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的美学研究概况
2015-01-28汤丽琪吉首大学427000
汤丽琪 (吉首大学 427000)
“速度”的美学研究概况
汤丽琪 (吉首大学 427000)
“速度”是后现代景观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他带来了不同于传统审美的审美体验。但关于“速度”的美学向度研究在国内外都很少。本文梳理“速度”美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期对“速度”的研究做简要概述。
速度;美学研究;概述
2012年12月26日,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以310公里/小时的速度,从北京到广州全程2298公里,仅需8小时到达,而在提速以前则需要20小时30分。这样的速度至少对70年代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更遑论进京赶考的书生、倒骑驴的张果老又或是驾驭着赤兔马威风凛凛的关公了。如今,速度已然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论是身体的移动还是信息的流通,现代人一刻也不愿再等,仿佛真正理解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内涵。距离渐渐在人们的意识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运输工具运动的时间,“多久”代替“多远”变成了大众的口头禅,空间仿佛一下被“删除”。
西方人曾戏谑地说:“原子弹的爆炸让不少作家纷纷罢工。”这句话道出了一个隐含的现象,科技与文艺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敏感而执着的艺术家们迅速地发现了科技的“阴谋”,大声呼吁人们要警醒科技对人文精神的侵蚀。科技的速度让人遗忘,让历史失去了厚重的存在感,让古老的沟通和谈话消失了。在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缓慢》中描述了一位知道如何使用各种手段制造波折来延长约会时间的T夫人,探讨了一种“慢”的价值取向,小说最后写到:“我还要瞧一瞧我的骑士,他慢慢走向马车。我要玩味他走路的节奏;他愈往前走步子愈慢。这种慢,我相信是一种幸福的标志……朋友,我请你做个幸福的人。我有个隐约的印象,我们惟一的希望取决于你有否能力做个幸福的人。”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在其小说《钟楼魔影》中虚构了一个“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一个名叫“冯德尔沃特米提斯德荷兰小镇”,但就连世界上最美的地方、这么古老的小镇都被一口象征工业时间的大钟指挥着,世界上还有不受工业时间、机械钟时间操纵的地方吗?还有不被科技统治的地方吗?生来具有忧患意识的艺术家们不断地反思科技对人文的冲击,对人格的异化。维希留语:“从经常性失神癫到恋科技癖,从连续摄影术到催眠异语症,艺术终究不过速度之事。”
“速度”概念首先来自科学,用以表征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但学者们也将“速度”概念不断地引入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美学等人文社科门类。但就目前来看,国内外从速度的角度切入探讨美学的研究成果还有待增加。
法国社会学家保罗·维希留被称为“速度的高级牧师”,他创造了新词汇“Dromology”(速度学)。他亲见机械、技术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力,其后著作中流露出“速度”对现代、后现代生活的诸多影响。维希留的“速度”,主要是电子媒介时代的光电速度。他认为人类社会发生过两次重要的革命——19 世纪的运输革命和20 世纪(特别是20世纪末)的传输革命。运输革命带来的是机械速度。运输使得物理位移产生,而运输工具的不断提速(步行—马车—火车—飞机)让运动更加容易,出发和达到之间时间差的缩短,使人获得一种摆脱束缚被“解放”的真实感。20 世纪末的传输革命带来的是一种技术速度,它让人们能够不必进行人身和物理的位移就同时在不同的地点“在场”。此地与彼岸之间本应具有的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扩展被即刻删除。在《消失的美学》中保罗·维希留讨论了速度,特别是光电速度对人的日常体验,审美感知造成的影响。他说“速度并不仅仅用于更轻松地移动,它首先是用于看,用于听,用于感觉,也就是说是用于更加强烈地领会当前的世界”。保罗·维希留所谓“消失的美学”或称“速度美学”,它实质上是一种对电子媒介时代审美新图景的描述,时间、距离、风景、主体都消失了,消失在速度的暴力之中。英国John Armitage教授是研究保罗·维希留的权威专家之一,他编著了一系列关于保罗·维希留的著作,将“速度”带到英语世界。
在国内关于“速度”的美学研究也很少。
包兆会发表的《速度对“看”的影响》(2001)《速度对视觉经验的挑战和影响》(2002)《后现代景观下的“速度”》(2002)等论文从速度对视知觉的影响入手,他指出,速度通过对视角神经的挑战和重塑对我们今天的文化产生影响,具体而言是从技术速度的诞生与“看”相关;速度扩大看的能力;速度丰富看的经验,满足视觉期待等方面产生影响的。包兆会说,速度对“看”产生的影响使“看”的方式优于其他感知方式,“它打破了以前看与运动、看与思考、看与想象、看与记忆的和谐平衡关系……越来越依赖看来解决问题,由此将导致人的想象力和记忆力的衰退,人体活动空间的缩小,并使人的凝视变得越来越固定,丧失肉眼一些自然的速度和敏感性。”在《后现代景观下的“速度”》文章中,分别对古典时期、工业革命时期、技术革命时期的“速度”景观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基于牛顿力学的机械速度与基于相对论的技术速度的区别于联系。
此外,梅琼林的《“用时间消灭空间”电子媒介时代的速度文化》(2007)论述了当前以电子媒介为传播手段的传播速度对时间、空间观念的消解,对历史意识、民族国家观念的消解,以及主体的碎片化等后现代景观,他认为在电子传播时代,人类在享受速度带来的自由的同时也不得不受其操纵。张新赞的《瞬间——论一种现代性体验》(2007)从“瞬间”角度来讨论“速度时代”人的审美体验问题。他认为由于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不断加速,人的时空感受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距离越来越失去意义,时间感受也越来越呈现为一种“现在”时间的“瞬间”感。文学与艺术中以“瞬间诗学”为主要审美特质的“瞬时”的现代性体验也发生了从“震惊”到“眩晕”的擅变。卢志强的《“消逝美学”研究》(2011)梳理了历史上的“消逝美学”现象,并从审美方式、审美本质、“代偿”和“内爆”的审美功能三个方面对“消逝美学”展开研究。
“速度”已然成为后现代景观中一种独特现象,带来不同于传统审美的审美感知。如在凭借自身力量移动的低速度时代,陆游能写出33首悠闲惬意的“骑驴”诗,《红楼梦》中的生活形态几乎是静止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纵然能用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也不过徒步西天取经去。这是一种凝神景观的韵味。机械时代,人从全国各地到北京不过火车一天的时间,飞机仅需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这种速度之下,张生赴京赶考途中艳遇崔莺莺的“西厢”佳话的空间早已丧失。
[1]米兰·昆德拉.缓慢(严慧莹,译者).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
[2]保罗·维希留.消失的美学(杨凯麟,译者).台北:扬智文化事业公司,2001.
汤丽琪(1988—),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