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的思考

2015-01-28丁贵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734000

学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统一城乡办学

丁贵(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734000)

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的思考

丁贵(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734000)

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具体体现。积极探索建立和推行联校办学、联片管理、中小学对接发展改革模式'不断缩小全区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和校际之间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差距是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教育梦”“中国梦”宏伟蓝图的教育之路。

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

一、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的时代意义

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直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纪初,我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首先解决了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上好学”的目标,这就使得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当前,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办学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

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发展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执政为民,造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经济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一再说明了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重要性。

二、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的对策思考

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改革,需要统筹各方面力量,在一些重要环节上重点突破,狠抓落实,齐抓共管,这样才能确保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改革真正取得实效。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不是抑优扶弱,更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应该尽可能扭转乡镇中心学校、村小、教学点义务教育经费不达标、校园不达标、师资不达标、设备图书不达标乃至教学质量不达标等现象,尽可能达到标准化办学水平,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办学差距。主要对策如下。

一是政府要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增加教育经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是“教育公共产品”或“教育公共服务”,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应普惠城乡,从而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权利公正和机会公平,这是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质化办学的必要前提。

二是办学联合体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学校发展现状。联合体统筹安排教育教学工作,探索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实施教学活动,统一组织联校培训,统一进行质量监控,统一开展教学评估,统一组织艺术节、运动会、综合实践活动、团队活动等。

三是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协调并及时解决“一体化办学”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抽调精干力量督促、指导、考核各相关学校实施“一体化办学”改革工作,促进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实行“一体化办学”后,学校仍保留独立法人资格,独立财务管理;现有名称不变,编制不变,建制不变,隶属关系不变。

四是办学联合体内部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联系,教师实行统一配备或定期交流。通过强校帮弱校、大校带小校,争取校际合作关系的实质性拓展,最终实现城市强校、大校和农村弱校、小校的横向联合,并有可能走向实质性融合,并通过名师送教、跨校兼课、集体备课、共同承担课题、统一组织技能竞赛等方式,创设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整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切实实现区域义务教育“一体化办学”标准化、均衡化。

三、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的意见建议

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提高到新水平。

一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改革模式的推进,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办学的格局。

三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的根本措施。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共同发展机制。

[1]杨军.英国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

[2]文新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及政策制定中的两个理论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 2005(12).

[3]周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遭遇五大新问题[N].中国青年报'2006(4).

[4]范艳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6(5).

[5]朱世云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高就低”[J].湖北教育'2006(10).

[6]熊川武、江玲.论义务教育内涵性均衡发展的三大战略.教育研究'2010(8).

(责编赵建荣)

猜你喜欢

统一城乡办学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统一数量再比较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