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几点尝试
2015-01-30祝建华
祝建华
一、走进作品隐秘深处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对于美术鉴赏而言,所谓“纸的背面”,是指要循着画面的表层,走进画家的心灵之中,深入作品。当然,能够走到作品隐秘的深处,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启发。
郑板桥,“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和善画竹闻名于世的书画家和文学家。在鉴赏郑板桥的《墨竹》时,先向学生介绍郑板桥其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墨竹图》画中修竹数竿,高低错落,挺拔清秀,颇具清爽高洁之精神。用笔遒劲圆润、疏爽飞动。竹后石柱挺立,纯用淡墨,虚实相照,妙趣横生,气势骏逸,傲气风骨令人感慨。郑板桥画墨竹,多为写意之作,一气呵成,生活气息十分浓厚。一枝一叶,不论枯竹新篁,丛竹单枝,还是风中之竹、雨中之竹,都极富变化之妙。如竹之高低错落,浓淡枯荣,点染挥毫,无不精妙。郑板桥曾经写道:“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花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发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他在《墨竹图》中题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学习社会,宗法自然,但不搞纯自然主义,而是把从自然中搜集的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可见,郑板桥的《墨竹》,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基于生活与感受的第二次创造。如果我们不透过“纸”的背面,就体会不到郑板桥先生“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象、神似与形似”的深意。
如果教师经常引领学生用心去鉴赏作品,带有自己的独特感悟,走进作品隐秘身处,走进作者心灵,学生一定会在美术作品的隐秘深处有许多惊喜与收获。
二、巧妙勾连语文教材
如果美术老师善于借助学生的语文积累,能够与中学语文教材有机对接,那么,师生其中的一些美术作品的理解会更加感性,更加到位。
《江山如此多娇》是傅抱石、关山月1959年为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合作的巨幅国画。画中当一轮红日照耀着长城、黄河,沐浴着江南的沃土、喜马拉雅山的积雪,祖国的四季山水“红装素裹,分外妖饶”,体现出“江山如此多娇”。当年的 9月27日,毛泽东为这幅诗意画写了“江山如此多娇”,并由张正宇放大描摹到画面, 9月29日晩,《江山如此多娇》被正式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关山月的细致柔和和傅抱石的深厚奔放为一体,这幅煌煌巨制庄重典雅,笔墨淋漓,气势磅礴。恢弘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和昂扬向上的主题风貌赢得中国乃至全世界不同文化层次人士的欣赏、赞美。这幅画形象地再现了毛泽东主席的词《沁园春?雪》的磅礴气象,如果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该词作,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在学生审美体验中留下的印痕会更加深刻,让学生在文字与图画之间穿越,一定会相得益彰。
诸如此类的教学勾连点还有很多: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与《华夏意匠——建筑艺术》,司马迁的《李将军列传》,余秋雨的《莫高窟》、梁衡的《晋祠》。《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中的“霍去病墓石刻群”“妙相庄严——宗教雕塑”“晋祠圣母殿侍女”,等等。
如果美术老师有一定的语文素养,或者主动与语文老师一起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科勾连意识,或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会更加形象、深刻,艺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 挖掘深厚人文精神
无论是我国远古时期的彩陶文化,还是敦煌壁画;无论是古希腊的瓶画、雕塑,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都和人及人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都隐约跳动着画家的脉搏、闪耀着雕刻家的灵魂(里尔夫)。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感悟美术作品中体现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郑板桥的题画诗已摆脱传统单纯的以诗就画或以画就诗的窠臼。郑板桥的题画诗是关注现实生活的,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他以如枪似剑的文字,针砭时弊,正如他在《兰竹石图》中云:“要有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固不在寻常蹊径中也。”郑板桥笔下的兰竹形象更是画家的精神气质形象,他的立根破岩中的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何等的人格力量啊!郑板桥的《风竹图》是典型的以景写情,“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风竹中的枝叶、枯瘦的幼竹既是贫苦百姓的生活境遇写照,又是画家真挚感情的流露。这是竹是兰,亦是人,亦是清官,英雄形象,亦是郑板桥精神画像,这是画,亦是诗。
美术鉴赏就是一个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以及与作品对话、与画家对话的过程。引领学生徜徉在曼妙多彩的美术王国中,赏析作品,感受生活,获得审美体验,这是我们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