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地心引力》中的道具谈情感化设计
2015-01-28王世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50000
王世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50000)
从电影《地心引力》中的道具谈情感化设计
王世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50000)
新的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颁给了《地心引力》,作为一部全球影迷共同关注的一次视觉盛宴里,导演除了情节、音乐、画面、动画、灯光等方面给了人一种全新的震撼之外,道具设计上,从自身的功能角度出发,结合剧情,联系了人在浩瀚太空中的行为模式,巧妙地揭示了道具和设计以及人的三者行为上的关系,也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行为反思。
影视;道具;情感化
当人们久居地球,常常仰望星河,不断赞叹之虞,也时常有一探究竟的想法,电影《地心引力》就是根据此类故事改编,该部数字电影的拍摄,有当前计算机数字影视发展作为背景,但也不能忘记其中也有道具概念设计的功劳,导演对于剧情画面效果和道具的融合是丝丝入扣,根据剧情的推进,道具的设计和安排也更能体现设计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情感方面的需求。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影视创作中道具有关情感方面的设计作用。
一、道具的主体作用
作为有一定功能的电影道具,本身就和角色一样重要,它们要塑造整个空间,是空间的主体,演员的正常台上活动都会围绕着道具来展开,所以道具的位置是核心的、主体的。
《地心引力》里,当镜头慢慢转入并聚焦到人造天体和几个宇航员身上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的道具基本上是为了满足普遍的太空作业的需要,飞来飞去的空中飞行器,卫星外置操作面板,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在这里,每个人穿着笨重的宇航服,但是却能训练有素的进行各种太空作业,有一位宇航员甚至可以在打破太空飞行的一个记录,这些道具就是从人的本能需要方面来进行的道具设计。
飞行推进装置是宇航飞行中必不可少的一件装置:现在的宇航服和过去的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保温、隔热等方面的技术更加的成熟,为了适应单体在空中的作业,还需要一定的灵活度,因为在失重状态下的飞行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练习穿着厚重的宇航服情况下,掌握对于推进器的方向力量的控制,甚至还需要考虑到飞行惯性的问题。该装置具体的操作是:将飞行推进装置放在人的背后,通过按扭的操作来控制推进的角度和力度,这样的操作每一步都是生命攸关的,所以来不得半点马虎,在太空那样的环境里,加上失重的影响,如果装置的每一个设计的不能满足特殊环境下的操作功能上的要求,那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演员乔治克鲁尼开始漫无目的的“散步”,不过也正是这样为了追求创造人类历史记录的散步,才能够让他对于推进装置的使用非常娴熟,能够精确控制飞行距离和燃料的关系,也为了灾难到来之后的逃生做了伏笔。当危险来临,他不断寻找同伴,为了营救主角,甚至最后牺牲了自己,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的飞行推进系统是故事往下发展的唯一救命稻草,也是因为他的这套装备,导演刻画了人类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如何打动观众,讲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博大的舍己为人的情怀。
二、道具给人情感方面的暗示
道具除了它主体的核心作用,也可以同人的情感方面进行联系,这一方面有时候通过物,有时候通过颜色,也可以通过自然界里其他的生物来进行这方面的行为心理暗示。
比如在该部电影里,有关人物飞行的暗示,寄托了无数人类的情感。人,其实本不能飞行,但是当莱特兄弟让人在空中有了短暂的停留之后,人的飞行的梦想也就因此而翱翔,不断挑战人类智慧、生理的极限。从过去飞行的方式到材料的改进,这期间无数的飞行技术更新换代,滞空的时间和距离也越来越长、越来越远,以此带来飞行载物的设备也变的日新月异,每一个国家的宇航局都有自己的造型设备,当在电影里一晃而过的中国航天站出现的时候,不仅仅给女主角一个及其强烈的镇定作用,也给了千万中国影迷以鼓舞:这是一种生命本能回归的唯一依靠,也是人类生存本土情愫的低声回应。
三、道具引起人类反思
首先是时空上的反思:人类对于电影时空认知也包括了导演所要塑造这类题材内容本身,也有的延伸到了道具上:比如,有时候我们也不能忘记《地心引力》这部片子里面人类所制作的那些卫星、航天器,毕竟,没有这些物质化的载体,人类也很难凭借自身翱翔太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造物,让人类很多梦想转化成了现实,促进了更多的遐想,人类也正是因为不断的创新研究,在有限的地球空间上不断的拓展和延伸。但有时候也是因为这些带领人类超越时空界限的载体,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对于时空方面的研究,人类一直从未停下脚步,不断新的事物的涌现,也会出现一些新的不断的挑战,这种挑战有时候是事关人类生死的,影片里女主角到了最后虽然成功逃生,但是对于那深邃太空,也从最后一眼的遥望上,表现了主角极其复杂的人物情感。
然后是物质上的反思: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能源消耗已经给人类和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敲响了警钟,尤其是人类。当人类社会经历过美国五六十年代的过度消费,当今天过度包装还普遍存在的时候,甚至某些因为能源的问题还在战争不断,人类到了今天确实该反思自己,我们从哪里来,未来去哪里。影片里虽然开头没有交代人类对于建设空间站的目的,但是这些年的四处寻找外星系生命特征的行为已经非常广泛,在寻求各种资源能源的同时,人类肯定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危险,但只有当人重新回到养育自己几万年的地球的时候,才会有种最踏实的归属感,女主角不顾千难万险,落地之后看着一水、一山、一草、一木,那种深深的情感,结合着灰色的天空,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不管未来在哪里,人类还是应该善待地球,善待地球上的所有,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这也是该片给人类最大的反思。
最后是精神上的反思:作为一部人类探索太空的艺术影片,本身就是为了观众享用这美好的故事构思:悬念丛生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线索,惊险万分的主角遭遇,也有精致的各种层出不穷的太空影视道具。
美国国际空间站前指令长克里斯·哈特菲尔德在他的著作《宇航员的地球生命指南》一书中,把靶子对准了各种励志书的空洞乐观主义。他说,“在太空中飞行,别理什么“往好处想”之类的话,真正管用且必要的哲学是为最坏情况打算”。这部奥斯卡获奖作品里就是将人类太空中的种种灾难就这样按照最坏的情况,“巧妙”地聚集在了一起,一度让桑德拉丧失了生活下去的念头,可是,在一幕幕的回放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之后,尤其是乔治克鲁尼在死后的一次成像,用一瓶酒这样的小道具,成功点亮了桑德拉的人生,让她重新振作起来,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人类这种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四、结语
影视道具的发展一直是影视里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串联了角色行为、心理等方面的活动,在道具设计方面,《地心引力》秉承了美国商业电影的一关的作风,摒除过多的象征主义,贯彻着美国民族所崇尚的“实用”特征,每一个道具精心设计,反思了人类在未来与物、环境的关系,这方面充分结合了剧情的发展。可以说,正是因为影视道具的发展,人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才多了几分新鲜和踏实的感受,多了一些情感方面的诉求。
[1][美]唐纳德·诺曼.《情感化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
[2][美]唐纳德·诺曼.《设计心理学》中信出版社,2010(3).
[3]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