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石屹“豪捐哈佛”背后的教育竞争

2015-01-29潘洪其

博客天下 2014年21期
关键词:潘石屹优秀学生耶鲁

潘洪其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近日与哈佛大学签署金额为1500万美元(约合9300万人民币)的“SOHO中国助学金”,引发舆论热议。

有人提出疑问,国内致富的地产商为何助学国外而不选择中国高校?SOHO中国CEO张欣表示,助学是希望更多中国优秀贫困生能接受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潘石屹在其认证微博上回应,称这次助学金定向资助在哈佛学习的中国贫困家庭学生。

质疑者提出的诘问十分尖锐,潘石屹和张欣的回应也干脆有力,至少落实到“资助中国贫困家庭学生”这一点,让质疑者在资助对象问题上无话可说。对质疑者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为何捐赠国外高校而不是中国高校”,潘石屹和张欣未作正面回应。

“豪捐”名校的背后,展现的是世界高等教育正在进行的一场激烈的教育竞争。

在中国,像北大、清华这样的一流大学以及众多重点大学都是公立大学,办学经费有政府投入作为主要保障,有学生所缴纳的学费作为补充,对校外捐款的需求并不十分迫切。不同的是,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是私立大学,来自校友和社会的捐款是最主要的资金保障,几年前,来自中国的耶鲁大学硕士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00多万美元,曾引起不少中国网友的非议。张磊解释说,他在中国从小学读到大学本科毕业,但耶鲁的教育改变了他的一生,他愿意用自己赚的钱回报耶鲁的培养之恩。张磊“豪捐”耶鲁和潘石屹“豪捐”哈佛,一个是校友反哺母校,一个是富人向大学捐款,都是再正常不过之事,只是这两笔捐款都有“中国背景”,从而让一些国内网友感到不舒服。

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吸引校友和社会的捐款,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捐赠者对这些大学管好用好捐款怀有高度的信任,这些在完善的大学董事会监督和严格的外界监督下,一分钱也不敢乱花,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支出,就是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包括用丰厚的奖学金到世界各地去“抢”优秀学生。这与国内一些大学在建大楼、上项目、装点门面、“三公”消费上不惜血本,给学生提供奖学金却十分吝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现代大学制度中,大学奖学金制度有一种核心设计,就是在学生的成绩达到基本水准的前提下,奖学金主要面向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哈佛大学的奖学金制度被认为具有“杀富济贫”功能,穷人的孩子考上哈佛后,因家庭贫困可以申请到所需要的奖学金,富人的孩子因为家里富有,往往不能获得奖学金,反而可能承受不了高昂学费而“辍学”。耶鲁大学有一个外国留学生资助方案,家庭年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外国学生,考上耶鲁后念完本科费用全免,其他多数外国籍本科生也仅需支付学费的10%到20%。潘石屹向哈佛捐赠“SOHO中国助学金”,定向资助在哈佛学习的中国贫困家庭学生,既符合哈佛大学奖学金“杀富济贫”的特点,也具有耶鲁大学外国留学生资助方案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算是一笔很贴切到位的捐款。

说到底,大学之间的教育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竞争“钱”和“人”,前者是吸引、争取来自校友和社会的捐款,后者是吸引、争取国内和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前来就读。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用捐款来给学生发奖学金,用奖学金来吸引优秀学生(包括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这种竞争早已在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之间展开,也正在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和中国大学之间展开。中国大学需要思考和警醒的是:假如政府投入大幅削减甚至停止投入,以我们现有的大学制度、办学模式和教育质量,我们能不能吸引来足够的校友捐款和社会捐款?能不能吸引来足够的优秀生源?

在中国范围和世界范围内,优秀学生们愿意在什么样的大学接受教育,潘石屹们的“豪捐”就投向什么样的大学,这样的竞争才是最公平的教育竞争,也才是最有效的教育竞争。endprint

猜你喜欢

潘石屹优秀学生耶鲁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优秀学生的九个学习细节
学农
冼星海等人应该是“国立音专”的优秀学生
为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叫好
潘石屹,五十岁后,他决定跑步
小金曼·布鲁斯特:耶鲁领航人
我和潘石屹闯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