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策略胆略

2015-01-29景盛

江苏教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校长战略

景盛

课教得好,教学业务精湛,成为骨干,提拔为中层干部,副校长,再晋升为校长,中国的校长成长路径基本如此。校长成长的原点在课堂,而一旦角色发生转变,则要把相当的精力转移到管理工作中。面对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校长该怎样作为?怎样的教学管理“身位”才合适?由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校长教学管理“身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与样式,须据校情而定。但毋庸置疑,校长不应脱离教学而管理,否则,教学管理就有隔靴搔痒之弊,有敷衍塞责之嫌。

作为校长,不宜做事务管理者,必须走进教学,立足管理,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着力引领课堂,引领教学,这才是校长教学管理的合适“身位”。为此,校长要做到“三有”,即有战略,有策略,有胆略。

有战略,就是要正确把握学校教学发展的目标。央视有一则公益广告:“如果你明确你的目标在哪里,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战略是校长管理教学的核心,决定了教学发展的方向,缺乏管理战略,终将导致教学战略的迷失,导致教学管理的失败。校长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诚如一艘巨轮,如果缺乏正确的航向,即使装配强大的核动力发动机,也无法顺利抵达彼岸。战略实现需要科学规划,需要通过对教学战略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并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实施路径,才能保证教学战略的有效落地与实现。

有策略,就是用较优乃至最优的方法来保证教学战略的实现。校长要扎进课堂听课、评课,了解战略目标的落实情况,看看教师们是不是“会教”,孩子们是不是“会学”,及时发现、捕捉教学中潜在的或新近暴露出来的问题,与教学校长、主任、一线老师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有老师背后议论校长,“壶儿打掉了,剩下把嘴子”,意思是,校长评评课还可以,但评课中的一些引领性策略在实际课堂上中看不中用。因此,除了会听课评课外,校长还必须学会上好两种课:一是示范课,做课堂的引领者。校长要择时为教师上示范课,把课堂教学规范、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或者课堂教学战略通过活生生的课例展现给教师。二是研究课。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与困惑,对此校长要有清晰的把握。如果问题与困惑带有普遍性,校长就有必要潜下去上研究课,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掌握教学管理的发言权。其次,校长还要善于跳出课堂,反思学校教学的战略,适度加以微调和系统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校长扎进课堂,意味着校长工作和思考更加微观了,工作作风更加扎实了;校长跳出课堂,意味着校长工作和思考更加宏观了,更加大气了。最可怕的是,校长既不够大气,又不够扎实,这样下去会很危险,于学校发展不利,于自身成长也不利。

有胆略,就是要有教育管理者的勇敢和果断,在确认自己看对的时候敢出重拳。教育现实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往往不是我们没有看清楚,而是不敢去做,或者没有持之以恒地去做。“课改”要从“改课”开始,如因“改课”冲击了老师们旧有的教学习惯,老师们一时难以认同,行动上“涛声依旧”,左顾右盼,怎么办?如因“改课”可能导致一时升学率滑坡,领导怪罪、教师埋怨、家长反对怎么办?这时,考量校长的就是教学管理的胆略。胆略的另一面是审慎,即对教学价值取向和信念的审慎把握,既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又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一旦作出“改课”决策,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课堂管理中要坚持不怀疑、不犹豫、不迟钝。因为,怀疑会引起其他人更多的怀疑,犹豫会改变众多人原有的坚定,迟钝会引发下属精神的麻木。

有战略,要求校长高瞻远瞩,把准教学改革的方向,心怀蓝图,目中有标;有策略,要求校长直面教学,手中有法,脚下有路,引领教师在脚踏实地中追寻理想的课堂;有胆略,要求校长胸中有情,肩上担责,心无旁骛地引领教师按照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好书、育好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明道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校长战略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