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质量
2015-01-30宋鑫陶
宋鑫陶
互联网时代新词不新,但当下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却势必会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主要特征。因为这一新词赋予的全新意义,既为解决当下经济问题而来,又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去。
如果深究,“新常态”也并不算是一个新词。它最早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指的是危机过后,经济发展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套用中国经济,其进入“新常态”,则是指我国经济在告别30余年近10%的高速增长后.正进入结构性减速期。
速度与质量,这对在物理学里相关联的词汇,如今也越来越多地被经济学界所讨论。先说速度,从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为9.2%,跌破之前连续几年10%以上的增长率开始,2012年下降为7.8%,2013年为7.7%。而根据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最新预测结果显示,2014年的经济增速将降至7.3%左右,2015年还将继续下滑至7%。
面对经济的持续下滑,更多人在问:我国经济增速的底线在哪里?我们能容忍多大的增速下滑?
曾经一度被担心的、意味着下滑或“硬着陆”的增速数字,在人们对产业结构、质量结构、区域结构和金融结构等的优化和平衡的考量中,在一次次“触破”之前认定的底线后,正在一点点被容忍和接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外界总有种误解,觉得7.5%是个底线。但我早就说过,所谓7.5%左右,就是高一点、低一点都可以,关键在于就业有没有增加,收入有没有增长。”而现在,告别7.5%似乎也已经成为一个可以接受的现实。
经济增速当然不能无限制下滑,但设定一个底线似乎也非明智之举。当下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速度,就像我们在试着“去GDP化”一样,我们应该意识到,盲目追求速度和GDP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要求经济增速趋向潜在水平、物价涨幅趋于适度、新增就业趋于稳定、经济结构趋于优化,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过度追求速度的弊端,早已在诸多领域显现出来。只是在习惯了高速增长之后,对于中高速或低速难免会有一定的不适应。
如果说各国经济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那么谁也不可能永远保持在冲刺的加速度上。在我国经济进入内外红利衰退期、结构失衡调整期和改革的深水区时,对于速度的放缓和对于结构与质量的偏重,就势必会是一个“新常态”。
“方向和质量比速度更重要。”至少在现阶段,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才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目标。社科院的解读是,当下的经济减速是结构性减速,“中国经济处在‘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结构性减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复杂性和合理性。”
虽然经济增速在下滑,但就业似乎并没呈现不乐观的态势。2013年,我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当年的预定目标是1000万人,7.7%的经济增速也意味着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170万人就业。今年的就业预定目标也是1000万人,截至今年8月份已接近实现,而如果今年经济增速为7.3%,似乎也意味着一个百分点拉动的就业比去年更多。而如果回看经济增速10.4%的2010年,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仅能拉动就业110万人。
事实上,衡量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最主要指标就是就业弹性,它指的是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就业弹性越大,表明一定的经济增长能够吸纳的就业就越多,反之亦然。所以,虽然告别了高速增长,但就业弹性却在增加。
此外,9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1.6%,重回“1时代”,也创造了近56个月以来的新低。而根据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估计,2014年我国经济规模将达到17.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7.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早在201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说,“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路远且艰。
只不过,当下首先要走出“速度迷恋”,也许才能更好地关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