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废气监测体系建设模式探讨

2015-01-28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3期
关键词:监测站污染源废气

李 魁

(呼伦贝尔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内蒙古海拉尔 021008)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气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大气十条”的颁布,加速了各地的环境执法力度,大气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得到较快提升。但由于工业发展定位不准确、布局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废气污染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根本遏制。因此,亟需提高废气监控水平,及时掌握废气排放状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 在线监控

在线监控技术是通过在各企业废气排放口处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对企业排放的废气成分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安装在企业烟筒固定高度处的气体采样探头将样品气体采集并输送至气体组分分析仪中,对气体组分进行分析后,将气团各组分的浓度及气团温度、流速、颗粒物等信息汇总至中控机,再利用GPRS、CDMA或光纤等网络传输形式将分析数据信号发送至监控系统平台。

2 在线监测超级站

在线监测超级站多用于公共区域的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站内配置多种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仪器,可以定性定量监测CO、SO2、NO2、PM10、PM2.5等常规大气污染物及NH3、H2S、VOC等特征污染物,同时能够测量风向、风速、温湿度、降雨量等多种气象参数。

3 光学监测设备

光学设备时利用光学原理,主动发射并接收反射光线或被动接收自然光线,通过判断接收光线的峰值不同和强度大小来判断光路通过范围内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大小。

3.1 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主要用于连续监测大气气溶胶的分布,分析气溶胶的组成结构和时空演变。设备可安装在车上或建筑物顶部,进行水平扫描、垂直扫描、3D扫描,实时生成扫描图像,与GIS系统结合,可以更加直观地对工业区污染源进行监测与追踪,捕获污染源位置。

3.2 红外扫描仪

红外扫描仪是一台对大气中气态污染物进行扫描监测的设备,能够对有毒有害气体及其气团进行定性、定位和实时识别、成像分析。该设备扫描仪可以横向360度、纵向60度旋转扫描,扫描半径可达3~5km。通过设备自带算法,几秒钟内可以算出大气中污染物的范围和现状。

3.3 长光程差分光谱分析仪

长光程差分光谱分析仪(DOAS)是一种远程监测仪器,并以线监测代替点监测,能更准确地反映大气污染情况,对空气中十几种污染物的含量可同时进行自动定性、定量分析,具有快速准确,体积小,校正简单等特点。该方法获得足够数据后,就可建立起吸收光谱数据库。通过吸收光谱与参比光谱对照,可以对气体组分作定性分析,通过测量光吸收强度,可以算出该气体的浓度。

4 电化学类在线监测设备

电化学设备利用的是电化学传感器原理,主要布设于企业厂界或重点生产装置周围,用于实时监测企业重点区域大气特征浓度,预防污染物泄漏事故的发生。此类设备可监测H2S、NH3、VOC等多种特征污染物的浓度,通过更换不同的传感器来完成各种监测物质之间的转换。

5 移动便携类设备

5.1 移动监测站

移动监测站一般是在中型客车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化改装,车上配备简易实验室检测设备,并实现设备的在线化,主要用于个别区域的大气污染短期在线监测。此类设备几乎与大气监测站内设备配置一致,可定性定量监测多种常规大气污染物和VOC等特征污染物,并且检测精度较高。移动监测站的优点是就地取样,就地检测,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形式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系统平台。

5.2 应急监测车

应急监测车一般选用越野型SUV车型,车上配备各种便携式移动监测设备,可以随意移动到各个点位进行快速测定,主要用于突发大气污染事故的现场应急监测。车内配置便携式GC-MS和C16多气体监测仪等便携式大气污染物监测设备,检测精度一般,但灵敏度较高。应急监测车的优点是车身小,无需设置专业的驾驶人员,灵活性较强,可以随意挺进到最前线的位置进行监测。

6 废气监测体系建设建议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各个监控系统一般都是联合使用。

6.1 作为单一的工业企业可考虑高架点源在线监控技术对企业内的废气污染情况进行监控。

6.2 对于多个工业企业联合组成的工业园区,除了对单个企业采用上述方式外,还应结合整个工业园区的布局,采用分散的网格方式布设废气监测系统。

6.3 购置移动式便携类监测设备作为固定式监测设备的补充,满足突发废气污染事件现场应急监测需求。

6.4 对于工业企业、工业园区附近的居住区或城市,应根据其规模设置不同规模和数量的大气超级监测站进行24h自动监测。

通过建设大气超级监测站、废气在线监控技术,并结合应急监测设备,能够在企业、工业园区、多个工业园区之间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废气监测网络,实现对区域内污染源的全方位监控,防止工业废气污染事故发生,对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姜秋俚,张见昕.浅析污染源废气监测[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11:46-47.

[3]吕升.固定污染源监测断面的选择对流量的影响[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02):39-41.

[4]刘新爱.探究工业废气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2:135.

猜你喜欢

监测站污染源废气
船舶废气脱硫蒸发冷却器数值模拟
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废气中的苯系物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探讨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广东佛山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 多元化 多层次 助力佛山质检
守护绿色陶都的“幕后英雄”——走进江苏省宜兴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
人贵有恒,业贵以专——记河南省济源市环境监测站总工程师卫海林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 青政〔2017〕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