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第三方监测实例分析

2015-01-30肖永力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5年6期
关键词:轴力监测数据围护结构

曾 瑞,涂 超,肖永力

(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湖北武汉 430056)

地铁第三方监测是指在土建施工期间,业主委托独立于承包商和监理及设计代表外,且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依据相应规程和条款对施工影响区域内的基坑工程、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周边环境实施独立、公正的安全性评价及参与环境破坏纠纷处理的一项监测工作[1]。本文结合武汉地铁三号线车站监测实施案例,对第三方监测主要方法及内容进行了重点分析与探讨,并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及时预警,提出支护改进建议,按照信息化施工的要求服务于基坑施工,对指导基坑开挖,防范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项目概况

1.1 车站概况

范湖站为武汉地铁三号线第14座车站。车站位于马场角路与青年路的交叉口处,沿马场角路布置于地下,车站与2号线范湖站通过通道换乘。

图1 基坑监测点位布置图Fig.1 Layout chart of monitoring site of foundation pit

范湖车站基坑其详细工况如下[2]:站主体基坑长266.4 m,标准段宽度为20.1 m,基坑标准段开挖深度约25 m,层数为地下三层,单柱两跨岛式站台车站。地下分站厅、设备、站台三层,车站标准段结构外包尺寸为21.01 m ×20.10 m,顶部覆土约3.3 ~3.6 m。主体建筑面积16 443 m2,附属建筑面积6 808 m2,总建筑面积23 251 m2。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1 000 mm厚地下连续墙,并入岩以满足抗浮要求,支护为混凝土支撑或钢支;范湖站主体结构基坑支护第一道支撑采用800 m×800 mm钢筋混凝土支撑;第2—6道支撑采用16 mm厚609钢管支撑,附属结构基坑支护采用两道16 mm厚609钢管支撑。基坑监测点位布置如图1。

1.2 工程地质情况

范湖站场区地形平坦,原始地貌属长江冲积Ⅰ级阶地,其地层岩性如下。

1.2.1 填土(Qml)层

(1)杂填土[地层代号(1-1)]:杂色,湿—饱和,高压缩性,土质松散,层厚0.40~7.1 m,普遍分布。

(2)淤泥(Ql)[地层代号(1-3)]:灰—灰黑色,饱和,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其厚度0.6 ~2.3 m,埋深 0.8~4.5 m。

(9)细砂[地层代号(4-2)]:灰—青灰色,饱和,中—低压缩性,厚度 6.2~31.7 m,埋深 21.0~32.6 m。

1.2.3 下伏基岩为白垩—下第三系东湖群(K-Edn)

(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层代号(15a-1)]:兰灰—褐红色,其厚度1.5 ~7.5 m,埋深38.2 ~50.1 m。

(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层代号(15a-2)]:兰灰—褐红色,其揭露厚度4.0 ~14.0 m,埋深41.0 ~52.5 m。

1.3 水文地质情况

1.3.1 地表水

场区地表水体不发育,未发现有河、沟、塘等地表水体分布。

1.3.2 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位

本标段场区的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为上部滞水、潜水、孔隙承压水、碎屑岩裂隙水。

1.4 工程环境

该站位于马场角路与青年路的交叉路口,马场角路路下,路口北侧有惠苑假日酒店,马场角路北侧为在建葛洲坝国际广场北区住宅小区,南侧为葛洲坝国际广场。地下管线沿马场角路布置于路下。车站内主要有电力、电信、自来水、排水等管线。

2 监测项目及频率

围护结构主要监测项目有:①水平位移监测;②竖向位移监测;③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④结构应力轴力监测;⑤地下水水位监测。

周边环境主要监测项目有:①建筑物沉降;②建筑物倾斜;③建筑物水平位移;④地下管线沉降;⑤地下管线水平位移;⑥道路及地表沉降。

第三方监测主要侧重于整体控制,监测频率一般为三天一次。

3 监测数据分析处理

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车站基坑西侧端头井处进行重点方法分析。

3.1 深层水平位移分析

西端头井的基本开挖工况如表1:

表1 西端头井开挖工况表Table 1 Working condition of excavation of western end well

SID2孔位于基坑西侧连续墙中部,该处挖深-28 m,设有六道支撑,其深层位移变形曲线如图2。

由图2可知:基坑挖深至7 m时,支护位移很小,基本未有明显变化,表现为向坑外位移。当开挖至-22 m深时,支护发生显著位移,开挖面的位移量为19.3 mm。开挖至底部时,位移量急剧增大,最大累计位移量为38.5 mm,凸肚现象明显。总体而言,基坑支护的变形随着开挖深度的不同,其变形最大处也在逐步下移,变形基本表现在开挖面以下2 m左右。而基坑顶端位移变化量则相对较小,这与最上部为一道混凝土且其支撑强度较大有密切的关系。开挖至第六道支撑时,基坑支护的水平位移量最大44 mm,已超出了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3]中关于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值(最大值)监控报警值为30 mm的要求,基坑处于报警的状态下。

图2 SID2深层位移变形曲线图Fig.2 Curve of displacement deformation of SID2 deep layer

3.2 支撑轴力分析

支撑轴力实际上是支撑对周围土压力的集中反应,其数值和挖土顺序、速度、深度密切相关。在监测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钢支撑轴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钢支撑在安装初期由于预加应力掉压出现下降的情况,常常导致初期支撑轴力不太稳定。随着基坑的开挖,上一道的支撑轴力有所减小,而开挖面处的支撑轴力有所增加。开挖处的主动土压力增大,卸载处的土压力减小,从而围护结构向坑内进一步位移,钢支撑的轴力也逐步增大(图3)。

从图3看出,越是位于基坑上部的支撑,其轴力较小,发展速度也较为均衡。而越是位于坑底的支撑,其轴力不但增加较明显,同时其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3.3 原因分析

分析围护结构发生较大变形的原因:①开挖过快,周边土体应力释放过快;②原本在开挖至支撑处就应立即进行钢管的支撑,施工方常常支撑滞后;③支撑有效预加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掉压现象经常发生;④西侧围护结构外侧3 m处正在进行高压旋喷桩施工,对位移的变化影响很大;⑤内外降水高差过大等。

3.4 险情处理措施

图3 西端头轴力累计变化曲线图Fig.3 Accumulated change curve of axial force in west

根据监测数据,第三方监测单位立刻进行了安全预警,并按照信息化施工的要求及时将监测数据上传,同时提出相关防范方法及措施。地铁集团在收到监测报警后,及时召开了各方紧急会议进行分析,并采取以下措施:在第五道支撑与第六道支撑间增加一道直撑,暂停开挖第六道支撑下土方;对第五道支撑以下进行回填;停止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减少坑内降水深度从而减小基坑内外的水头差;加密监测频率,及时反馈监测数据,用信息化方法来指导后期的工程施工等。以上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围护结构的进一步变形,基坑变形速度明显减慢,其中增加的一道钢支撑作用尤为明显。图3中的Z3为防止险情发展,而在第五道支撑与第六道撑之间增加的一道直撑,有效地控制了长边的变形。对控制基坑的进一步变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后期的观测表明,以上综合措施得力,针对性强,方法合理,有效地控制了基坑支护的变形。

11月下旬以后,随着坑内结构施工加载增大被动土压力以及边坡应力释放基本结束,基坑及周边环境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位移量亦减小,整个基坑进入相对稳定时期。随后变形逐步停止。

4 第三方监测体会

在范湖车站基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车站基坑深度较深,施工单位也按相关规定委托施工监测单位进行加密监测,在监测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体会:

(1)由于第三方监测均是在施工监测埋设点位基础上进行的,点位埋设的质量就格外重要。在范湖车站基坑监测的过程中就存在部分监测点的布设不够及时,从而损失了部分变形量,导致监测数据偏小等现象,在以后的监测工作中要加以注意。

(2)由于范湖车站的深层位移孔深度均在40 m以上,对测斜仪的性能要求较高。国产测斜仪由于精度所限,所测量的数据来回波动较为频繁,对分析实际变形造成较大影响。对于重点基坑工作,建议应采用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的进口测斜仪。

(3)轴力计的安装正确与否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安装过程中,与施工单位的配合格外重要。少量轴力计的安装存在偏心问题,使得所测支撑受力数据也相对较小,不能真实反映受力情况。

(4)在实际开展工作中,通过施工监测与第三方监测数据的相互校核,可以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更好地服务基坑工程。同时,应及时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双方监测数据的比对,出现偏差应查询原因,及时改正,以免造成后期累加变形数据差异过大,从而影响对监测量的判断。

(5)在出现监测数据变形过大或突变的情况下,要及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对不确定的监测数据应及时进行返测。当数据超出相关规范要求时进行安全预警,同时加密监测频率。并按照信息化施工的原则,与各方进行及时沟通,以达到用监测数据指导施工的目的。

5 结语

通过对武汉地铁三号线范湖车站基坑第三方重点监测及险情的处理分析的实践,有效地控制了险情的进一步发展,圆满地完成了监测任务。通过第三方监测数据,及时提出预警供相关各方采取支护方案的调整与改进,在控制经济成本的前提下,兼顾社会效益,也为同类地铁基坑信息化施工提供了较为有意义的参考。

[1] 陈书贵.浅谈城市地铁工程监测管理模式[J].铁道勘察,2011(4):81-83.

[2]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设计施工图[R].武汉: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2012.

[3] 湖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S].武汉:湖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2012.

猜你喜欢

轴力监测数据围护结构
钢板桩内支撑预加轴力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民居建筑外墙围护低能耗控制方法仿真
浅谈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浅谈深基坑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施工技术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山区大跨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拱线型比较分析
秦皇岛河口湿地环境在线监测数据应用研究
超载影响下围护结构非对称基坑的受力及变形特性分析
基坑钢支撑轴力监测的优化及实践
GSM-R接口监测数据精确地理化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