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视野下的规则

2015-01-29成尚荣

江苏教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东台悖论规则

成尚荣

规范与解放,向来是教育中的一对基本的重要的关系,长期以来,始终没解决好,而且几乎成了悖论:一旦规范了,学生就被束缚,不能去探究、创新;一旦解放了,学生就会无拘无束,没了规矩,甚至“无法无天”。悖论是一个事实,但并非无法破解。当然这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东台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朱志春想去破解,而且很努力;正是在破解的过程中,显现并生长了他的勇气和智慧。朱志春的独特见解,也是他的成功之处,聚焦在“美”上,形成一个很精彩的命题:“美在规则”。从美的角度切入,也从美的高度提升,这就摆脱了机械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寻找到第三条路子,走出了思维方式突破的新路。

其一,让学生喜爱规则。规则是什么?朱志春的阐释是:“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既然是“共同制定”的、是“公认”的,那么这规则就是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是自己的。规则好比一座冰冷的机械装置,但是,在讨论、制定中,已赋予它制订者的真诚、炽热的情感,它就会亲切起来、亲和起来、美丽起来。因此千万不能认为规则缺失情感的温度,所谓不缺失,是人的参与、情感的投入,以及执行中人的自觉。规则,是美的。

其二,规则带来公平、带来和谐,带来人的解放。朱志春明确地说:规则之美,“美在引领”、“美在唤醒”、“美在公平”。显然,规则不是来束缚人的,而是唤醒人内在的美的渴求,引领人从规则中发现美,以此来引领人们的发展。其实,此时的规则已经与解放统一在一起了。中国社科院的赵汀阳说,这时,我们对规则、规范的尊重正是对人性的尊重,对解放的追求和尊重。涂尔干说得更深刻:“正因为规范可以教会我们约束,和控制我们自己,所以规范也是解放和自由的工具。”规范不是目的,解放人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规则,是美的。

其三,规则带来积极性、创造性。当规则与解放相结合、相统一的时候,一定会在承继传统的同时,以开放的心志,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备课,这一传统的方式,不可废除,但也不能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现代技术的涌来,备课这一传统的方式,必然发生改变。在东台实小,电子备课诞生的过程,体现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民主参与、平等协商的现代理念和精神,释放了人的创造活力,带来了格局的丰富与生动。朱志春说得好:“原本的单调繁琐变成了丰富与有趣。”传统在变革中,活了起来,规则在创新中,可爱起来。规则,是美的。

其实,规则与解放的牵手,诞生了文化。“努力,成才之柢,奋进之轮。努力,重在方向明,贵在行有恒……”墙上的《努力赋》里这些话,透射出东台实小人的文化信念和文化力量。朱志春说:“文化,可以衍生出规则,规则的长期积淀就有可能形成某种文化。”是文化,让朱志春,让东台实小敏锐地抓住规范和解放这一历来的悖论,让它们顺畅起来,和谐起来。“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向自由迈进一步。”文化观照下的规则,审美视野下的规则,当然是美的。

用“美”来描述一位男校长或许并不合适,不过,来描述他的理念和精神呢?大概是可以的。

(作者系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猜你喜欢

东台悖论规则
东台,我的骄傲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东台市沿海滩涂造林的调查与思考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东台鱼汤面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美妆悖论
知足者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