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国十条”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选择

2015-01-28冯中跃

2015年16期
关键词:选择发展

牛 芳 冯中跃



“新国十条”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选择

牛芳1冯中跃2

冯中跃(1990—),男,汉语,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十条”)对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商业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对我国保障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社会保险体系覆盖面窄,社会保障失衡,社会保障资金筹资渠道狭窄,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结合“新国十条”,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国十条”;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选择

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现状

我国的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四项主要内容。在这四部分内容中,社会保险作为最重要保障内容占据主要地位。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呈现出一些特点。

(一)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

1.我国城乡二元化机构的保障体系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结构,由此导致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着城乡二元化的特点。我国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农村社会保障还很落后。由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虽然实现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覆盖,但是农村养老保险仍然处于试行阶段,而城市社会保障已经基本形成了全面的体系。据相关统计,农村的社会保障支出仅占全国保障总费用的11%,而城镇居民的保障支出则占全国社会保障总支出的89%。目前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远远小于城镇,制度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建设,城乡之间社会保障的差异明显。

2.在体制保障之外,多种保障方式共存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保障,基本保障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的设计在于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具有公平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打断提高,不同人对社会保障的需要也出现了差异。人们需要更广泛的社会保障,因此在社会基本保障之外,商业保险、企业年金、家庭保障等多种保障形式不断出现。

(二)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1.社会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出现了进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农村合作医疗从2003年的试点发展到2010年,8年间基本实现了农村人口的全面覆盖,报销比列在不断的增加,社会养老也在逐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加人员为3.64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员达到8.32亿人。城镇社会保障也在不断的完善。2012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亿人、4.73亿人、1.43亿人、1.77亿人、1.39亿人,比2001年分别增长100.2%、549.8、38.3 %、307.2%、302.1%;从2005年到2015年,我国每年都要调整一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到今年已经上调了11次,被称为“11连涨”,到2014年底,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由2004年的647元已经提高到2000多元。

2.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主要包括城镇的最低生活保障、灾害救助、失业救助等等多方面的救助行为。它是国家对人民保障的最后一道线,给予被救助者最低的生活保障。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水平还比较低,救助的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挤占、挪用、截留救助资金的现象频频发生,救助机制和配套措施还需进一步加强。

3.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够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目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社会福利比较高,发展比较成熟,而我国只是刚刚开始起步,处于较低的水平。虽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总体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完善基本社会保障的基础之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应该逐步发展社会福利制度。

(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社会保障方式

1.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一种养老保险的补充形式,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一些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志愿建立的一种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从2004年5月1日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关于《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施行以来,我国企业年金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000年我国参加企业年金的企业才一万多家,参与人数仅有560.33万人,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量为191.9亿元;而到2014年底,有 73261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2292.78万人职工参加企业年金,积累资金7688.95亿元。企业年金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制度,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迅猛,在不断发展的养老保险中,企业年金在保值增值方面的独特优势将会进一步促进养老保险的发展。

2.商业保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保险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商业保险公司不断涌现,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商业保险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种类的多层次的保障需求,目前商业保险已经是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保险公司119家,其中外资公司43家,原保费收入达20234.81亿元同比增长17.49%。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544.40亿元,同比增长16.41%;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2690.28亿元,同比增长18.15%。商业保险未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家庭保障

家庭保障是人民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会自己储蓄一部分钱来防范未来不可预测事件的发生。农村和城市都存在家庭储蓄的保障,它在实际生活中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二、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非凡的成绩,社会保障体系在逐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在逐步跟进,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正视。

(一)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狭窄,社会保障水平失衡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还是狭窄,城乡社会保障覆盖及内容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目前仅仅是实现了新型合作医疗的全面覆盖,养老保险才刚刚存于局部试点中;城镇居民参加社会保险的主要是在国有企业职工、事业单位和国家公职人员等等,个体和私营经济组织占总数的比例较小,才仅仅为8%,大多数的个体和私营人员的参保意识不强。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在城乡之间、城市不同单位工作人员存在失衡现象。由于 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我国城乡有差异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城市之间相差巨大,城乡社会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我国城镇已经基本实现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及女职工生育保险近年来不断丰富发展;养老保险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但是在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工作人员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渠道狭窄

社会保障资金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要想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筹资渠道。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由政府和个人共付的方式,筹资渠道有待于进一步拓宽。西方社会保障筹资方式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有:(1)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一方面通过征税可以实现收入的再分配,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国家、企业和个人的一些负担,强化了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功能;(2)要充分利用社保资金,通过一些合法的渠道让其能够实现保值增值,如在资本市场进行稳健的投资。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缺乏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持

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想使其如愿的运行需要多项配套制度的只支持,只有各方面各个环节建立有效的运营机制才能使社会保障真正起到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目的。如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监管问题等等。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体系的发展取得一些成绩,但是现在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严重影响到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进行。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速度有所放缓,缺少相关配套的制度保障不利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2014年“新国十条”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结合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必须要把相关配套制度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

三、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取向

立足于中国国情,结合2014年“新国十条”关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把我国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加强商业保险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缩小农村和城市,城市不同人群之间的社会保障的差距。首先,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对农村和对城市私有部门的投入;其次,在社会保险保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商业保险,通过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和个人参加商业养老和医疗保险,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商业保险的控费机制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将对政府主办的社会保险起到竞争性激励作用。根据“新国十条”的精神,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开展住房反向抵押,独生子女家庭保障,失独老人保障等多项保险试点,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养老保障。此外,发展多样化的健康保险服务,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多样的商业保险产品,并且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服务产业链的整合。

(二) 拓展和优化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渠道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硕果累累,但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渠道较少,并且缺乏一些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筹资模式,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筹资渠道主要有以下三种:(1)征收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是向特定收入的纳税人征收,美国每年的社会保险税收收入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 30%;(2)强制储蓄;强制储蓄具有现支现付的特点,不具有筹措上的长效性,个人和企业很难长期持续的缴纳社会保险。

目前,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征缴社会保险税能够增加社会保险的筹资渠道,给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基本保障缓解筹资压力。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营机制,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社会保障资金收支规则,才能保证社会保障的长期可持续运营。

(三)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制建设

法律是各项事业长效运行的基础保障,同样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也需要法律的规范,通过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运行体系,使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法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提供长效的监管机制。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保障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在保障基本需求的情况下,要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结合我国的国情现状,建立可持续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要有的放矢的根据现实需要多部门共同发展。相信在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会越来越完善。(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2.内蒙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刁俊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及路径选择,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9)

[2]付伟华.加快发展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证券与保险.2007(10)

[3]侯玮.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突破与创新,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

[4]吕永强.家庭保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5]2014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6]李玲洲.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理论构想,重庆社会科学.2009(1)

[7]伊蔚民.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求是杂志.2013(3)

作者简介:牛芳(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经济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

猜你喜欢

选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