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企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应用分析
2015-01-28闵志慧王馨缱夏铭悦
闵志慧 王馨缱 夏铭悦
医药制造企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应用分析
闵志慧1王馨缱1夏铭悦2
王馨缱(1991.07-),女,汉族,重庆九龙坡区人,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硕士研究生在读,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夏铭悦(1993.05-),女,汉族,黑龙江省大庆人,黑龙江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会计信息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医疗改革的大力深化,医药行业成为紧系民生的重要行业,其财务与内控问题日益引发人们关注。然而医药行业时常出现药品质量、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诸多问题。文章选取我国三家医药上市公司,分析其问题与优势,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并提出医药行业关于内部控制问题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医药行业;信息披露
一、理论依据
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二、我国医药行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在中国,医药行业关系民生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样是一种高风险行业,面临着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如今我国上市医药公司约150家,出现的产品质量、信息披露等问题日益突出。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直接影响了医药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行业发展。本文选取了我国上市医药企业的三家代表公司,分别为ST生化、天目药业以及云南白药的内控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
三、案例分析
(一)ST生化
1、公司简介
ST生化,振兴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为医用卫生材料等。其所属子公司湖南唯康药业于2014年4月要求施工方停止施工,原因是唯康药业的资金短缺。公告称湖南地区的春夏雨季导致其不能按计划竣工。此外还有多处虚假记载事项与推迟披露重大信息的事项。从2012年到2014年,ST生化公司不断违规。被曝出其年报涉嫌虚增收入、销售收入涉嫌虚增收入和盈利等财务问题。
公司在重点控制活动等方面不存在重大缺陷,同时具有合理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从其内控自评报告中可以看出该公司主观认为其内控制度的运行较为良好,完全没有意识到董事会虚假记载与披露的错误。
2、资金管理
该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并没有做到资金的有效运用,企业施工经营所必须的基本运营资金都无法保证。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企业想要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只能靠拖欠贷款等不恰当方式。故连企业最基本的施工费用都无法保障。
(二)天目药业
1、公司简介
杭州天目山药厂是一家生产中成药的企业。从2009年至今,公司业绩持续亏损,偶有盈利也是依靠变卖资产。天目药业除了信息披露问题,其最主要的社会责任。
2、社会责任
医药企业关系人民的生命健康,天目药业用老化陈旧的设备制造产品不仅会使药品无法达到行业标准,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并且从另一方面来看,使用设备生产产品的员工也可能因设备的陈旧运作操作而威胁自身的健康安全。
3、内部控制制度建立
从其内控评价报告中可以看出,从企业对外发布的消息中还可以看出,云南白药聘请了厦门大学全方位设计并建立了一套覆盖全面、监督有力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多年来根据企业的实际战略情况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保证有效的通信和协调,而其中的内部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
四、对比分析
对比上述三家上市医药公司,前两家问题企业在资金管理、信息披露、虚假记载、社会责任方面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
而拥有完善企业内控体系的云南白药集团,不仅逐年盈利,而且对外真实、准确、完整的披露企业信息。对国家以及社会负责任,完全归功于其有效的内控体系在企业生产、流通的各个方面起约束、指引作用。
五、建议与对策
(1)强制披露信息,加强资金管理
现如今的证券市场对于信息披露不实的惩罚基本采取经济惩罚,且数额不大。笔者认为证监会应该根据不同的利害影响程度制度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比如加大罚款数额、监禁等等。
核定资金的合理需求数量,应以需要与节约兼顾为基本原则,确定筹资方案。资金需要量确定后,再确定如何来筹集所需资金,确定筹资与投资方案。做到有的放矢,维持企业正常的资金运作。建立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企业应依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合理的编制企业资金预算方案。
(2)完善企业内控体系
完善企业内控环境,严格授权批准制度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应形成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利制衡关系,把各项管理落到实处。建立内部报告制度,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管理报告体系,如实反映经营状况,及时披露相关重要信息。
(3)增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公司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在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员工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了相应的机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深刻理解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基于内在的道德动力,有效管理自身运营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注重依法用工、保障职工权益。重视产品质量、提供优质服务。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尤其是医药制造行业。如有余力,企业还可以参加慈善事业、参与公益活动,积极为社会、为国家创造就业岗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等就业,良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作者单位:1.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2.黑龙江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余泓慧.ST生化公司治理问题分析.管理观察,2015(2):80-82.
[2]苏融.分析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现代经济信息, 2015,(1):223-224.
[3]曹立新.制药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2):133.
[4]白光银.论内部控制在医药行业中的运用.管理世界,2011,(1):23.
[5]周小燕.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与改进.公司治理,2010,(3):42.
[6]叶扬.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金融市场,2013,(3):32-33.
[7]孟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与信息披露.商业现代化,2008,(4):46.
[8]房向东.我国内控信息披露规范的发展及其建议.经济视角,2008,(2):28.
[9]李伟阳.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中国工业经济,2010,(1):114-116.
作者简介:闵志慧,女,汉族,四川阆中人,副教授,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