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来园“问好”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2015-01-28曹铱宸
曹铱宸
依托省级课题《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引领,我园成功梳理了三个年龄段的九个好习惯。四年来,我园小、中、大各年龄段围绕各自的好习惯,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包括好习惯环境创设、好习惯课程架构、好习惯培养目标确定、好习惯评价指标设定等等。
一、研究目标
九个好习惯之一“会问好”,全园32个班级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帮助学龄前幼儿逐渐习得一些问好的常用语言,掌握一些问好的基本方式,体会问好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慢慢养成自觉问好、乐于问好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研究步骤
1.预热阶段——引出话题,什么是问好?
(1)教师层面的研讨
对于什么是问好,为什么要问好,会问好对于幼儿的发展有何意义,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园教师讨论的热门议题。因为我们无奈的发现,现在的孩子早晨来园不会问好,不愿问好,甚至有些不敢问好,这让我园教师陷入了深深地疑惑:是什么原因导致当下的孩子不会问好了呢?
2012年9月开学伊始,我园第一次教科研活动,以“什么是问好,怎样引导孩子问好”为话题引发教师讨论,全园教师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各自的观点,就幼儿问好行为的缺失,造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的问好行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2)师幼层面的交流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教科研活动后,许多班级的老师就“问好”这一话题,以“伙伴”的身份和孩子们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交流。
有的班级以录像再现的形式,师幼交流班级的问好情况;有的班级以故事讲述的形式,让孩子体验问好的快乐;有的班级以情境表演的形式,实践问好的技能;有的班级以晨间谈话的形式,表扬幼儿的问好行为;有的班级教师寻找典型幼儿,与之讨论问好的重要性等等。
(3)幼儿层面的表现
师幼谈话交流后,各班的问好情况有了些许的改善。晨间来园,有的孩子会主动大声地向老师问好,有的孩子扭扭捏捏,在爷爷奶奶的催促下勉强问好,有的孩子低着头撅着嘴巴不太自信地问好,有的孩子趁老师不注意,溜进教室,逃避着问好。
2.实践阶段——大胆创新,形成一班一品的问好形式。
(1)创设问好的环境
环境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隐性课程”持续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为培养幼儿的“问好”习惯,我园每个班级都精心创设了集趣味性、观赏性、适宜性、教育性于一体的“问好”环境。用环境熏陶、感染幼儿,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感受、吸收着“问好”的习惯。
问好标语及图片。在各班的门口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多种问好标语,并配上相应的图片。如“今天你问好了吗?”“大家一起来问好。”……醒目的门口,艺术化的文字、夸张化的图片,仿佛时刻都在提醒着入园的孩子要问好。
问好宣传角。各班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各具特色的问好宣传角:有的班级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东西方国家的“问好”礼仪,,如东方“问好”礼仪:作揖礼、鞠躬礼、合十礼;西方“问好”礼仪:拥抱礼、亲吻礼、吻手礼;东西方通用“问好”礼仪:点头礼、脱帽礼、举手礼。
问好小明星展示角。在各班,老师们还开辟出一块“问好小明星展示角”。每个礼拜周五,老师和孩子们依据大家的表现,选出本周的“问好小明星”,将他的照片或者他的自画像布置在“展示角”上。展示角的意义,一是肯定、表扬会问好的幼儿,二是树立典型,为其他幼儿建立榜样。
(2)改变问好的方式
一成不变的问好方式让幼儿的问好行为变得机械、乏味且毫无生机。为此,我们鼓励教师和幼儿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改变问好的方式,对问好方式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了研究与实践,让问好方式充满趣味化、人性化和游戏化。
来园拍手式问好。幼儿走到班级,亲密地和老师拍手问好,大手掌和小手掌碰触的那刻,孩子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对自己的喜爱之情。对孩子来说,这种问好方式就像游戏,有的孩子柔柔地和老师拍手;有的孩子喜欢用力地和老师击掌,发出清脆的声音;有的孩子一蹦三尺高,跳起来和老师拍手;有的孩子拍完手后顺势握住老师的手反复翻看着。
来园鞠躬式问好。幼儿走到班级,双脚并拢站定鞠躬,动作自然、流畅,而老师,也以同样的方式亲切地鞠躬,老师和孩子仿佛好朋友一般,默契十足。这种问好方式给予了幼儿受人尊敬的体验和积极情绪的感染。有的幼儿喜欢深深地鞠躬,动作标准且态度虔诚;有的幼儿喜欢浅浅地鞠躬,微微颔首后偷偷观察老师鞠躬;有的幼儿喜欢跑到老师或同伴身边,手拉着手一起鞠躬;有的幼儿远远的看见就鞠躬……
(3)丰富问好的语言
《指南》指出: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由此可见,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大量语言交往的素材和机会,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并加以正确引导,丰富幼儿问好的语言。
礼貌性问好。小班年龄段是语言学习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存储语言量最迅速的时期。在晨间来园,小班老师利用一切方式和策略,引发幼儿说话的兴趣,努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祝福性问好。中班年龄段在整个学龄前阶段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在语言发展上是幼儿能否将外加言语转化为自身言语的重要时期,是幼儿运用语言描述物体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在此时期继续培养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便愈加凸显其重要性。
关怀性问好。生活是幼儿语言的丰富源泉,幼儿的话题大多来自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事件。然而,随着幼儿生活接触面的增大,他们的小脑子里装的不仅仅是游戏、玩具、妈妈、小伙伴等,他们还有天天与之相伴的动画片、不经意中接触到的高新技术、成人经常与他们聊及的科学知识等,于是,幼儿谈话的内容也就日益扩大。endprint
(4)创新问好的角色
小迎宾、值日生来问好。做领头羊在幼儿的快乐学习中是一个非常经典和有效的方法。通过轮流做迎宾、轮流值日问好的形式,幼儿会更有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幼儿之间相互问好能让他们体会到更多的主人翁意识。幼儿之间互相问好,少了教师的威严和干预,多了幼儿的自由表现和自然表达。
卡通人物来问好。几乎没有幼儿能抵抗卡通人物的吸引力。卡通人物深得幼儿喜爱,容易带动幼儿的问好的积极性。比如:请一位小朋友装扮成米老鼠站在门口和小朋友们打招呼,小朋友们都能给予积极的回应。这时米老鼠就要及时鼓励:主动问好的小朋友真有礼貌!我喜欢你等等……
亲子搭配来问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幼儿体会和家长共同问好的新鲜感。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问好形式。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讲幼儿问好行为培养的方案,并研讨制定家庭培养指导的具体方法。如今我们的家长基本都能与孩子组成亲子组合,一起感受着早上短暂却温馨的“问好”时刻。
三、研究体会
1.让幼儿讨论,在讨论中明晰“问好”的含义
(1)在辨析中理解含义。
幼儿的理解是建立在感性经验基础上的。为了让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能真正理解问好的含义,我们需要考虑年龄特点和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层次性的帮助他们理解。
(2)在判断中体会意义。
在理解问好含义的基础上,幼儿更需要知道为什么要问好?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对问好意义的探索要比含义的理解更深一层。
我们仍然采用了图片、情境的形式,让幼儿判断不问好的行为怎么样,问好的行为又怎么样?通过判断,幼儿能够提炼出一些信息,比如:让大家知道我来园了、问好是有礼貌的表现……对问好意义的把握对于好习惯的培养有引领性作用。
2.让幼儿实践,在实践中内化“问好”的技能
(1)在行动中学习方法。
在明确了问好的含义后,幼儿需要知道如何问好,问好一般需要做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需要用什么样的声音说什么样的话。
幼儿通过模仿学习问好的方式方法。模仿的对象多来自于老师,也可能是父母或者同伴。在模仿中幼儿学会了问好,他们的动作和语言也会越来越成熟和自然。
(2)在运用中学会技能。
学会了问好的方法,如何来内化问好技能,这是一个需要时间慢慢提炼的过程。每个年龄段的内化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老师需要等待和帮助。
在小班,我们老师总是会和孩子一样做着夸张的动作,微笑着和幼儿问好。老师的热情会深深感染着每个孩子。慢慢地,孩子的热情会和老师一样。但在幼儿遇到陌生的环境或者陌生的师生时,小班幼儿还不能很好的去问好,需要老师的提醒。而在中班,幼儿问好的样子会更加成熟,并能够相对灵活的运用。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他们的问好就更加的简单大方,可能只是微微的点头,可能只是用力的击掌或者是挥一挥手,说声嗨。并且大班的幼儿能够灵活的问好,面对陌生的环境也能灵活运用。
3.让幼儿思考,在思考中创新“问好”的形式
(1)在理解中感悟特点。
问好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要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幼儿如何把握其中的关键点,理解问好的特点呢?这是一个相对抽象的问题,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思考。小班的感知能力促使他们仍然以模仿、观察学习为主。
在中大班,我们老师和幼儿讨论过关于“问好说什么”的问题。“问好说什么”也就是问好的重点。幼儿的回应有:你好、我来了、见到你真高兴等等。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告诉别人我来了。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探索问好的形式,就相对简单了。
(2)在想象中创造形式。
思考和想象是相辅相成的。想象离不开思考,思考也离不开想象。把握了问好的特点,采用什么形式就在于每个幼儿的经验和想象。
我们在进行这一环节中,采取了这样一些镜头:有的幼儿说可以轻轻拍一下对方的肩膀,微笑一下(大班)。有的幼儿说可以和对方拥抱一下表示问好(中班)。还有的幼儿说可以亲一亲对方(小班)。可见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创造的问好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4.让幼儿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问好”的乐趣
(1)在过程中发现趣味。
《指南》中特别强调幼儿的过程性体验。在问好过程中,幼儿感受到的态度、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作为老师,我们尊重幼儿的每一次经历和感受。
“问好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呢?”“你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吗?”“谁能画一画问好时的样子?”我们老师提出了很多这样的问题,幼儿的回应也是丰富多样。其中,在幼儿的画画中,我们感受到了幼儿表现出来的趣味和想法。相信幼儿早已发现了其中的意思,老师需要做一个有心人,帮助他们记录和分享。
(2)在习惯中体验乐趣。
每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总能让幼儿受益匪浅,而让幼儿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更是保持好习惯的重要法宝。
在“问好”习惯的培养中,我们幼儿园的每一个孩子都从中获得了很多的快乐。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也从“问好”习惯培养的一步步探索中,体验了很多的乐趣。可以说,这种好习惯的养成过程是老师和幼儿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大家都能深深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意义性和重要性。
多年来,我园每一位教师针对幼儿“问好”习惯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和总结,给我们今后探索其他好习惯带来了指导性的意义。相信在以后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会走的越来越顺,我们思考的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幼儿也会收获的越来越多。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江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