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广西瑶族长鼓舞的教学改革
2015-01-28何永琳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541006
何永琳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541006)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广西瑶族长鼓舞的教学改革
何永琳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541006)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高校教学以及传统民间传承中瑶族长鼓舞教学上产生的一系列变化,总结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所呈现的特点,并对现状及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
广西瑶族长鼓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校地方特色课程 民间传承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瑶族形成了种类多样、风格独具的舞蹈艺术,尤以长鼓舞最为典型。古人有“无山不成瑶”一说,这个主要居住在崇山峻岭间的民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由于深山的阻隔,犹有不少珍贵的艺术遗产较好地保存下来。
过去,广西的瑶族舞蹈主要在民间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以及宗教传承中代代相传。近几十年来,随着广西各大高校地方特色课程的开设,瑶族舞蹈教学在校园里得到了系统化、规范化的发展。瑶族的盘王节、长鼓舞也先后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一、高校长鼓舞教学
广西有三所高校开设了瑶族长鼓舞课程: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以及贺州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的《广西民族民间舞》课程为自治区精品课程,瑶族舞蹈开设一学年,其中长鼓舞占半学年。
该校教材正如其名《广西特有民族民间舞蹈原生元素组合教材》所强调的那样,强调其原生态的古朴风味。近十年来,高校“学院派”民间舞如何扎根民间、而不是象牙塔式地发展这一问题引发了教育者们的思考。广西师范大学的教师们在教学改革中,本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使命,在教材的丰富和完善中,没有着重去变化、发展那些瑶族舞蹈的元素,而是不断回到民间向长鼓舞传承人们学习,除了挖掘更丰富的动作语汇,更重要的是学习与长鼓舞紧密相系的宗教文化、山地文化、民族心理等等。在此认识上,现今的瑶族长鼓舞教材没有了“学院派”通常所呈现出的精雕细琢,而是充满了古朴、原始的民族审美意蕴。理论教师会为学生讲授关于原生态瑶族舞蹈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那些艺术化的瑶族长鼓舞语汇的同时,又知其从何而来,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变化到训练组合中的。
二、传统的民间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瑶山生活与外界文明的交集越来越多,传统民俗活动、节庆、宗教仪式急剧减少,瑶族传统舞蹈逐渐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环境。广西共有六个瑶族自治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中,各地政府出资建立了一批长鼓舞文化保护基地,文化部门也会对民间自发组织的“还盘王愿”、“度戒”等民间活动进行一定资金上的补助。
以贺州地区为例,当地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大井村、虎马岭村、新华初中建立了三个瑶族长鼓舞传承保护基地,并以村委会为单位组织建立长鼓队,在长鼓舞传承人的带领开展排练与表演。在此带动下,许多瑶族山寨在小学开设了长鼓舞培训班,或者利用晨练的时间让学生练习。
事实上,老一辈瑶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意识还是较浓厚的。就笔者采访所知,即便是在文革期间,那些瑶族祭祀仪式被扣之以“封建迷信”之高帽,但在很多山寨,瑶民们还是想方设法,如到更深的深山之中,继续他们传统的祭仪。笔者在瑶山各寨所结识的那些师公、歌娘,每一个得知本人学习的意愿,都非常热情地将舞技相授,很主动、细致地介绍每一个舞步、每一个手势背后的涵义。当寨子里围观的小孩子或年轻人对此表示出好奇之心时,他们也都愿意金针度人。
解放前,瑶人过的是“入林唯恐不密,入山唯恐不深”的生活,他们安于清苦、乐天知命。如今,外部的文明与繁华冲击了瑶山平静的生活。如地处于两广交界处的贺州地区,年轻人往往跑到广东打工谋生,寨子里留下的都是孩童和老人。像《36套做屋长鼓舞》《72套赶羊做鼓长鼓舞》之类有严格的表演程式、成熟的舞技的舞蹈,必须从小跟着家族长辈们学习的舞蹈,往往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进行学习,年轻人的外出打工对此就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在师徒传承方面,过去,师傅们授徒技艺,徒弟们往往要到师傅家里帮忙农活、跑腿打杂。如今,年轻人对这些虽抱有兴趣,但为了生活,他们还是选择了外出打工。通过一次次度戒、成为师公是一段艰苦的历程,那些瑶族的传统祭祀仪式往往是三至七天通宵达旦、歌舞不休,其疲惫与艰苦也不是今天的年轻人所都能承受的。虽然瑶族人民十分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但终究还是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结语
随着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的渗透,广西无论是高校教育还是民间的舞蹈传承都在变革中发展。在一个民族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传承和发展本民族的舞蹈更能突显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作为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瑶族长鼓舞,本族人民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尤为关键。在笔者走访的村寨中,也会有一些年轻人走出大山后又回到山里向老艺人们学习或是致力于其它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瑶族文化的传承既需要外界的扶持,更需要这样本民族的力量之源。
何永琳,男,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学历,助教职称,研究方向:舞蹈编导,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