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绘本教学课堂,改进阅读指导策略
2015-01-29陈愉
陈愉
教育家多罗西·怀特曾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如今许多小学都掀起了绘本教学的热潮。然而,目前绘本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还存在一些误区。在此,让我们聚焦绘本教学课堂,谈谈一些有待改进的阅读指导策略。
课堂聚焦一:
某老师执教绘本《咕噜牛》,在升华主题环节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大部分孩子都说喜欢小老鼠,因为它很机智。老师听了很满意。这时,却有一个孩子不赞同大家的观点,他指出:“小老鼠总是撒谎,这样不好。”老师听了眉头一皱,只说了句“可是小老鼠撒谎是为了自救呀”便直接作总结:“小老鼠机智聪明,我们要向小老鼠学习,这样遇到危险总能化险为夷。”
1. 追因诊断:重说教,轻感悟。
在绘本教学中,挖掘有价值的教育意义似乎成了约定俗成的模式。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们强烈地感觉到,老师想把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教育意义的观点灌输给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会因为年龄特点、生活经验、阅读能力的差异等对绘本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虽然孩子的想法未必与老师所预设的一致,但那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提炼及引导,但切不可拘泥于教案而急于求成。不是每个绘本都需要刻意地去挖掘教育意义,我们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绘本,尊重孩子的个性感悟。
2. 改进策略:情感体验,联系生活,感悟内涵。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说过一句话:“对于孩子,图画书没有任何‘用途,它们不是用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图文并茂的绘本之所以吸引孩子,是因为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身的良好情感。针对以上课堂场景,老师应鼓励孩子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要知道孩子能提出不同的见解,恰恰反映了孩子能积极思考,老师应切实把握住这个难得的契机予以肯定,并可趁势追问:“那你说说看,如果你是小老鼠,一路上遇到这么多想吃掉你的动物,你有什么好点子呢?”还可针对这个问题,让孩子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延伸和讨论,想一想如果在回家的路上遇到陌生人跟踪、诱骗该如何机智应对。
课堂聚焦二:
某老师在引导孩子欣赏《逃家小兔》的前两幅图后,出示花园图,让学生展开想象,猜猜小兔和兔妈妈变成了什么;再结合图画,让孩子们慢慢感受兔妈妈对小兔的母爱;最后出示故事后面的几幅图,让学生用“如果你……我就要变成……”给画面配上故事情节。
1. 追因诊断:重语言,轻整合。
这是多数老师在执教这个绘本故事时惯用的教学设计思路,被作为一个想象及语言训练的结合点。需要肯定的是,这位老师对这一故事片段的处理有其可圈可点之处;可是如果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绘本故事的阅读,笔者认为还是有所欠缺。
2. 改进策略:图文并茂,加强运用,多元整合。
我们知道,绘本是通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种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因此,教师可在最后设计一个环节,引导孩子再次回顾整个绘本故事,让孩子提升对故事人物的情感认知,更加深刻地感悟故事。笔者认为可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思考和练习:(1)画家用黑白和彩色相间的图画,为我们讲述了兔妈妈和小兔子之间充满爱的故事,其中彩色图画一共有8面,画面场景都很感人。请你再读读绘本中的彩图,看看哪幅画最令你感动。(3)看来,无论世界有多大,哪怕是跑到天涯海角,孩子永远也跑不出妈妈的关爱。小朋友们,我们不也正像小兔子一样吗?即使将来长大了从妈妈的身边离开,却永远离不开紧紧相随的母爱。(4)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把想说的话写在纸片上送给妈妈。
绘本教学的难点,在于正确把握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既要引导学生抓住绘本中的某一个片段进行“特写”式的欣赏,同时也要从整体上把握,教会孩子以俯视、鸟瞰的宏观角度去阅读整个绘本故事。
其实,绘本内容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还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他们个人的内在潜能和情商等等。如《超级便便书》告诉孩子学会观察大便,了解大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鼠小弟的音乐会》介绍了各种乐器的特点,《我们的家》道出了“家”的构造和内涵意义……因此,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要遵循整合性的原则。首先,在选择绘本材料时要注意题材的多样化,从儿童生活到科学知识,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通过亲情、友情、克服困难、经历奇险等多样化的题材,帮助孩子获得多元的知识与多元的情感体验;其次,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多个角度解读绘本,将绘本中各个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领域之间的关系,使绘本教学取得实效。
课堂聚焦三:
某老师在《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绘本阅读课上围绕以下问题开展阅读指导:(1)霸王龙想吃掉小甲龙“很好吃”,小甲龙该怎么办?(2)为什么霸王龙看着“很好吃”的时候,它心里一阵阵地疼,比背上的伤口还要疼?(3)霸王龙为什么会如此生气呢?(4)霸王龙为什么要和“很好吃”分开?
1. 追因诊断:重内容,轻方法。
显然,老师的阅读指导只停留在对故事内容的关注上,这样的绘本阅读只能让孩子局限于情节的发展,无法真正掌握阅读绘本故事的方法。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研读《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就不难发现这个绘本故事有一个明显的表达特点——出现了大量的拟声词,如“嘭嘭嘭”“咚咚咚”“咕嘟咕嘟”“劈啪”“抽抽搭搭”“嘣嘣嘣”等,共计共18个。面对这样的绘本故事,不能千篇一律地进行阅读指导,而应抓住绘本的不同特点进行艺术处理和设计,在活动中渗透方法,从而引领孩子掌握不同绘本的体裁及表达特点。
2. 改进策略:看听猜想,方法引领,拓展延伸。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这样阐述阅读指导:一开始,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整个作品;在儿童还没有能力完全自我阅读之前,教师利用“最近发展区”,协助儿童了解故事,帮助他们逐渐成为一位真正的读者。
针对《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文中出现的大量拟声词,我们可以这样预设阅读目标:培养孩子用心听故事的能力,特别关注拟声词,展开想象,能够边听边在自己的脑海里浮现出相应的画面。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许多紧扣拟声词而进行的表达方法训练,使学生用心听,大胆想。课前,我把故事中的拟声词全部抽取出来,打印在卡片上,让学生在课前朗读并作思考:读着读着,你想到了什么?“嘭嘭嘭”是什么声音,让你想到了什么?这个热身活动的环节,既放飞了孩子想象的翅膀,又为阅读故事打下了铺垫。课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再次将拟声词逐个呈现,让学生“用心听声音”,并谈谈感受。此时,孩子们的感受与课前相比,又有了新的飞跃。针对绘本中的第一幅火山爆发图,除了引导孩子们细心观察火山爆发的情景外,我还让他们结合“嘭嘭嘭”“咚咚咚”“咕嘟咕嘟”等拟声词进一步想象小甲龙所处的环境;对于小甲龙在火山前破壳而出的画面,我又让孩子们用心听它的哭声——“抽抽搭搭”,再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这是怎样的哭法呢?谁来演一演?小甲龙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呀?这时候小甲龙会怎么想?
针对不同的绘本,作为导读者的我们,可以寻找不同的方法引领作为支点。可以让孩子们“细心看”,静下心来细细观察绘本中的细节,如反复看看《我是霸王龙》中霸王龙尾巴弧度的变化,观察《逃家小兔》里面兔妈妈的钓鱼竿所用的鱼饵;可以让学生“大胆想”,借用封面中的图画与文字猜想故事的中心思想,使想象的色彩充满整个课堂;可以导读绘本前面的内容,让孩子们尽情猜想后面的故事情节;还可以在读到特别有感受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代入角色“动情演”,如《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小甲龙得知爸爸要与他分别时说的那一段依依不舍的话语,很适合孩子们进行演绎,所获的感受比单纯听老师讲述要深刻得多。
绘本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绘本教学的实施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引领孩子在阅读中感受童趣、分享快乐。为此,我们必须在绘本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反思,积极探索,让孩子们在早期阅读中留下美妙的体验,并踏上快乐的阅读旅程。
责任编辑 许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