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惯的力量
——论如何科学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2015-01-29李颖北京市首都铁路卫生学校100070

学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校纪校规奖惩

李颖(北京市首都铁路卫生学校100070)

习惯的力量
——论如何科学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李颖(北京市首都铁路卫生学校100070)

不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会阻碍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应利用习惯回路(Habit loop)这一科学概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来协助习惯的养成。

习惯的培养中职生科学方法

一、习惯的表现

在多年班级管理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现象:综合每月的各项评比情况,能获得星级宿舍荣誉的常常总是同一个宿舍;而评分低、被没收违规电器、出现乱垃圾问题的宿舍也容易集中在某一个宿舍反复出现。平时和任课教师讨论班级学习情况,教师说出的几个常在课上睡觉、玩手机的学生,也会和我心里想到的几个名字不谋而合。

经过对学生长时间的观察、交流谈心和分析后,我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明知各项校纪校规,但由于长期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对个人的影响大,自控能力差,在反复违纪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渐渐被不良习惯所支配。而各种习惯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学习习惯好的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将认真的习惯融入做任何事的过程中。相反,有一位上课经常睡觉的学生曾和我说:“老师,我知道我自己的毛病,我就是懒。”懒惰的习惯不仅体现在他的学习过程中,同样也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他懒得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而直接从窗户扔出去,懒得洗衣服,甚至懒得想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它可以帮助我们,也可以控制我们。

二、习惯的形成

习惯是大脑将一系列行为变成一种自动的惯性行为,这是习惯形成的基础。科学家认为,大脑中的这个变化过程是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回路(Habit loop)。第一步是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是一个惯常行为,可以是身体、思维或者情感方面的;第三步是奖励,让大脑分辨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循环,成为习惯的基础。当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的时候,习惯就诞生了。所以习惯并非一成不变的,一旦这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产生了变化,习惯就会随之变化。没有了习惯回路,大脑就会被琐碎的事情占据,大大降低了时间的利用效率。而习惯回路是大脑寻找的一种省力的方式,当所有的惯常行为活动变成习惯,大脑将得到更多的休息,反应效率得到提升。如果学生可以理解习惯的意义和运作原理,将有助于他们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有意识地训练形成更多正面的习惯回路,打破不良习惯回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习惯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轻松,特别需要班主任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些习惯对我们行为的影响,往往是我们意识不到的。所以,在班级初期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应明确各项校纪校规和班规,相当于设置习惯循环的暗示,例如明确要求上课前将手机统一收集到一起,并由专人负责监督管理,帮助学生将上课前上交手机变成一个惯常行为,并明确奖惩措施,一旦学生触发奖励或惩罚的标准,就要马上执行提前商定好的奖惩措施,完成一个习惯回路。反复多次后,学生将会获得的就是上课不玩手机的习惯。在这个过程开始时,班主任应做到要求明确,设置一个较为简单的触发惯性行为的暗示。紧接着要引导学生养成正面的行为,并全面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如果缺乏适时的奖惩,学生将形成一种意识,认为教师的要求是有弹性的,是可以选择性执行的。一旦学生因为违反了校纪校规或班规而没有得到任何批评时,学生将会形成一个负面的习惯回路,即班主任要求——不遵守要求——随心所欲/没有惩罚,这个结果远远背离班主任工作的初衷。所以在形成良好习惯回路过程中,不能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尤其是奖惩环节。奖惩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口头表扬或批评,可以通过操行评定成绩体现,它既可以是具体事物,又可以是一种情感态度的表达。奖励的目的是肯定学生的行为,从而形成班主任提要求——按要求完成任务——奖励的良性习惯回路,久而久之使“习惯成自然”。

考虑到班级人数和班主任的工作量,可以分阶段来进行习惯的培养。第一阶段按月提出重点考核内容并说明要求和奖惩措施,借助班委的力量,记录每日班级情况,出现问题班主任要仔细了解原因,与学生共同找到解决办法,切不可草草了事或者只是简单惩罚。科学家认为习惯循环的形成中,在暗示触发环节,大脑活动加剧帮助寻找最佳习惯行为,所以班主任要协助学生在找到最佳策略,刺激大脑活动,完成习惯回路。第一阶段主要让学生对各项校纪校规有明确认识,帮助他们培养习惯。第二阶段是巩固阶段,习惯的链条很容易打破,为了避免学生由于自我要求降低而失去已形成的习惯,在本阶段中应加强奖惩力度。第三阶段是保持习惯阶段,到了这一阶段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鼓励学生保持良好习惯,并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向学生渗透习惯形成的机制和培养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自己的习惯,并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主动进行习惯循环的训练。

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来说,养成好的习惯需要学生个人的内在动力,也需要外部激励。效能判断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困难时能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努力越能持续。结合班主任工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第一,利用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班主任应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尽量避免学生将失败的结果归结于自己能力的不足,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失败的原因,改进策略,从而提高自我效能。第二,利用小组调动学生积极性,采取同学互助模式,通过同学间分享成功经验提高自我效能,既可加强学生间的凝聚力,又可通过环境影响提高学生自我效能。第三,班主任使用评价、劝说手段来影响学生提高自我效能,尤其是基于事实基础和直接经验的言语劝告效果最大,这就需要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发展,有的放矢地鼓舞和激励学生。第四,关注学生的情绪和生理状态,避免出现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的情况。

五、总结和反思

从学生成长变化的过程来看,习惯培养的效果因人而异,也和班主任付出的多少成正比。我们常说班风建设、学风建设,什么是班风和学风呢?在我看来就是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班主任应利用科学的方法,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积极鼓励每个学生,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们养成受益终身的习惯。

[1](美)查尔斯·杜希格.习惯的力量[M].中信出版社;2013(3).

[2]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学动态,1999.

李颖,单位:首都铁路卫生学校,职称:助理讲师。

(责编张亚欣)

猜你喜欢

校纪校规奖惩
校规校纪如何制定?
校规校纪如何制定—写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出台之后
校有校规
校规之战:“严”与“爱”何以平衡
校风校纪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
论如何正确对待高校学生奖惩工作
校纪校规的制定与执行都要以学生为本
“雷人校规”“雷人”的原因及思考
校规啊,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