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作的“伪生活”及解决策略
2015-01-29杨新成
杨新成
“伪生活”,这是北京作家王朔在《写作与伪生活》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小说创作中的“虚假的生活”。我们发现,在以叙事性写作为主要内容的初中写作中,存在着大量的王朔所说的“伪生活”问题。这种“伪生活”问题,有如下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初中写作整体上内容的同时雷同。在批改一篇关于母爱主题的作文时,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中学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发现,全班52名学生竟有35名学生的作文情节雷同:母亲情急之下背着自己去医院看病;竟有22名学生笔下的医院相同:都是石井医院。他忍不住打电话去该院,才知道他的学生全部写的是虚假的生活,因为医院答复是:这几天,没有你们石井中学的学生来看病啊。某年关于毅力主题的高考写作,也曾出现了雷同的故事情节:很多考生“不约而同”地写父亲早逝,母亲卧病,自己过早地挑起家庭的重担……
二是初中写作个体上内容的长期沿用或套用。在乡下外公废弃的库房里,广州市培英附属外国语学校一名学生看到蜘蛛织网。后来,这个蜘蛛织网的故事情节就经常进入他的初中写作。写母爱的时候,他用这个故事情节;写毅力的时候,他用这个故事情节;写乐趣的时候,他用这个故事情节。有一天,语文老师质问他:你怎么老写蜘蛛织网?难道你的生活中就没有其他事情吗?他嗫嚅了半天,才说:当时母亲夸我善于观察。关于写作材料的来源,我们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6.48%的学生会在写作时沿用以前用过的材料。还有研究者发现,在大型考试之前的半个月时间里,部分语文教师下发几篇精心选择的不同类型的范文,以供一些不爱写作的学生考时套用。这种急功近利的写作教学,只能产生大量的“伪生活”写作。
三是初中写作区域上内容的部分错位。分析历年广州中考作文的材料来源,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生活材料和农村生活材料的比例并不匹配城市考生与农村考生的比例。为什么?因为大部分农村考生没有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而是屈从于以城市教师为主体的阅卷评价体系,写了一种想当然的、当然也是不熟悉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农村考生写想象中的城市生活,城市考生写现实中的城市生活”的材料来源现象。当然,这部分农村考生笔下的城市生活,构成了广州中考作文中典型的“伪生活”。
如何解决上述初中写作中的“伪生活”问题?我们的策略是:在“大语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真实写作”为价值追求和评价标准,以“观察”“体验”“感悟”等写作行动为训练路径和实践路径,挖掘好阅读教材、其他学科、校园之外等写作元素,拓展生活空间、增加生活内涵,积累写作内容、激活写作灵感。
第一步,以“观察”为中心,做好“观察训练”和“观察实践”,增加初中写作的生活积累。
观察是“真实写作”的起点。只有观察,才能获得鲜明、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为“体验”准备外在因素。
语文教师要挖掘好阅读教材中的“观察元素”。首先,要界定好阅读教材中“观察元素”的内容。凡是描写的段落,不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是“观察”的直接反映。如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典型的教学单元是第三单元(含《春》《济南的冬天》《风雨》《秋天》《古代诗歌四首》),典型的教学课文是《紫藤萝瀑布》,典型的文段是《看云识天气》中的第一段。语文教师要从“观察”的角度分析阅读教材,并分解阅读教材,找到关于“观察元素”的教学内容,建构关于“真实写作”的知识结构。其次,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好学生学会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结合上述典型的教学单元、教学课文、教学文段,进行关于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顺序观察与侧面观察、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等观察训练,进行关于观察对象的形声色香味等角度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第三,要以“观察日记”的作业形式,驱使学生从阅读到写作、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延伸,并养成观察的习惯。当然,布置“观察日记”的作业,要进行渐进式的系列化训练,做到观察对象要从近到远、作业字数要从少到多。
在各种体裁、各种方式中,日记是“真实写作”最好的体裁和方式。语文教师要用好日记教学的手段,以“观察日记”的形式开始写作训练,一是驱使学生不断积累真实的客观材料,二是驱使学生自然形成真实写作的习惯。
第二步,以“体验”为中心,做好“体验训练”和“体验实践”,积淀初中写作的生活底蕴。
体验是“真实写作”的关键点,是“观察”与“感悟”的结合部,是主观对客观的审视和提炼。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个性、情感以及经历去审视客观,达到主观和客观的和谐统一,并提炼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判断。
语文教师要挖掘好阅读教材中的“体验元素”。初中教材七年级(上)《咏雪》中,谢家儿女观察同一种客观“雪”,却有不同的主观判断:兄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这种主观判断的差异,反映了观察者不同的个性:兄子粗犷,在男性体验中,只能实现盐与雪在颜色的和谐统一;兄女细腻,在女性体验中,能够实现盐与雪在颜色、形态、美感诸方面的和谐统一。兄女的个性判断,是沿着求同的思维寻找到过去的个性体验:过去,她一定观察过“柳絮”,研究过“柳絮”的特点,并形成了深刻的印象;现在,碰到“雪”,一下子就激发了她关于“柳絮”的个性观察,形成她“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个性判断。因此,体验不仅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还是过去和现在的碰撞。
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关于“体验”的思维训练,即要运用求同的手段,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例如,教学《咏雪》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雪”除了像“盐”和“柳絮”外,还像什么?然后记录学生的答案,并进行比对和分析。进行关于“体验”的思维训练,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唤起学生头脑中关于“观察”后残存的深刻记忆;其次要引导学生比对和分析,驱使学生再次体会关于“观察”后残存的深刻记忆。
第三步,以“感悟”为中心,做好“感悟训练”和“感悟实践”,激活初中写作的生活灵感。
“感悟”是“体验”的深化与提升,是主观对客观审视和提炼后形成一种科学判断。这种判断,既包含了对已知的总结,也包含了对未知的预测。不论是渐悟还是顿悟,最后“感悟”都会形成“一种科学的世界判断”。这种“科学的世界判断”形成的瞬间,也就是灵感产生的瞬间。
语文教师要挖掘好阅读教材中的“感悟元素”。“感悟”出现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结尾,表达形式一般是议论与抒情,如在初中教材七年级(上)《荷叶 母亲》中,冰心用前7段写“观察”,用后2段写“感悟”:“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无拦天空下的荫蔽?”在该文中,“观察”是长期的,“体验”是隐晦的,“感悟”是忽然的(即顿悟):“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除了明确“感悟”出现的位置外,还要分析“感悟”和“观察”的联系,更要挖掘“感悟”和“体验”的联系。“体验”强调的是“思考”的过程,“感悟”强调的是“思考”的结果。长期的深刻的“体验”,必然形成一个“思考”的结果,必然上升为“感悟”。为此,语文教师要促进学生进行长期的深刻的“体验”。语文教师要运用好“日记教学”的手段,以“心理日记”的形式促进学生的“感悟实践”。长期的深刻的“体验”,用长期的深刻的“心理日记”的形式来呈现。只要这种呈现持之以恒,那么“感悟”就会水到渠成,创作灵感就会随时闪现。不过,创作灵感稍纵即逝。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灵感,也要引导学生善于记录灵感。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