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径的思考

2015-01-29敖凌航

2014年36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院校融合

作者简介:敖凌航(1975.10-),男,土家族,湖北恩施,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文化思想。

摘要: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职业技术教育是重要支柱,推动社会进步、新技术、劳动力素质提升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比中西方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将推进我国职业教育跨入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指出,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最近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并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

一、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一)职业教育普遍认知和公平待遇缺乏。社会经济转型升级,职业教育需要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已经逐渐认识并不断强调,支持力度年年增加。但中国现代教育发展时间不长,职业教育年限较短,社会各界即使教育体系内部对职业教育认识都需要提高。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职业院校的学生规模扩大了,但在高等教育领域他们是弱势群体,学习成绩差、素质较低是社会对他们的普遍认同,职院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信心因此备受影响。财政支持更是欠缺,远不如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大,职业教育要发展,迫切需要社会认同、关心和财力扶持。

(二)财力投入少,办学发展资金不足。长期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不够,又基本无社会团体支持,其资金主要依靠当地政府的投入和学校自主筹资,资金匮乏限制和约束了中国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数据统计,除东部沿海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较好外,全国其他大部分职业院校发展资金不足、教学设备差、家庭支出成本较高等问题,这又导致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印象和评价较差,形成恶性循环。

(三)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需要改进。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招生计划以行政下达,教育教学模式模仿本科教学模式,专业设置缺乏灵活性,职院的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与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差距。并且,职院教师的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比较老化,基本套用本科院校的评价体系,没有形成一套符合职业院校教师评价机制,缺乏职业院校教师评价的独特性、科学性和灵活性。要想办好职业教育,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培养管理模式,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

(四)出口不畅。近几年,我们国家从政策层面来看,职业教育逐步在重视,宣传力度不小,在社会造成了职业教育的学生好就业、收入高、地位高的现象,但实际状况,职业院校要想在社会提高地位、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具有好的竞争力,还需要多方努力。目前,就业服务没有体系,就业目标定位不准,就业与在校教育相脱节,就业服务只是一种政治行为和经济利益关系,就业服务认识高度不够,就业网络没有形成统筹协调关系,管理机构不到位,学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没有跟进,没有对就业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应用,指导就业工作。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教学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制约了职业教育本身的拓展和建设。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时代,职业和岗位的变动将更加丰富,且更加频繁的变动。传统意义上的的职业和岗位将不断被迫消失,新的岗位和职业将不断涌现,大量的技术型劳动者将不断地从传统意义的生产领域转移到新兴的生产领域,要想适应新的岗位和职业,吸收新知识和学习新技术、培养新的技能已经成为现代生产队从业人员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终身化是大势所趋,人一辈子都在接受着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传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受时空的限制,比较狭隘。现代的终身教育思想突破了狭义的范畴。时间上,强调人的一生贯穿着职业技术教育,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会在学习中进步;在空间上,强调利用各种场所、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教育和培训。

那么,值得教育界深刻反思的是职业院校应该教給学生什么?如何安排基础理论教育与技能教育的比重?强调基础理论与本科院校没有区别;忽视基础理论与中等职业教育又没有形成明确的区分。信息化、知识化和碎片化的今天,新技术层出不穷,宽基础的概念是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社职业素养、社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增强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近年来,在职业教育中发展关键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被职业教育研究领域所重视。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关键能力的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向。关键能力被称为核心能力或普通能力。在职教领域,关键能力是指对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具备了关键能力,职业变动和劳动变换就容易适应,千变万化的劳动力市场也会随之适应。高职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哪些呢,他们是发展潜力、诚信品质、学习能力、团队精神、、耐压能力、融合程度、领悟能力、创新精神。与专业技能相比,这些关键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比显得更为重要,可以使劳动者适应工作组织的变化、职业结构的变化、未来预见到的市场需求的变化等三方面的变化。

(三)产教融合将向纵深发展。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教一体、校企互动。实现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融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陶冶、技能提升、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这种深度融合式发展,打破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之间的藩篱,使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合作双赢”共同体,形成产教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不仅促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还将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产教深度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创新和拓宽产教融合路径,实现全方位多层次融合。

一是服务区域产业,推进专业与产业的融合。职业院校要紧紧跟随我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建立对接产业的专业建设制度他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专业和专业群。

二是改革办学模式,推进教学与生产的融合。职业院校要以区域产业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优势,让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把前沿的技术要点、最新的市场信息融入到教学中,按照行业企业先进标准,实现教学与生产融合,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是優化运行环境,推进职教园区与产业园区的融合发展。教育部倡导和鼓励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师配备、共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

四是搭建研究平台,推进科研与技术的融合。职业院校要发挥专业人才优势,以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主要方向,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科研攻关、课题研究、项目推进等方面合作,着力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为重点的“四技服务”,校企协同攻关。

创建和完善相关机制,保障产教融合“开花结果”。

一是集团化办学。研究制订职教集团支持政策,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教集团,发挥职教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稳定的沟通协调的机制,形成“产学研”发展联盟关系和协同互动“对话”制度,对产教深度融合重大问题宏观决策通盘规划,协调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统筹投资、专业建设、招生就业、监督评估等事项。

三是激励补偿机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四是质量评价机制。产教深度融合质量内部评价重点考查产教深度融合的组织与领导、职责履行、人才培养方案、基地建设、毕业生社会声誉、教师成果转化等;生产企业产教深度融合质量内部评价主要考查技术培训、订单完成、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进等;行业组织第三方质量评价重点对产教融合是否符合行业产业发展等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及时反馈和修正。同时,通过制订具体标准,开展产教深度融合督导检查,合理设计各种奖惩措施,以调动产教融合各方的积极性。(作者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亚峰。重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群众,2007(10)[2]姜大源。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脉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1)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