边防基层单位进行社会软环境的优化更大有作为。公安边防部队特别是基层单位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实际,做驻地良好环境营造的主力军或者政府部门、各社会团体的有力协助者,促进单位驻地地区关于中国梦的宣传。要毫不吝啬地向社会传播单位内部的良好风貌、先进事迹、工作精神等各方面有利于中国梦宣传的正面信息,将自身的正能量置于社会的外界环境中加以发扬,而社会环境和氛围的不断改善也有利于部队营区内部环境的优化,从而形成公安边防部队自身内部环境与社会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

(二)对内部微观环境的优化

结合前文提出的关于对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进行中国梦认同教育的内部微观环境的现状,对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根溯源后,可以总结为人员、理论和物质三个方面,从根本上对内部微观环境进行优化,即不断满足这三个方面对于良好的中国梦认同教育环境的需求。

1.人员需求——塑造宣传中国梦的过硬队伍

环境是由人塑造并加以改造的。公安边防部队各级单位的政治委员(政治教导员、政治指导员)以及各级机关政工干事、基层单位党团支部委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也是优化认同教育环境的主要因素。公安边防部队的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有科学的思想认识、较好的工作技巧、高度的敏感性。要首先从自身做起,认识到对中国梦的认同与官兵成长和单位发展建设的促进关系,摒弃中国梦与实际工作不相干的错误观点。中国梦的基本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公安边防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握中国梦与青年官兵工作生活环境的联系,把握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必然性,善于运用实例并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开展教育,营造耳濡目染的氛围。还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善于分析社会事件和新闻报道对官兵的影响,善于搜集官兵所接触的说法、观点,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保持警营舆论环境的正确方向。

2.理论需求——做好中国梦理论的丰富、细化和结合

影响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官兵难以找到中国梦理论和自己的结合点,对中国梦产生了可望不可即的空虚感。因此,公安边防部队要掌握好官兵的思维方式和关注热点,拉近官兵在思想、心理上同中国梦理论的距离,注意将中国梦理论进行细化、丰富,提高中国梦理论与官兵实际生活的契合度。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提出以后,全国各行业各地区纷纷响应,提出了强军梦、体育强国梦、航天梦、江苏梦、甘肃梦、广东梦等,结合行业和地区对中国梦的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公安边防部队要结合自身,以中国梦的旗帜为指导,完善强警梦、边防梦、和谐梦、基层梦等理论阐释,通过理论的具体化,在思想理论层面为官兵搭建通往中国梦这一伟大理想的桥梁,使中国梦的整体思想、目标与青年官兵的工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成为青年官兵奋斗目标、历史使命的一部分,并借助有效的宣传方法和宣传媒介形成立体的、多维的宣传格局。

3.物质需求——做好中国梦宣传工作的保障

物质条件是营造对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进行中国梦认同教育的良好环境不可缺少的内容,人员理论素质的提高、营区文化设施的构建、文艺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持。公安边防部队要在全局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合理安排经费、器材、学习资料等物质资源,对于一些设备缺乏的基层单位要尽量给予物质支持,特别是努力实现基层单位现代教育和宣传设备的普及。对物质条件的使用要注意克服只顾眼前利益和表面利益的缺点,并通过制度、规定等方法来保障在优化中国梦认同教育环境上的物质投入比例和数量。

[1] 龚国安.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概论[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14.

[2]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26-127.

[3] 蒋乾麟.中国梦教育应注重“五同”[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2):26.

[4] 岳金霞.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观[J].思想政治教育,2012,(2):27.

On Optimizing the Identity Educ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Chinese Dream for the Young Officers and Soldiers of Border-control Forces the Public Security

XIAO Hao, LIU Yin-shan

(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The identity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for the young officers and soldiers of border-control force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can’t do without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s of young officers and soldiers of border-control force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need improving to satisfy the demand for identity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initiative, planning, entirety and multi dimension and by absorbing and identify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factors, making use of social education function and jo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oft environment. The internal micro environment of Chinese Dream identity education is to beimproved by satisfying the demand of realistic conditions on human resources, theory and material conditions.

Chinese Dream; education of identity education;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2014-11-14

2014年度河北省省委宣传部课题“公安边防部队青年官兵中国梦认同教育研究”(HBSZKT-2014142)

肖浩(1967— ),男,河北廊坊人,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垠杉(1990— ),男,河北唐山人,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E221

A

1008-2077(2015)03-0030-05

猜你喜欢

边防部队公安官兵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探讨边防部队财务集中核算的利弊
军改背景下的边防部队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中国反恐先锋:公安边防部队
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公安卡口中的应用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