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领导干部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2015-01-29刘明辉

中国领导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集体领导常态权力

刘明辉

新常态下领导干部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刘明辉

习近平同志在1993年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提出青年领导干部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权力与义务、集体领导和敢于负责”三个关系。今天,我国全面进入新常态,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三个关系”成为领导干部适应新常态的关键。因此,新时期,锻造干部必须落实到“三个关系”处理能力上。

一、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与创新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驱动力。继承是基础,没有继承就难以延续,很多富有长远思考的战略只能半途而废或重新归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发展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推进。领导干部首先要有继承的意识,善于挖掘和整合资源,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才能走得更远。创新是升华,是对继承的进一步发展和突破。今天这个变革的时代,形势的变化给领导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困境,要攻克这些,没有创新的胆识和魄力不行。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沿着时代发展的方向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确保领导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现领导自身价值的增值。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领导作风建设是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的关键,也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重要使命。新常态赋予了领导干部新的角色期待,今天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在于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个方面。这五个标准是对领导工作的本质要求,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成长成才要努力朝着五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的信念,清正廉洁的作风是领导干部素养的底线要求,新常态下领导干部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在一系列复杂严峻的考验面前,若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容易丧失战略定力,做不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就容易产生精神懈怠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难以在领导岗位上站稳站好,更难以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现实中权、钱、财、色、名的诱惑因素都将构成对领导干部的考验。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是自觉抵御思想侵蚀的强大武器。习近平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领导干部必须在形势多变、纷纭复杂的环境下坚守正道、严于律己,始终不渝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明确正确的奋斗目标和笃定的人生信条,坚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只有这样,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则需要进一步创新。习近平总书记21年前提出的创新理念今天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自豪而不自满,决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领导干部善于在变革的时代里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打破传统思维的藩篱,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里创造新的格局,从而实现领导价值的增值。新时期,领导干部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和“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不断创新思路,大胆尝试,才能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战略制定,要改变过去“唯GDP”论英雄的观念,转向服务型民生型政府的建设,努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目标的实现。在技术驱动创新的时代,领导干部要善于借助新工具、新方法判断国内外的政治形势、经济走势、文化态势以及社会发展趋势,全面地进行战略布局,以“智慧”实现城市的转型升级,引领城市的发展。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新常态下,要努力把握两者的统一性,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客观地看待历史,充分地尊重事实,从中汲取有效经验进行实践引路,实现发展过程资源整合的最大化。领导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既要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还必须遵循法治思维来办事,不能为官不为。新的作为要有创新的勇气和胆识,领导干部只有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勇于开拓进取,才能在艰难险阻面前迎难而上,攻克难关,创造新的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处理好权力与义务的关系

首先要正确对待手里的权力。弄清权力从哪里来是谁给的,怎样在权限范围内发挥权力的最大价值;其次要明确与权力相应的领导义务。即权力为谁服务,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服务。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回答,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领导干部手里握着人民授予的权力就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十八大以来,随着一批腐败官员的接连“落马”,“不拘常例、不违常情”的中国政治新常态正在逐渐形成,处于公权力系统的领导干部必须清晰认识公权力的性质和作用。努力提高法治思维、法治能力,确保想问题、做决策以法为据,以法为尺,切忌因个人取媚权力的思想作祟而导致公权力的滥用,使公权力变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利器,从而丧失领导权力的公信和价值。

权力与义务的对等性是铁则,掌握权力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政治新常态下反腐的高压态势,领导干部要自觉避免触碰“高压电”,但这并不意味着收缩手脚不作为,浪费权力和滥用权力一样也是腐败和失责。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为民服务”意识,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是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要增强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不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官老爷”,而是人民的公仆,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秉持亲民乐民的领导风格,经常走到群众中去,与民互动,和群众拉家常、嘘寒暖,在深入群众过程听取民声、获取民情、了解民意,深受人民群众拥护,有利于充分掌握基层实情,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

历史告诉我们“实干才能兴邦”。领导干部为民服务要落到实处才有价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民造福的关键在于勤政务实。领导干部要始终铭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群众关心的事办妥、办实、办好。勤政务实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和追求表面政绩的短期行为。具有“功成不必在我任”的胸襟,以焦裕禄、谷文昌的精神自我砥砺,真抓实干,站在时代的前沿和战略的制高点,沿着正确的方向,引领人民群众向前发展。

三、处理好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

新时期新常态下,艰巨、复杂和繁重的任务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要求领导干部在坚持集体领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体的智慧和力量。

集体领导制度是党的基本领导制度。集体领导是加强权力制衡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是确保重大问题和重要决策方向正确的关键。坚持集体领导制度,有助于发挥集体的核心领导力量,防止个人专断,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重大的战略性机遇往往遇到时效性强而一时难以形成统一意识的情况,必须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迅速决策。一旦作出决定,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但集体的决定要坚决服从认真执行,这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大局意识。

集体领导是对民主的充分保障,也是对个体作用发挥的强调。集体领导下的个体要以积极主动、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精神,大胆地开展工作。没有个体的负责和落实,集体领导就会落空。列宁曾告诫说,“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实行集体领导都要最明确地规定每个人对一定事情所负的责任,借口集体领导而无人负责,是最危险的祸害。”因此,只有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好,才能更好地实现集体领导。

勇于担当是一种责任意识,也是对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说:“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他反复强调“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认为“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担当精神是新时期领导干部肩负使命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

有担当的勇气,才会想做事、遇事不怕事,才会恪尽职守、积极进取。不敢担当的领导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缩手缩脚,对待工作信奉“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原则,遇事推诿,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有担当的勇气就不能胜任领导工作,更不配当领导干部。

勇于担当,要有主动承担的积极性。“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拍板”,这是对权力与责任关系处理能力的升华。担当不等于蛮干,不是盲目大胆、逞一时之勇。领导干部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领导水平,在学习和实践过程积极探索科学方法,不断提高做事能力。“担当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认真体验习近平同志关于“三个关系”处理的领导智慧,对新时期领导干部成长成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本文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 翔

猜你喜欢

集体领导常态权力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关于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思考
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关系研究
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主要内容及启示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权力的网络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