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分析研究
2015-01-28赵大成见曼曼
赵大成 见曼曼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分析研究
赵大成见曼曼
见曼曼(1991.03-),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贵州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摘要: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下,传统的外贸模式存在过度依赖传统销售、订单周期长、利润空间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更是制约着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的长期发展。而跨境电商作为基于互联网的运营式正在重塑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机遇。
关键词:跨境电商;运营模式;国际贸易
从狭义上看,跨境电商实际上基本等同于跨境零售。跨境零售指的是分属于不在同一区域的贸易主体,借助网络工具进行贸易交易、结算,并采用快件、小包等行邮的方式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交易过程。跨境电商在国际上流行的说法Cross-border E-commerce,其实指的都是跨境零售,从海关意义上来说,基本等同于在网上进行小型商品的买卖交易,基本上针对消费者。从广义上看,跨境电商基本等同于外贸电商,是指不在同一区域的贸易双方,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进行贸易往来、合作、交易,通过确立交易内容,进而进行相应货物买卖交易。
一、跨境电商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较之以前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相比,跨境电商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从2013年的跨境电商发展规模而言,其成交金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的大关,其中,跨境电商发展比较完备的前几个国家是德国、美国、英国还有中国。按照目前的发展水平来说,在未来的5年内,全球的跨境电商成交额极有可能突破3000亿美元的大关。而按照各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而言,在众多发达国家里,美国的跨境电商发展规模最为庞大,发展也比较系统完备。数据显示,亚马逊,作为美国的最大电商平台,在2012年的盈利中,有高达43%的营业额是来自本土以外的跨境贸易中。
而就我国的跨境电商发展现状来看,发展速度也是不断加快的。根据数据统计,在2009年,跨境电商成交规模为0.9万亿元,虽然不能同发达国家相比,但是增速快,其以每年约30%的速度发展,至2013年,成交额已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而跨境电商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所占的比重也从4%提高到2012年的8%左右,比例不断上升。截止到2013年,我国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也已高达20万家左右,其从事的平台外贸企业高达上千家。
二、跨境电商的政策环境
2012年12月,国家在郑州开展了跨境电商试点,同时在重庆、上海等五个城市也开展相应试点工作,这就标志了跨境电商在我国的全面而又系统、有序的开展。2013年10月,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城市试点开始在全国地方全面铺展。从试点城市特点来看,试点城市主要集中在物流集散地、口岸或是产品生产地等。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共有四种可申报的业务模式,即直接进口模式、保税进口模式、一般出口模式和保税出口模式。从业务模式来看,试点城市的模式范围也不尽相同。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有关要求,我国可以开展跨境电商进口试点的城市共有重庆、广州、上海等6个城市,其他获批的试点城市均只有出口试点的资格。
三、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应因素
1、有关相应跨境电商的法律不够完善
由于以往的贸易法律是针对传统贸易而言,然而,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其冲击了现在的贸易法律,与其中一些规则不尽相符,更为关键的是,我国相关法律制定与完善的进度已远远落后于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目前网络虽然发达,但大部分还只能实现信息交流,而不能完全实现资金与货物的顺利衔接。因此,跨境电商面临的注意困境,会造成跨境交易的不通畅。特别是大多数国家仍未实现小额贸易管理,在通关处理方面,业务处理也可能受到响应局限。
2、跨境电商信用得不到相应保证
从跨境电商的特点来看,其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属性,这就决定了其危险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可种风险,还决定了买卖交易中存在的各种信用保证的风险。由于是使用网络科技进行相应的在线交易,而网络本身就不完全具备相应的安全,这也就给交易双方带来极大的后续隐患,即易存在相应欺诈、蒙骗的威胁。因此,建立相应信用保障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其有利于规范网络交易市场秩序。然而,国内的信用市场环境不太完善,诸如我国缺乏信用保障意识、诚信道德建设不太完善、有关企业信用管理不太健全以及没有完备的法律制度的保护,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的信用建设任重而道远。
3、在线支付的相应安全值得商榷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跨境电商的支付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促进交易的便利化,然而,在其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必须正确认识其存在的双面性。这主要是源于网络存在的内在弊端,网络的不安全所造成的。从电商的在线支付,我们可了解到,买卖双方有时会遇到支付不安全的情况。所谓的钓鱼网站,以及信用卡被盗取的情况时有发生等,使得人们质疑在线支付安全的呼声此起彼伏。由于在线支付涉及三方当事人,主要是买方、卖方和支付行,涉及内容比较多,若是一方发生问题,而数据一般不可跟踪,且容易认为毁坏,很难确定责任归属。
4、物流短板
物流难题是制约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很大的短板。跨境电商由于涉及跨境较复杂且各国间政策差异较大,很难像内贸电商一样通过自建物流的方式来解决跨境电商的物流问题。跨境电商的物流,物流周期是非常长的,到美国和欧洲一般要7-15天左右,到南美、巴西、俄罗斯更长(25-35天左右),除了物流时间长之外,物流还存在时效投递不稳定的问题,收货时间波动很大,有时7天收到,有时20天收到。
从现在来看,中国的全球物流模式还是比较粗放的,主要还是依赖于廉价的价格来吸引潜在的顾客。
四、改善跨境电商的政策建议
1、完善相应跨境电商法律
我国的跨境电商虽然初具规模,发展迅速,然而,与其成强烈对比的是,我国对应的法律体系并没有相应建立起来,因此,建立与完善相应跨境电商法律是迫在眉睫的。一方面,国家应专门成立相应法律团队,考察各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既要调查信用等问题,也要认真研究支付安全等风险,权衡利弊,因势利导,制定出符合适应跨境电商的发展政策。另一方面,在制定时,也要适应相应环境,灵活变通,因为跨境电商主要依赖于网络科技的发展,若是一成不变,则会阻碍跨境电商发展。
2、完善相应跨境电商管理体制
众所周知,我国的跨境电商起步较晚,是步入21世纪后新兴的一种产业,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管理经验,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有可能做出错误的管理决定。诸如淘宝、京东一类的大型电而言,也存在这类问题,如“山寨产品”、“刷评”等就是在过分追逐利益的情况下,管理不善所造成的,这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更关键的是,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跨境电商企业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向国外大型电商企业引进管理人才,不断改善国内的落后的管理模式。从体制创新、产品改善、质量监管、物流模式等一系列环节去改进。
3、改善潜在的物流短板
长期以来,物流短板一直是阻碍跨境电商的一大障碍,严重制约跨境电商的长期发展发展。“大物流时代”的兴起,则是认为可以有效解决其的长效机制。所谓“大物流时代”即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局限,让商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连接。其关键就是在海外建立仓库,它可对产品进行分类,通过对同类产品按外形、体积和重量等进行划分,实现规模效应。(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3年全球跨境电商交易额1050亿美元[EB/OL].[2013-08-03].http://www.100ec.cn.
[2]鄂立彬 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
[3]蓝玉才.跨境电子商务增势旺盛.中国商贸,2014.
[4]梁楠,房婷婷.跨境电商频获政策红利.进出口经理人,2014
[5]王慧.如何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光明日报,2014.
作者简介:赵大成(1990.03-),男,汉族,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贵州财经大学,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