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5-01-28张皓河北省廊坊市第六中学065000

学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溶质分数有效性

张皓(河北省廊坊市第六中学 065000)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张皓(河北省廊坊市第六中学 065000)

什么样的课算得上一堂成功的课?有教育专家形象地概括为: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教师教得有效,坚持怎样的衡量标准呢?无疑,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是最好的标准,前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真谛,后者体现了应试教育的要求,在这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完美统一。学生学得愉快,怎么去衡量呢?无疑,教师教得有效,考试考得满意,是最重要的标准,试想,教师教了半天,考试一塌糊涂,学生怎能愉快呢?至于考试考得满意,自然离不开教师的教得实效和学生学得愉快。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出了问题,考试怎能考得满意呢?因此,这三位一体的评价标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离不开其中一条。其中一条不达标,其他两条标准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结果,这样的课堂就不是令人满意的课堂,这样的教育也不是令人满意的教育。本文就以九年级化学“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为例,试着就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如何教得有效进行探讨。笔者以为,教师要把一堂化学课上得精彩,教得有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有效性的前提是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引领,是教学效果的预先设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也是如此。这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达成什么样的效果,教师必须提前有所设计,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课,我就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3.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三维目标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情感是最高追求。三者由低到高,层层递进,缺失其中任何一项目标的达成,课堂的有效性都值得商榷。

二、课堂有效性的基础是对教材进行有效分析

我们的教材是依据国家制定的化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是落实课程标准的最好的工具书。化学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前对教材进行有效分析是课堂有效性的基础。试想,教师对自己所授课程的教材尚不熟悉,对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内容安排不能做到了如指掌,教学中怎么能做到游刃有余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如何保证呢?如在教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课前,我就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

(一)对教材内容的总体分析

教材通过先讲概念后运用的方式,介绍了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随后通过列举例题教会学生计算。通过计算,既加深了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一概念的理解,又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教材的有关概念联系起来,达到融会贯通。

(二)对教材内容具体分析

教材在讲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由熟悉的“咸、淡”问题引出“浓、稀”的概念。再结合人的“甜不甜”的感受对应溶液的“浓与稀”。这样的编排设计遵循着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的认知规律,学生接受起来不感到困难。这样学生就了解了溶液组成的含义,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再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并给学生呈现了一个关系式。通过实例计算,真正教会学生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具体计算方法。通过举例计算,教会学生具体计算方法属于能力层次的目标,这是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最后,教材常识性地介绍了其他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如体积分数表示的溶液组成,并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溶液组成可以有多种表示方法的道理。通过延深拓展,学生举一反三,使学生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所学指导生活,使人类生活得更好,这属于情感上的升华,也是课堂有效性的最高追求。

三、课堂有效性的保证是做好课程结束后的跟踪指导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做好课程结束后的跟踪指导。仍然以教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课为例,初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很容易跟物质的溶解度概念相混淆,教学中有必要在通过组织讨论分析,使学生对二者加以区别,并给学生布置作业,完成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比较表。

对学生所交作业的追踪评价,就能很好地了解到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程度如何,本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成如何。因此,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好课程结束后的跟踪指导必不可少。

(责编赵建荣)

猜你喜欢

溶质分数有效性
滴水成“冰”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