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环境美学思想
2015-01-28湖北大学知行学院430077
魏 华(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430077)
山水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山水画及画论中可以看出古人对待自然环境的观点。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古代第一篇专论山水画的文章,在中国美学史上影响巨大。《画山水序》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文献价值,而且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环境美学思想,这些思想在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今天显得尤其珍贵。
在《画山水序》中,宗炳首先从古代圣贤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展开论述,他说:“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他列举了一些古代圣贤“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认为他们之所以成为圣贤,是因为与山水结缘,从自然山水中获得了灵感。可见,环境对于人类具有重要作用。从他所列举的“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这些地方来看,宗炳所推崇的环境不是人们居住的日常生活环境,而是远离世俗的人烟稀少的自然山水。在文章的末尾,宗炳又进一步明确说:“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不难看出,宗炳眼中的好的环境是“无人之野”,是荒野,也就是后来许多山水画家表现的荒寒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会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压力,心灵自然会得到净化。
宗炳所推崇的无人的荒寒景观与宋代郭熙的“可游、可居”环境是不一样的。郭熙说:“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可见,相比无人的荒野,郭熙更看重有人介入的自然环境,在他看来,只有当环境与人密切联系起来时才有意义。自元以后,文人画兴起,文人们更喜欢“平淡天真”的自然景观。于是,董源那种“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的水墨山水开始盛行。张黔认为这种转变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相关,他说:“对于那些长期隐居于自然山水之间、与自然山水为伴的人来说,由于自然山水作为理想的人生伴侣而存在,因而在旁人看来是‘荒寒’的自然山水却具有了‘亲切’的情感内涵。而随着禅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影响的加剧,人们对于‘隐’的观念也有了较大发展,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精神的隐逸比自然环境的隐逸更加重要。因此,‘荒寒’的自然环境不再是欣赏者优先考虑的对象。”
表面上看,宗炳所说的“无人之野”倒是有点类似于西方环境美学家罗尔斯顿的“让美学走向荒野”的观点,罗尔斯顿说:“每一个荒野地区都是一处独特的大自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的足迹已遍布整个地球,于是以罗尔斯顿为首的一批西方哲学家开始思考荒野的价值,而宗炳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思考这个问题了。但是,他们之间也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宗炳喜欢山水,并不是完全因为它荒无人烟,而是因为“山水以形媚道”,即自然山水以其美好的形态体现着“道”。这也是自古以来圣人贤者往往有山水之游的原因,他们在游览自然山水的同时悟道、体道,感受到得道的愉快。宗炳将一般人对山水的欣赏从无聊的消遣提升到使人高尚的精神层面,这一点才是中国古代环境思想的独特之处。的确,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许多思想都是从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中得出的,比如老子从对水的特性中悟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道”在老子看来,是虚无缥缈的,但同时又是真实存在的,它虽然自身无形无相,但是却蕴含在大自然中,世间万物,皆由道生。宗炳认为,天地变化运行的道理,其实就是山水的本质所在。尽管今人对宗炳所说之“道”是道家还是佛家多有争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宗炳是将哲学精神与自然山水联系起来的第一人,
此外,山水不仅是含“道”的,而且是有“灵”的。宗炳说:“山水质有而趣灵。”“趣”的本义是“趋向、趋近”,这也就是说山水既具有实在的形质,又蕴含着灵性。宗炳是一名佛教徒,曾跟当时著名僧人慧远学习佛法,这句话也体现了宗炳的“形尽神不灭”的宗教观,宗炳以“神不灭”的眼光来看待山水,自然会认为山水是有灵的。宗炳认为正是由于不同的山水有不同的灵性,因而才有了山水的不同状貌特征。从宗炳的“以形媚道”和“质有而趣灵”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对于人类来说不仅是物质上的资源,而且是人类精神的家园。一方面,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视觉上的欣赏,还要用心去感悟大自然的造化之理。另一方面,对于环境而言,好的自然景观应是那些能给人带来更多思考和感悟的景观,能够触动人们心灵的景观。
最后,西方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中,崇高占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许多美学家如朗吉努斯、博克等都论述过崇高,康德更是详细分析了自然美中的崇高问题,自然界中的那些体积巨大、气势磅礴的景观便会给人以崇高感。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崇高却没有特别的关注,宗炳也不例外,相反,他更推崇一些小而精致的景观。宗炳说:“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宗炳将自然景观之大与眼睛或画面之小进行了对比,指出好的山水画作品不是以画幅尺寸取胜,而是要将自然山水的精髓集中表现出来,要“万趣融其神思”。同样,对于环境审美来说,好的自然景观的标准,不是要高、大、壮美,而是要趣、灵、秀美,这样的自然山水才是值得回味的。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许多私家园林(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不正是这种环境观的体现吗?这些园林虽然面积不大,但是通过采用借景、隔景等手法来组织空间,产生曲折多变、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小巧精致、奇趣秀美之感。
总之,宗炳的《画山水序》不仅仅是一篇山水绘画理论文章,如果从环境美学的角度看,他提出的“无人之野”“以形媚道”以及灵趣秀美等环境观点,在中国环境美学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它影响了后来文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看法,使得中国环境美学具有了异于西方环境美学的独特思想。
[1](宋)郭熙.林泉高致[M].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2](宋)沈括.梦溪笔谈[M].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
[3]张黔.中国古代画论中的环境美学观念[J].学院美术(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3(01).
[4]罗尔斯顿.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