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创作要接地气
——从歌词《时间都去哪儿了》谈起
2015-01-28张咏民河南省安阳市群众艺术馆4555000
张咏民 (河南省安阳市群众艺术馆 4555000)
歌词创作要接地气
——从歌词《时间都去哪儿了》谈起
张咏民 (河南省安阳市群众艺术馆 4555000)
任何艺术创作只有扎根生活的沃土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本文结合歌词《时间都去哪儿了》,从歌词创作的选材、语言、构思等方面谈谈如何创作出更接地气、更具生命力的好作品。
歌词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2014年央视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一夜之间感动了大江南北,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在人们心中引发了广泛共鸣。究其原因,除了旋律的深情细腻和歌手的“走心”演绎之外,单就歌词本身蕴含的那份钻心入肺的真切感和时光不再的疼痛感,足以凝聚起它迅速走红、一唱不衰的生命力。透过朴实无华的歌词,我们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作品正是抓住了我们都曾经历过的生活的“核”,唱出了人们共同的心声和亲情的温暖。它的成功给歌词创作以很好的启示:只有真正接地气的作品,才会有生气、有灵气、有人气。
所谓接地气,从字面上看就是挨着地面才能接收到来自土地深处的气息。对文艺创作而言,接地气就是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百姓。随着当今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和品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一部文艺作品能不能让群众叫好,不在于运用了多少创作技巧,也不在于调动了多少包装手段,最关键的要看是不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重申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定位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歌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其创作同样需要深深扎根生活的沃土,从百姓的生活中汲取鲜活真实的源头活水,说老百姓的话,讲老百姓的事,这样才能赢得老百姓的喜爱。结合歌词《时间都去哪儿了》,笔者就歌词创作过程中如何使作品更接地气谈几点体会。
一、题材选择
题材的选择是一切文艺创作的基础。作品题材选对了,如同选对了路,会省时省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间都去哪儿了》原是电视剧《老牛家的战争》片尾曲,作为剧中的歌词自然是围绕剧情展开,选取了每个人都曾亲历过或参与过的普通故事,以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那种难以割舍的挚爱与陪伴为脉络,再现了父母一辈为了儿女宁愿把脊背累弯、把心血耗干也从不言悔的博大情怀。试想,我们从小到大,从无知到成熟,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父母的关怀与呵护,总以为回报父母还早。可就在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中,我们的父母“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每个人听到这样的歌词都会有一种揪心的疼痛,而产生这样的共鸣效果关键在于它的选材不空泛、不虚假,贴近普通老百姓的平常生活。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还不够近。”歌词创作亦是如此。真正有生命力、有感染力的好故事,不是凭空想象,不是抄袭模仿,它在泥泞的田间地头,在嘈杂的工厂车间,在百姓的喜怒哀乐之时,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之中。我们在选材的时候,要多想想今天的老百姓期盼什么、喜欢什么、痛恨什么,真正把老百姓的心声表达出来。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像《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天路》《常回家看看》《说句心里话》等,其歌词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唱出了老百姓的普遍生活和心灵情怀,深受老百姓的喜欢而广为流传。而那些故弄玄虚、脱离现实,为求新、求异而刻意造作写成的歌词,终会因“先天营养不良”而失去生命力。
二、语言表达
从某种意义上说,歌词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是歌词的载体,也是考量一个词家创作水平高低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相比于其他文体,歌词的语言要求通俗易懂,精炼流畅,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让人一听就懂。因此,歌词创作要想赢得大众的喜爱,一定要在语言锤炼方面下大功夫。乔羽先生说过:“我不喜欢涂脂抹粉,喜欢直来直去的大白话。”我们发现,他的歌词看似极其普通的语言,却是对生活化的口语精心提炼和加工而成,平易朴实,言简意赅,淡而有味,浅而有致,极易引起听众的联想与想象,自然流传久远。《时间都去哪儿了》一词中,没有一句大话套话,没有一个华丽词藻,也没有人为的雕琢修饰,而是运用了略加提纯的日常口语,朴素干净,带着生活的原汁和泥土的芳香。比如“肉嘟嘟”一词,把孩子小时候娇嫩可爱的样子写得细腻传神,试想如果不是来源于生活,怎能想出如此贴切的词汇。再如“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听起来质朴得就像大白话一样,却蕴含着较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准确地道出了人们生活的真实感受。整首歌词对虚词的运用较为成功,短短几句竟用了九个“了”,不仅没有让人感到别扭、拖沓,反而觉得韵致盎然、自然顺畅。作者通过深厚的遣词功力,将“家”与“情”这一大而广的主题,用最简短的词句、最朴素的语言道说出来,让作品有了一种泥土的特质。可见,对歌词语言的提炼是使作品更接地气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
三、构思视角
有人建议拿到一个好素材,要像得到上好的玉料一样,花足功夫去构思、去雕刻,不要辜负了好材料。对歌词创作而言,同一主题下可能有千百种写法,究竟怎样写才能既出新又易于为老百姓所接受,往往取决于巧妙的构思和别致的角度。歌词《时间都去哪儿了》没有正面写父母对儿女的成长倾注了多少心血,而是在叩问匆匆流走的“时间”的过程中,感悟父母“生儿养女一辈子”甘愿“把一生交给他”的无私和伟大。正如词作者陈曦回忆称,她在为母亲过60岁生日时,看到眼睛一直都很好的母亲那天突然花了,连近处的东西都看不清的时候,一种对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的感触,让她找到了切入点,一气呵成写出了歌词。时光荏苒,容颜易老。这首歌词巧妙地选取了“时间”这个众所皆知的意象,既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又写出了新意。这让我想起全国“打工征歌”中的金奖作品《土豆花儿开》,作者借平凡得几乎让人们熟视无睹的土豆花,寄托了一个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的浓浓乡情。它的角度选得好,通过“这个季节的城市,也有土豆卖”想到“会不会有哪个是她亲手栽”,让身在异乡的打工者联想到“土豆花又开,迎着风儿摆,是她挥动着头巾远远在等待”,这些细节的遴取与出现,既是对农民工个体感情的捕捉,也是千千万万打工者共同的心声,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和典型性。正是作者从接受者欣赏需求的角度巧妙构思,才促成了它的别具一格。
实践表明,文艺创作只有接地气,才有不竭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歌词创作已进入到一个多元化、多角度、多层面的发展阶段,出现了新的创作方法、创作思路,但有一点不变的就是要与时代同行,要与老百姓同呼吸。词作者除了要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创作技巧,还要始终牢记文艺为人民的创作宗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进人民群众创作历史的火热实践之中,吃透生活底蕴,汲取创作营养。唯有此,才能使创作源泉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才能创作出更接地气、更具时代感和更具生命力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