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电场生态环境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5-01-29邱慧哲

新媒体研究 2014年22期
关键词:生态恢复风力发电

摘 要 本研究针对风电建设的实际状况,通过分析风电建设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从植被恢复等生态建设角度提出减缓不利影响的环保措施,减少此类项目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风力发电;清洁可再生能源;生态影响;生态恢复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2-0212-02

风电项目是风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建设项目的简称。风电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形式,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火电每年耗用大量燃煤,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发展风力发电对于保护环境、改善能源结构、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风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建设周期短,火电、水电的建设需要用年来计算,而风电项目建设只需要以周、月来计算,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建设。风能无枯竭危险,无需消耗燃料,布局比较灵活,对土地要求低。

根据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装机1.6亿千瓦,其中风电7000万千瓦,占可新增再生能源总发电量的44%,届时风力发电量装机容量将超过1亿千瓦。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千瓦。可以说,大力发展风电是国家的战略选择,风电在中国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然而,由于认识不足,特别是对风电项目的生态影响认识不足,使得我们在开发建设风电项目利用清洁风能造福人民的同时,也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或不可逆转的影响,风电项目不同程度的产生了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这些问题正在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因此,提出明确具体的设计选址要求、占地要求、施工期同步进行环境监理、运营期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制定和落实生态修复方案等方面的生态保护要求,十分必要。

1 主要环境影响

风电项目的环境影响集中体现在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风电项目占地面积较大,主要包括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多数涉及林地和荒地。施工占地造成地表植被破坏,由此引发水土流失、植被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占地对项目周围土地利用格局造成一定影响。减少项目占地是减缓生态影响的重要措施。

以49.5兆瓦的风电项目为例,此类项目平均占地面积20公顷,其中永久性占地为5公顷,临时性占地为15公顷。永久占地主要为风机等基础占地、新建道路路面及输电线路等占地。临时占地主要为电缆沟道、风机吊装场地、改建乡路及施工场地等。施工挖土对原有植被以及对周围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破坏。

除上述影响以外,风机设备运转会产生噪声,风机设备正常运转时的噪声源强在103dB左右,噪声呈现明显的低频特征,低频噪声递减很慢,声波较长,能轻易穿越障碍物,长距离奔袭和穿墙透壁直入人耳,因此对居民噪声的影响不容忽视。

2 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

1)土地征用费用高,建设周期较长。此类项目在申报过程中,涉及土地、林业、水利、环保、地灾等多个部门审批,手续办理平均需要三年时间,尤其在土地手续办理方面对项目建设影响较大。

另外,风电大规模集中上网对电网的冲击很大,容易产生窝电现象,进而造成电网不稳定,使得风电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2)易产生窝电现象,发展规模受限制。风电大规模集中上网对电网的冲击很大,容易产生窝电现象,进而造成电网不稳定,使得风电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3)占地面积大,项目选址难。风电项目存在占地面积较大问题。风电场选址既要考虑风资源及区域电网条件等因素,又要考虑机组产生的噪声及光影与敏感目标的防护距离,风电场选址所在区域多为农村地区,居民相对分散,实际风机选址很难实现完全远离居民。

4)布设不合理,破坏植被多。部分风机布设过程中对环评提出的要求落实不到位,对林地避让不足,造成树木砍伐,未见树木异地移植,对植被影响较大。场内道路利用现有道路情况较好,能够做到减少占地。

5)对现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及恢复存在严重不足。风力资源丰富地区大多是生态较为敏感或脆弱地区,场区道路用地不规范,生态恢复效果不理想。

3 发展建议

1)合理选址。风电项目多选址荒山,在荒地的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贡献,建设过程中除占地面积较大外,选址阶段要合理确定机组产生的噪声及光影敏感目标的防护距离,同时,此类项目运营期较长,对当地的工业和农业布局构成一定影响。在风力发电场设计中,应考虑风电场机位点的地表植被是否繁密或发现保护植物等特殊情况,对无法避让的林木尽量采取异地移植等措施。

2)合理布置风机位置、场区道路和输电线路。风机位置布设应避让林地,尽量避免砍伐树木,如实在无法避让,需对树木进行异地移植。应采取相对合理的场地布置方式,场内道路应沿风机位布设,道路施工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减少施工占地。输电线路应选择最短线路,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植物物种和植被面积,降低对区域植被的破坏和占用。

3)加强现有生态系统的保护。风电项目的建设必须考虑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在风力发电场设计中,应考虑风电场机位点的地表植被是否繁密或发现保护植物等特殊情况,对无法避让的林木尽量采取异地移植等措施。应加强现有生态系统的保护,采用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态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水平。建设中,应采取表层土回填,用于恢复土壤理性,还应平整坡面和恢复原有植被以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4)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水平。为了减少风沙化面积,降低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场区应加强植被恢复和土壤保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进而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丽娜,沈曼莉.辽宁省不同类型风电场项目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11).

[2]杨国华,鲍丽芳,韩世军.分布式风力发电开发对宁夏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1)

[3]褚建.风力发电对青海生态环境的影响[J].青海环境,2006(03)

[4]杨小力.西北地区风力发电的环境价值研究[J].生态经济,2010(07).

[5]李丽珍,韩晓锐,独仲德,张建新.山地型风电场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9(05).

[6]陈雯.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展望[J].应用能源技术,2010(08).

[7]王润芝.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南澳风电场的发展及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05(02).

作者简介

邱慧哲(1981-),女,满族,辽宁朝阳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环境保护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恢复风力发电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原则及方法研究
苏州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与对策
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控制
电池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乡土景观设计在玛纳斯河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风力发电机组电气与控制系统快速检修思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