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骨寻踪
2015-01-29沈臻懿
沈臻懿
美剧《识骨寻踪》的持续热播,使得唐普兰斯·贝伦这一角色深入人心。剧中,作为法医人类学家的贝伦能够利用特殊技能,从被害人的尸骨中发现各类线索与证据——他也常常协助执法部门侦破那些因尸体被高度破坏或严重腐败成白骨化,且无法采用常规尸检手段进行调查的谋杀案件。作为电视剧而言,《识骨寻踪》有着一定艺术加工的成分。不过,尸骨在现代刑侦领域,尤其是谋杀案的侦破中,的确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部分谋杀案,由于发案时间较长,或者受环境、气候、动物、人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被害人的尸体因腐败、软组织溶解而最终呈现出白骨化的状态。在此情形下,被害人的尸骨往往成为了案件能否得以侦破的关键。相较于保存完好的尸体而言,现场中已成为白骨化的尸体往往对案件侦破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不过,法医人类学在刑侦领域内的成熟应用,无疑能帮助执法部门获取被害人尸骨中蕴含的各类信息。
碎木机杀人案中的尸骨疑云
碎木机杀人案,可谓全美范围内作案手段较为残忍的谋杀案件之一。在一个寒冷的冬日,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顿市警察局接到报案称,该市一名叫做海勒·克拉夫茨的女性被人杀害了,而犯罪人极有可能就是她的丈夫。
纽顿市警局随即对海勒·克拉夫茨的丈夫理查德·克拉夫茨进行了调查。据理查德称,其对妻子的失踪极为担心,他不知道妻子究竟去了哪里。该案在调查之初,警方只是将其作为失踪人口案来进行处理,认为海勒可能因家庭琐事而离家出走,因而并未引起十分的重视。但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警方逐渐发现理查德身上存在着种种疑点。随后,警方提出对理查德进行心理测试,令人倍感意外的是,心理测试显示理查德并未有说谎的迹象。就在警方满头雾水之际,一个重要线索浮出了水面。有目击证人称,其在海勒失踪后一日的凌晨时分,曾看到路上一辆拖车后挂着一个大型设备停靠在路边。当其近距离查看时,发现是一台在冬季极少会使用的碎木机,而机器旁还站着一名男子。当警方拿出照片让其辨认时,该目击证人一眼就认出当时所看到的男子即为理查德。尽管目击证人反映的这一情况极为可疑,但警方仍然有一个重要疑问尚未得到解答:海勒的尸体去哪了?
根据目击证人的描述,警方推断理查德当时可能携带碎木机前往了一个名为佐阿尔湖的地方。在湖边,警方发现了不少类似于木屑的物质。此时,技术专家作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假设:海勒的尸体是否被碎木机打碎后,与木屑一同被抛入了湖中?尽管当时已进了入严冬,但警方仍抽干了大部分湖水,并采用拉网搜索方式将湖底淤泥中的可疑物质进行了提取、清洗与鉴别。经过技术专家的不懈努力,警方最终从湖底与岸边的淤泥中发现了一块头骨、两颗牙齿、69片碎骨等尸骨残骸。技术专家应用法医人类学技术进行检验后发现,警方提取到的两颗牙齿上还带有一小部分的下颌骨。由此证实,其绝不可能为自然脱落或牙医拔出后抛入湖中。而在其中一颗牙齿上,还附带有一片金属。技术专家将其与海勒生前所留的牙科X摄片比对后,证实其与海勒安装的义齿形态一致。
最终,技术专家利用法医人类学技术对尸骨残骸所作出的科学解读,不仅证实了碎木机杀人案中的被害人身份,更在一定程度上为警方还原了犯罪人的作案过程。可见,在某些疑云密布的谋杀案中,如何应用科学手段令尸骨“说话”,已成为案件侦破的关键因素。
DNA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从尸骨中提取DNA,更可直接认定失踪个体的身源。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应用,则可从骨骼形态角度增强个体识别的可靠性。而扫描电镜的引入,不仅便于对骨骼的组织学结构进行观察,更为鉴别尸骨残渣是否为人类骨骼抑或动物骨骼提供了坚实基础。(图为扫描电镜中的骨骼细胞结构图)
现场尸骨的获取与分析
技术专家在对案件中的尸骨进行科学解读,并挖掘其蕴含信息之前,首先需要采用一定方法与手段,对现场中可能存在的尸骨进行获取,进而结合现场情形,对其予以初步分析与判断。
现场尸骨的获取
面对犯罪现场里可能存在的尸骨,技术专家首先需要根据案件实际情形对尸骨进行提取,以便于为随后的科学检验与分析提供物质基础。由于谋杀案件错综复杂,案件中遗留的尸骨可能较为完整,亦有可能仅仅只剩下残渣与残片。在提取较为完整的尸骨时,技术专家须先对其进行记录与拍照,再按一定顺序进行提取与包装。在一些谋杀案件中,现场中可能存在不止一具尸骨。在此情形下,技术专家则须对每一尸骨进行编号。一旦发现有多个个体的尸骨相互混杂且无法区分,则应将所有尸骨予以提取,并依据骨骼形态特征的不同予以分类检验。不过,诸如美国碎木机杀人案等案件中,犯罪现场所遗留的并非完整尸骨,而往往只是一些骨骼残渣。此时,技术专家就会将所有可疑的尸骨残渣进行提取,并按发现的地点分别予以编号和记录。为了防止已获取的尸骨或骨骼残渣遭到进一步破坏,刑侦领域内对于尸骨的包装也有一定的要求。技术专家一般会将提取到的尸骨或骨骼残渣放置于较为硬质的容器中,并将海绵或棉花等软质材料一并置于容器之中,以防尸骨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破损或毁坏。
现场尸骨的分析
涉及尸骨的刑事案件,其案情往往较为复杂。为此,技术专家则须利用法医人类学以及其他现代技术,对现场中发现并提取的尸骨进行相应分析。有时,执法部门往往会接到报案称,在施工现场或土地挖掘时发现有人骨。不过,尸骨埋于土壤中的情形较为复杂多样,并非所有泥土中所发现的尸骨均与刑事案件有关。在此情形下,技术专家首先需要依据法医人类学技术,对已发现的尸骨入土时间作出分析及推断。此外,部分涉及尸骨的谋杀案件中,各类人为因素的掺杂与作用,亦要求技术专家结合法医人类学以及其他现代技术予以综合分析。譬如,技术专家倘若在案发现场中发现有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液体,应及时在此类液体中寻找是否有骨骼残渣存在,以防因时间较长而造成尸骨被强酸、强碱溶解或腐蚀。此外,对于焚烧现场中提取到的骨骼残渣,技术专家则应对尸骨焚烧的条件作出分析。
会“说话”的尸骨
对于犯罪现场中获取的尸骨,技术专家唯有依赖专门技术与手段,才能令尸骨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力量反映出其内含的各类信息。现代刑侦领域内,DNA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从尸骨中提取DNA,更可直接认定失踪个体的身源。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应用,则可从骨骼形态角度增强个体识别的可靠性。而扫描电镜的引入,不仅便于对骨骼的组织学结构进行观察,更为鉴别尸骨残渣是否为人类骨骼抑或动物骨骼提供坚实基础……
尸骨身源认定
骨骼作为人体的硬组织,其组织结构具有较为良好的抗腐败效果,能够有效保护组织内部的DNA结构,进而减缓其降解与污染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尸骨中的DNA进行提取与检验,已成为当前尸骨身源认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利用DNA指纹技术,首先可以对已获取的尸骨是否属于人类骨骼作出种属认定。如果经过DNA检验,现场上遗留的尸骨并不属于人类骨骼,那么该案所存在的凶杀可能性即可排除。如果通过种属认定,判明尸骨为人类骨骼后,技术专家则须对骨骼细胞中的DNA进行深入检验,并将其与死者生前所遗留物品内的DNA,如梳子、牙刷,抑或死者直系亲属的DNA进行检测并比对,从而对尸骨作出个体识别,或者判断尸骨的来源。
骨骼性别鉴定
对于已成为白骨化的尸体,技术专家往往需要通过对于尸骨性别标准的判断,以区分死者的性别。从人体发育角度而言,青春期之前的男女,其两性骨骼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进而青春期后,骨骼的两性差异逐渐趋于明显。在专家手段上,技术专家一般多采用仪器测量法与形态检验法对骨骼的性别作出判断。从仪器测量法角度而言,即利用专门的骨骼测量器具对尸骨的长、宽、高、弧度、角度、厚度等数据进行测定,且根据所测定的数据来判断其性别。而在形态检验方法中,根据骨盆、颅骨、胸骨以及四肢长骨的形态不同,亦可判断骨骼的性别。在人体所有骨骼中,骨盆的整体形态无疑是性别差异最为明显的。这也与男女生理特点的不同具有直接的联系。此外,男女颅骨的性别差异亦较为明显,主要可反映在额骨、下颌骨、枕骨等部分。譬如,男性的下颌骨往往较厚、较大、较重,而女性的则较薄、较小、较轻。而在下颌角方面,男性一般角度较小,通常小于120度,而女性的下颌角一般较大,其角度基本可大于125度。
骨盆在鉴定尸体性别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人体所有骨骼中,骨盆的整体形态无疑是性别差异最为显的。这也与男女生理特点的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不同具有直接的联系
骨骼身高推断
白骨化尸体案件中,对于尸体身高的推断,往往能为案件侦破提供较为重要的线索与方向。对于完整的尸骨而言,技术专家只需按骨骼的解剖学方位进行排列后测量其高度,并在此基础上增加5厘米左右即为死者的身高。不过,实际案件中往往涉及的是不甚完整甚至损毁严重的尸骨。在此情形下,技术专家要根据现有的残骨,并采用公式对死者的近似身高进行推断。相较于其他骨骼而言,四肢长骨在身高推断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而下肢长骨则比上肢长骨更为精确且可靠。以四肢长骨来推断死者生前身高为例,如技术专家在犯罪现场上获取同一具尸体上完整的一根胫骨及一根股骨,其对骨骼长度进行测算后,即可使用如下公式对死者身高进行推断:身高=757.27+2.49×胫骨最大长±38.02;身高=635.64+2.33×股骨最大长±32.98。受制于犯罪现场上遗留尸骨的条件限制,如技术专家未能获取四肢长骨,亦可使用胸骨、肩胛骨、锁骨、髋骨等骨骼进行身高推断。
骨骼年龄推断
骨骼年龄推断的技术应用,在社会各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而在白骨化尸体案件的侦查中,则基本依赖于骨骼、牙齿等生物检材。目前,对于骨骼年龄推断所采用的方式大多以形态检验为主。在此其中,利用耻骨联合面的形态进行判定的方法已成为当前骨骼年龄推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人体在进入青春期后,耻骨联合面的形态开始呈现出有规律的年龄变化。当前,依据不同年段段耻骨联合面的形态变化,基本可将耻骨联合面分为12级。譬如,耻骨联合面在一级时,即14至17岁之间,耻骨联合面较为圆突,其中部则最为突出。而整个联合面由隆嵴与沟共同组织,其嵴的高度基本在2毫米至3毫米之间。而当耻骨联合面进入11级后,即51至60碎之间时,整个耻骨开始出现骨质疏松,并呈现出稀疏多孔的现象。而耻骨联合面的骨质亦起伏不平,且存在散在性的凹陷及小孔。不过,除了耻骨联合面之外,利用骨化点、骨骺愈合、颅骨、胸骨、肋骨、椎体等,亦可对骨骼的年龄作出推断。
颅骨相貌重建
除DNA指纹技术可用于对骨骼进行身源查找并认定外,颅骨相貌重建技术亦可用于对无名尸骨的身源查找。所谓颅骨相貌重建,即依据人体五官及头面部软组织的形态特征与颅骨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颅骨或颅骨的影像、模型上,使用可塑材料雕塑或计算机图像技术对颅骨生前的相貌进行重建。传统意义上的颅骨相貌重建,多依赖于手工雕塑的方式,但其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以及较为复杂的工序。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成熟发展,由计算机辅助所进行的三维颅骨相貌重建技术已在当前法庭科学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传统手工方式相比,计算机三维颅骨相貌重建不仅耗费时间较少,且更为灵活多样。其依赖于计算机所储存的解剖学、外科学、五官科学、工程学等数据,可以最终生成多个可能的复原相貌,这不仅减少了技术专家主观因素可能造成的偏差,亦增加了辨认的几率。
颅相重合技术
颅相重合技术虽需要依赖于案件中所存在的颅骨,但相较于颅骨相貌重建,其主要是将案件中无名尸骨的颅骨与失踪者的照片进行重叠与比对,进而判断两者之间是否能达到解剖学意义上的一致,从而确定案件中的颅骨与失踪者的相片,是否来源于同一个体。每个个体颅骨形态的差异性,决定了其颜面部形态的特性。根据这一规律,人像照片即可反映出该个体颅骨的基本特征。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技术专家可以从各个角度对颅骨进行拍照。如果该颅骨与失踪者的相片来源于同一人,两者即可通过特殊装置,并在一定的解剖位置下进行重合,从而在颅骨形态特征与颜面部形态特征上呈现出一致的特点。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