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分享阅读中实施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析

2015-01-28马晓喃绥化学院教育学院152000

学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幼儿园阅读教学情感

马晓喃(绥化学院教育学院 152000)

幼儿园分享阅读中实施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析

马晓喃(绥化学院教育学院 152000)

幼儿的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分享阅读来促进'但在分享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忽略情感因素及幼儿情感体验等诸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分享阅读的概念以及在幼儿园教学中对情感教育起到的作用及重要性'其次提出了分享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幼儿园该课程的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幼儿园分享阅读情感教育

一、分享阅读的概念及重要性

多次分析了阅读过程对于读写能力获得的有关因素的新西兰教育学家Holdaway提出了这个理论:成年人与儿童在快乐、放松、和谐环境下共同阅读一本书的活动,提高幼儿独立阅读的过程叫做分享阅读[1]。在亲密的环境中,幼儿与家长在互动阅读中体验到趣味。要使幼儿达到由最初的分享阅读到完成独立阅读,并在阅读中体会到不同的情感,更加需要师生互动与家庭互动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的情感更加丰富[2]。一切教育的基础是情感教育,它至关重要,影响深远,所以我们更应该让幼儿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领》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彻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3]。只有在分享阅读中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才能保证幼儿健康完全地发展,更能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由此看来在分享阅读中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二、分享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的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分享阅读来促进,但多数幼儿园在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结合上实施得并不成功,常以“分享阅读过重,情感教育过轻”或“分享阅读和情感教育机械结合”的方式为主体。并且有些幼儿园及幼儿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过于重视幼儿知识和智力的培养,反而忽略了对于情感的教育,导致幼儿情感教育方面的缺失。有些教师对幼儿做出不正确的引导,易对幼儿今后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一)以分享阅读为主体,缺少情感教育

在幼儿园中,教师通常会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与幼儿分享,但教师的授课方式往往只是单一地讲解故事,引出其中的道理,这样显得过于生硬与机械,并且教师没有为幼儿层层剥离故事中的情节以及情感上发生的转变,也没有与幼儿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导致幼儿不能深入了解这个故事,从而体会故事中隐藏的深层次涵义。而且幼儿会对这样的教育方式产生厌烦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幼儿将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听故事,导致最后毫无收获[4]。

(二)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结合死板

与上文所述不同,有的教师在分享阅读故事时,会和幼儿有交流互动,例如在内容中穿插互动问题,让幼儿进行回答,并且引导他们思考与分析其中的情感问题等。但这样往往会使得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结合上显得过于死板,教师机械地抛出故事情节中的感情转折点,并且没有对幼儿进行详细的叙述,也没能将提出的问题与故事情节相结合,情感教育在阅读中插入不自然、不深入,没有浑然一体,显得没有亮点,这样的结合使课程十分死板,枯燥无味。虽然这一举动能较好地将幼儿一步步带入故事中,但是却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无法投入情感,更难以懂得其中蕴藏的深层含义[4]。

(三)分享阅读教学中忽略情感发展走向

幼儿园规程明确要求:“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技术活动的结果,而忽略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5]在幼儿园中,一名幼儿教师直接影响着幼儿情绪表达的好坏与情感发展的走向。很多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分享阅读教育的时候,没有有机地结合情感教育,而是一味关注幼儿对阅读的理解,忽略了幼儿情感上的发展走向。这是源于目前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不能正确地对待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的主次问题。教师往往只重视了知识与智力的教育,而忽略了幼儿的情感发展,形成了本末倒置的教学现状。教师对幼儿的情感世界缺少引导,这样很容易对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造成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幼儿在今后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三、改善幼儿园分享阅读中情感教育实施现状的对策

(一)在分享阅读教学中着重情感教育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不应太过于偏重分享阅读。幼儿园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情感教育来平衡幼儿的各种素质,使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要想进行正确的情感交流,可以在开始讲解故事的时候与幼儿进行趣味问答,加深情感上的投入。当故事情节发展到主人公的情感转折点时,教师应该提出一些与故事有关的问题,增添课程的互动性,让师生之间有更好的交流和更加密切的情感分享。教师应懂得,在分享阅读教学中,阅读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幼儿情感上的教育。

(二)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自然地结合

教师在准备教材时应用心挑选,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阅读教材。题材要积极向上,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教师应选择较为浅显易懂、故事生动活泼的阅读教材。在教学时,不要一板一眼地按照模式把分享阅读和情感教育相结合,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在讲故事时,让幼儿自告奋勇地参与其中,可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角色的语气讲话,这样不但能够让幼儿加深对故事情节的印象,而且能直观有效地通过肢体、表情、语气来进行情感上的分享。当幼儿在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时,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角色赋予的情感,从而领悟到故事中所传达出的教育意义。而其他的幼儿在观看表演时,更能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分享与交流[6]。所以教师应该多运用一些适宜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更自然、更生动,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教育意义,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三)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情感走向

巴尔斯基说过:“只有通过师生主动的相互配合下,方能拥有一个完美现象的教育情景过程。”对于一名幼儿教师来说,他首先自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品质,其次要能积极更新自身教育理念,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感染幼儿,使幼儿增添对分享阅读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课程中去,在课程中感受并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并能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此情感。所以,教师应该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不仅仅只注重让幼儿学会知识技能,提高智力,更应该关注幼儿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予以正确的引导,最终达到让幼儿懂得表达感情,逐步做到情绪稳定,情感认识准确、表达恰当,并促进高级情感的萌发[2]。只有达到这些才能真正实现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最终培养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等多方面相结合的新世纪人才。

四、结语

经本文研究,希望在以后的幼儿园分享阅读的教学中,教师不单单只注重阅读讲解课本知识,而是能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情感教育方面。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寓教于乐,使教师与幼儿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并在快乐的环境下更好地进行情感储备。同时也希望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单位及教育者可以更新教学观念,不再只局限于注重对幼儿的智力和知识层面的教育,而是更能关注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对其进行正确疏导,使其能够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赵海燕'王国花.试谈幼儿园分享阅读教育环境的创设[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9(5):56-59.

[2]唐良昀.分享阅读与自主阅读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3]徐玉容.幼儿园分享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4]张久楠.分享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3(10):131-132.

[5]徐玉容.情感教育在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中的实施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25-129.

[6]贾秀英.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2):114-115.

(责编张亚欣)

猜你喜欢

幼儿园阅读教学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爱“上”幼儿园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