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银行业金融系统监管问题浅析

2015-01-28肖利剑

2015年16期
关键词:民间借贷

肖利剑



中国银行业金融系统监管问题浅析

肖利剑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金融系统宏观微观层面上的缺陷与漏洞,以及对比国际金融系统监管的相关改革措施,总结我国的相关实际情况,进而找出我国银行业的相关金融监管问题,提出政策性银行与国有控股银行的漏洞所在,和商业银行破产退出机制的完善,总结浅析解决措施,反映目前整体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民间借贷;银行破产与退出机制;宏观指导与市场机制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金融系统方面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银行破产条例即将出炉;《存款保险条例》已经施行;民间借贷问题渐显,影子银行、网络融资平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金融消费保护方面问题多多。可以说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看,我国的金融监管均面临很大挑战,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发展快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提高,还有着结构和具体的细节问题,本文中以银行业为切入点浅析目前监管的缺陷与漏洞,因为银行业是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国民经济的发动机,更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器。

一、随着金融的高速发展,银行问题首当其冲

随着改革深化逐步加深,对金融方面的改革也开始展开,金融的核心是银行,我国的银行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实际是行政管理机关,不对个人和企业办理银行业务;第二种是政策性银行:包括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只办理政策性的银行业务;第三种:商业银行,具体又分为:国有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有十五六家,如中信、光大、华夏、招商、兴业、民生、浙商和恒丰)、城市商业银行(如上海银行,某某市商业银行等)、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只办理储蓄业务),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

二、我国银行存在的问题

我国银行存在诸多问题,其中问题主要有:

1、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它们占据着大量的优势资源,掌控着银行业的大部分市场,同时也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保障,但同时由于缺乏明确有效的监管,只靠组织和系统内部监管,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本身存在巨大的结构隐患。以海南发展银行为例,由海南省政府控股,1997年海发行兼并托管信用合作社而且没有得到政府的有效监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信用社采取了高利息的方式来吸引存款。后来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许多信用社都出现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而对储户承诺的高利息也加剧了这些信用社经营困境。这直接导致了海发行事件。经调查,专家归结出以下结论:

(1)海发行的不良资产比例过大:成立海南发展银行是为了挽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海南发展银行成立,将5家已存在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后又继续兼并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2)银行体制混乱: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的年利率高达25%。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社高进低出,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资不抵债,无法兑付到期存款,并严重影响社会安定;

(3)经营模式不规范: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仅在1995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贷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造成了资金管理混乱无法处理融资;

综上所述,海南发展银行开业即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从这我们能看出政策性银行与国家商业银行的隐患:对市场的不重视、少分析,盲目为国家发展而忽视市场情况和供需关系;监管不力,经营模式落后,对不良资产放任自流一味留给国家买单,这一切都是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要面对的问题,银行业的金融改革也势必要对相关问题进行考虑。

2、商业银行的破产和退出机制的完善:由于我国银行业退出机制不健全,进入门槛高,借贷业务对借款和借贷对象的要求较高,一般的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困难,外加审查体制,这让企业贷款成为难事。这就催生出了民间借贷和影子银行之类的非官方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开始从事贷款类服务;另外互联网金融也开始兴起,P2P私募平台、金融产品和其他基金类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于此而非之前的商业银行。国家认识到问题并对此进行整改,出台了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破产法》,今日又对75%的贷存比红线做了调整,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的运营,更多地参考市场制度,引入了银行破产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的退出机制做了很大的改变,这无疑是个进步,银行的退出机制完善,相应的市场规则才能运作,金融安全才能得到保障。但进入门槛还要降低,比如逐步承认民间银行,承认民间借贷和影子银行的合法性,减少行政干预和政府领导,逐渐走上市场化金融体系的道路。

以上是我国银行金融系统监管的一些漏洞和结构缺陷,银行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稳定器,银行的监管情况也是对宏观金融监管优劣与否的直观反映。保障银行合理健康地运作才能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才能保证经济的高速而稳健地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银行业的金融监管虽有一定问题,政策性银行等国家主导的银行需要完善管理,遵从市场基本规律;商业银行要完善降低门槛准入和退出机制的市场标准化模式,完善商业银行市场运行的有效机制,从多方面保障银行业的合理健康运作。(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蔡臻欣, 谢洁.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及其警示.中国城市金融, 1999.

[2]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设计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研究, 2003.

[3]张继红.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肖利剑(1989-),男,汉族,辽宁鞍山人,辽宁大学2013级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的危机成因以及规范化发展路径
我国温州民间借贷调查分析
左手民间借贷右手不当得利
民间借贷类公证初探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