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攻坚战

2015-01-29黑龙江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奋斗 2015年11期
关键词:贫困县十三五贫困村

黑龙江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打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攻坚战

黑龙江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期间,专门召开了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扶贫攻坚座谈会,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四个切实 ”的具体要求。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特别是我省还有211.64万贫困人口,分布在73个县市区、653个乡镇、2820个村,贫困村多达1765个,扶贫任务繁重艰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就要结合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实际,构建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的扶贫机制,加大扶贫力度,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贫困人口2020年如期脱贫。

一、“十二五”以来扶贫开发成果

“十二五”以来,我省着眼于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断创新扶贫模式,逐步实现由“漫灌”到“滴灌”、“概略”到“精准”、“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贫困地区经济及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贫困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14年底,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3.7亿元,整合行业和社会扶贫资金293.5亿元,协调信贷资金551.3亿元,帮助8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扶贫开发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区域经济平稳发展。注重落实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把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扶贫资金引领撬动,带动整合其他资金用于发展区域经济。截至2014年底,28个重点贫困县GDP、财政收入、农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785.3亿元、98.94亿元、819.2亿元,比2010年增长53.7%、31.6%和54.2%。

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针对制约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发展的重点难问题,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带动增收等多种扶贫方式,帮助贫困群众找准增收途径,提高收入水平。截至2014年底,28个重点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714元,比2010年增长近2倍。

三是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针对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水平低、抵御灾害能力弱等实际,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修建农田路1409.5公里、桥涵闸5473个、农田给排水渠42.3万延长米、民堤7万延长米,新打农田抗旱井966眼,购置大型农机具354台(套),贫困村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四是村容村貌得到改善。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重点在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生活品质。几年来,改造贫困户泥草房、危房820户,修建硬化路1533.4公里,新打人畜饮水井147眼,帮助2.7万贫困户通自来水,整治村屯边沟39.8万延长米,安装栅栏27.3万米、路灯5337盏,贫困村脏、乱、差环境明显改善。

五是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几年来,新建村卫生室5507平方米、文化活动室2.1万平方米、休闲广场36.1万平方米,安装数字和有线电视2596户,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6.2%,新型农村合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48.3%和94.9%。

二、坚决打赢我省“十三五”扶贫开发攻坚战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贵州座谈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三个更加”“四个切实”“六个精准”要求,按照“落实减贫责任、创新工作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突出增收主题、缩小发展差距”的思路,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组织化生产能力、促进转移就业,着力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打牢群众脱贫致富基础,确保2020年与全省人民同步实现小康。

我省扶贫攻坚的总体安排是,年度脱贫350个村、45万人,分期分批退出重点县行列。2018年末,非贫困县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减少到400个,贫困人口减少到60万人;2019年末,省级贫困县全部脱贫;2020年末,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

一是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首要任务。重点扶持贫困村发展“两牛一猪”、肉羊、鸭鹅等养殖业,瓜果蔬菜、食用菌等设施农业,中药材、花生、杂粮杂豆、饲草饲料等种植业,完成低洼易涝贫困村改种水稻任务。采取集中投入、连片开发、规模化生产,分类支持贫困县发展特色种养主导产业,在奶牛肉牛生产重点县发展饲草饲料种植。选择人均耕地占有量较少的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100个贫困村,扶持发展红色游、边境游、民俗游等旅游产业,开发地域特色突出的土特产品,带动贫困户参与旅游经营。扶持贫困县、贫困村发展光伏、“互联网+”产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60个贫困村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每个贫困县都有1-2个成熟的电商平台和物流体系。

二是把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精准脱贫的主要载体。立足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支持贫困户开展土地流转,把大量贫困家庭劳动力从有限的低效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增收劳动,构筑现代农业体系下脱贫增收网络。支持已经建成的现代农机合作社整村带动邻近贫困村入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贫困户生产成本和风险,增加贫困户收入,力争到2020年,实现现代农机合作社与100个贫困村联姻发展,再新建贫困村现代农机合作社200个。

三是把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我省是全国4个实施“雨露计划”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参加中高职教育全覆盖省份之一。下一步,重点做好毕业后稳定就业工作,使6.1万个贫困家庭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播。深入开展“百社千企万人”就业扶贫3年行动,力争每年新安排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2万人左右,到2019年,常年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达到15万人以上,3个月以上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达到30万人以上,贫困户户均劳务收入由2014年的5600元提高到12000元以上。对6.04万缺乏就业技能的贫困户完成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实现稳定就业,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四是把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联合金融机构在贫困县实施小额信贷扶贫,为贫困户提供3年期以内、5万元以下,免担保免抵押的扶贫贷款,用扶贫资金给予贴息、保险或风险金补贴,重点支持因灾致贫的29.24万户贫困户恢复生产,脱贫致富,到2020年实现贷款15万户次。扩大贫困村扶贫互助金规模,每年新建30个贫困村互助金合作组织,资金总量达到4亿元,重点支持因缺少资金致贫的12.46万贫困户发展产业,年均扶持2.5万户。

五是把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基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好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群众交通、饮水、住房、医疗、教育、通信、文化等突出问题。2020年前,完成2500个自然屯道路硬化、104个村卫生诊所、1386个村幼儿园、571个村文化活动室、13.49万农户危房改造、14.55万农户有线电视安装任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9%以上,扩大大病保险覆盖面,降低因病致贫率。推进贫困村养老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六是把加强定点包扶工作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组织保障。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全面落实省级领导包扶国贫县工作,每个省部级领导定点包扶一个国贫县,不脱贫,不摘钩。加强对定点驻村帮扶工作的管理,全面实行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中省直部门每年定点驻村帮扶140个贫困村,包脱贫、包党建,提高扶贫促党建、党建促扶贫的成效。

七是把强化责任落实机制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修订工作,积极推进扶贫开发法制化进程。强化落实贫困县考核与约束机制,加强对重点县的扶贫工作和资金绩效考核,约束重点县行为,增强贫困县党委政府聚力推进脱贫责任意识。大力推进社会扶贫机制落实,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引导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向贫困地区聚集,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责任编辑/甄真zhenzhe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贫困县十三五贫困村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山西已实现4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