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
——网络时代的纪录片传播发展趋势解读

2015-01-28谷妮娜浙江师范大学321004

大众文艺 2015年9期
关键词:频道纪录纪录片

谷妮娜 (浙江师范大学 321004)

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
——网络时代的纪录片传播发展趋势解读

谷妮娜 (浙江师范大学 321004)

技术的进步和媒体环境的革新带来的是一个全民纪录的时代,对国内纪录片的传播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传播有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播出平台。进入“微时代”,纪录短片顺应时代而生,由此来探讨网络时代纪录片传播的发展趋势。

纪录片;新媒体;微时代;网络传播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视频网站、微博、论坛、移动终端等的普及,“人人皆是自媒体”的草根传播模式出现,媒体环境的革新带领社会进入到一个全民纪录的时代。所谓新媒体,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以外的新兴媒体,主要包括网络、手机等一系列高科技的数字媒体。三网融合更加开放、多元化,实现信息即时交互。纪录片作为公众话语的一部分,以受众为本位,寻找更适用于新媒体环境的内容与表达方式。

一、网络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传播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纪录)于2011年1月1日正式播出,并形成了良好的口碑。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影响着纪录片的传播发生变化。2008年以来,网络纪录片频道相继建立,开创了中国纪录片新媒体传播的新局面。2008年7月良友纪录垂直门户网站正式开通,是专注于纪录片领域的垂直门户网站。2009年8月搜狐视频推出高清纪录片频道,是国内首家正版高清网络视频播出平台。2009年12月,中央电视台网站转变为中国网络电视台,其纪实台与CCTV纪录频道合作开辟了纪录片频道。之后国内多家大中型网站开设了专门的纪录片频道,包括新浪、腾讯、网易三大传统门户网站等。

网络时代,纪录片频道进驻门户网站,纳入到网络媒介中。网络纪录片频道存储众多优质纪录片资源,主要受众对象从小众崇拜到大众欣赏,打造具有受众广、影响深远的品牌纪录片频道,为高品质纪录片和纪录片制作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如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共有约5万部纪录片,其中最具品牌特色的是自制专栏《搜狐大视野》。截止目前2015年4月,《大视野》累计点击量已经超过8亿。又如凤凰网纪录片频道以“还原历史真相,记录世间百态”为宗旨打造纪录片视频平台。视频、图片、介绍链接方式相组合,形成纪录视频、纪录片制作者分别与观众的互动。

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拓宽了传播范围,打破了传播的地域限制。例如2013年就有多部纪录电影在国际电影节获奖。资深电影人麦启聪执导的纪录片《瓷魂》获得了“纽约国际电视电影节”纪录片类别世界银牌奖。导演田文的纪录短片《美在正蓝旗》获得第11届波士顿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等,借助新媒体传播渠道在国际上获得强烈反响。新媒体为纪录片快捷、广泛地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渠道。

二、电视纪录片网络化生存的特点

在传统媒体时代,国内纪录片传播主要渠道是院线及电视播映,纪录片播放时间、进度、形式相对固定,观众收看纪录片形式是受限制的。而在网络媒体时代,纪录片的播放更新快、时效强、灵活多变,受众在选择观看时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在纪录片网络传播过程中,可以看到其顺应受众角色的转变。

(一)调整纪录片编排播放

网络传播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广泛的传播面、多媒体化的信息、突破线性限制、不断增强互动性等特点。网络传播不需要受时空的约束,纪录片的受众点播服务比直播服务多,短视频是观众收看的重点。电视纪录片根据网络传播特点改变编排播出方式,并进行整合,形成精品,更好地适应网络化生存。

(二)文化特色融合大众化

网络传播将促成中国纪录片从小众走向大众,贴近日常生活,融合文化特色,满足观众的文化消费心理。如借鉴网络中普遍应用的超链接形式,让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了解与纪录片相关有价值的信息,更符合观众观赏习惯和心理,满足观众全方位了解的需求,实现纪录片素材的增值。

(三)多终端平台拓展传播途径

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信息传播及交流更加便捷,使电视纪录片更注重多渠道拓展传播平台。如互联网终端、手机终端(包括移动媒体终端)、IP电视终端等新媒体的终端平台,为纪录片传播寻找多样化便捷的传播平台。观众在选择观看纪录片时,双向互动和信息反馈机制增多了受众同制作者以及受众之间的互动。

纪录片通过网络频道的传播,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投放不同内容,增强了受众的主体意识。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网友可以随时记录身边发生的事件并提供分享,特别在突发事件或热点时事方面的意义更具珍贵性。当前电视纪录片的网络传播仍处于探索阶段,各网站纪录片库存内容有较高的重合度,品牌意识是网络纪录片频道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网络时代探索微纪录

进入“微时代”,纪录短片顺应时代,悄然走进大众视野。2013年纪录片产业数据发布会上,提出微纪录片的基本特征:“篇幅简短、诉求单一、视角微观、风格纪实。”早期进行微纪录商业植入的作品之一便是2010年11月启动的“语路”计划,苏格兰威士忌品牌尊尼获加为宣传品牌精神,导演贾樟柯等拍摄了12部微纪录片,每集3分钟,在各大门户网站上引发大量关注。又如2012年11月花样年集团发起美食公益活动所推出的纪录片《悦食中国》,每集约13分钟在优酷网播出,一集平均点击率达到250万以上。纪录短片让内容更加精炼,与现代快节奏的受众信息需求习惯相契合。

受新媒体传播环境多元化的影响,纪录短片更接地气,引起观众情感共鸣。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很大程度上积极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以美食为题材,对当地风景名胜、人文风俗的礼赞。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回归央视荧屏,登陆中央电视台多个电视频道,爱奇艺、乐视网等网络平台也同步推出,延续又一轮美食文化之旅。纪录短片的拍摄在视觉文化时代更要有美学层面的追求,这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可圈可点,小景深、短镜头、特写、鲜艳的色彩等都是重要特征。纪录片的视角从过去侧重对历史文化的表现转向对现实的关照。

纪录短片因短小精悍、低成本的优点得到广泛传播。网络时代,纪录短片与网络、市场的结合和对人的关注,与社会现实的连接越来越紧密,拓展出了有别于传统纪录片的新类型。纪录短片是“微型”,更是迎合了整个“微时代”碎片化特点。在生活节奏快、审美快餐化、受众碎片化的时代,微纪录的形式,对于发展我国电视纪录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纪录片制播在台网联动、跨媒体传播等方面利用新媒体环境不断创新,相信纪录片平台会在探索中开创新的蓝海。

[1]张同道.2010年纪录片网络新媒体传播研究报告[J].南方电视学刊,2011(4).

[2]黄升民,刘珊.三网融合下的“全媒体营销”建构[J].现代传播,2011(2).

[3]李翔,李芸.电视纪录片网络化生存现象研究[J].中国电视(纪录),2011(9).

[4]李翔,李芸.电视纪录片网络化生存现象研究[J].中国电视(纪录),2011(9).

[5]张同道,刘兰.2014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纪录片影视创作作品部分综论[J].艺术百家,2014(3).

谷妮娜,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

猜你喜欢

频道纪录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出版纪录
寒假快乐频道
《科教·纪录》
频道
央视纪录频道国际版简论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专家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