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1-28孙丽娜唐山市丰南区文化馆063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6期
关键词:群众活动建设

孙丽娜(唐山市丰南区文化馆 063000)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群众文化建设呈现出新的走向,在众多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我们发现其主要内容已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人们乐于参与并渴望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在这一形势下,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形势,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群众文化活动方式,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一、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文化活动经费欠缺,基础设施不完善

众所周知,群众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首要的条件便是必要的资金支持。纵观当前的群众文化建设的实施现状,我们发现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一直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很多群众文化活动因为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而搁浅。即使政府给予了一部分的资金支持,也大多是杯水车薪,给正常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一旦没有了资金支持,相应的文化设施便没有了保障。一些陈旧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维修,新的基础设施不能及时到位,更有一些偏远地区常常借助于学校或企业等的场地,群众文化建设举步维艰。

(二)“送”文化的力度较弱,脱离群众实际

为带动群众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各地普遍实行了“送”文化活动,希望能够由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实现共同的发展与进步。这个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各级文化部门在“送”文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送”文化的次数过少,根本无法满足落后地区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其次,“送”文化的内容层面较高,并不符合落后地区的生活实际,即使有一部分贴近人民群众的传统型的节目,其内容和形式也毫无创新,降低了人民群众参与的兴趣;再次,“送”文化活动大多流于形式,当地群众喜爱的培训、辅导等很少,所以常常出现演出时热闹非凡,演出后却异常冷清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忽略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没有将“送”文化与“种”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诚然,落后地区的群众文化素质正在逐步提高,但提高的速度较慢,他们多数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学习与培训,如果送去的群众文化活动难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必然无法获得应有的效果,最终背离初衷,失去原有意义。

(三)群众文化队伍素质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群众文化建设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但纵观当前的实际,群众文化队伍的素质普遍偏低,且人员缺乏。首先,专业人员素质偏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群艺馆、文化馆内的专业人才,但碍于很多专业人员缺乏应有的素质,一旦出现临时组织突击的情况,便会选择退缩,甚至不知所措,即使勉强进行组织,也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其次,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和非职业文艺骨干缺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难以吸收新鲜的“血液”。

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几个有力措施

(一)拓宽思路,筹措资金,搞好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

鉴于资金和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在当前的群众文化建设中,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要摆正思想,重新认识群众文化建设,为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比如,政府除了要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外,还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捐款捐物,共同推进群众文化事业。与此同时,群艺馆、文化馆等相关单位也要主动参与进来,积极开展一些诸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班、各种文化娱乐项目、文化艺术社团剧场演出等有偿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根据群众的接受能力收取一定的费用,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繁荣群众文化。有了经费的支持,基础的文化设施也要得到进一步完善。因为基层文化设施是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生活、进行文化活动的必要场所,是群众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中坚力量,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还应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搞好俱乐部、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文化设施建设,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二)因地制宜、以城带乡,构建城乡文化发展新格局

在构建城乡文化发展新格局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群众居住特点,结合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积极创建“学习型”“科技型”“娱乐型”“信息型”等示范户,大胆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为城乡群众文化培育创造合适土壤,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另外,以城带乡,以“团”带“户”,同样是推进城乡群众文化联动的有效措施。各地应在搞好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等文化形态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的导向、辐射作用,以城镇文艺团体为依托,充分利用农闲、集市、传统节日和地方特色文化节日,举办城乡群众共同参与的歌咏、戏曲、健身、游艺等文化活动;定期组织城镇的文化团体送戏下乡,或者让农村的文化队伍到城市参加演出,与城乡文艺队伍同台献艺,展现不同形态的文化魅力;拒绝形式主义,在“送”文化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地群众的实际,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多开展一些内容丰富的具备实际价值的科普知识培训或农业知识讲座,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需求。相信做到了以上几点,群众文化建设才有了实际意义,只要坚持这一原则不动摇,久而久之,必然能够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多轮驱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群文队伍

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将文化发展成果惠泽于民。具体如何做呢?首先,打造一支专业的文化队伍。各群艺馆、文化馆除了要求内部工作者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定期对其进行业务培训,邀请群文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必要时还要定期对文化工作者进行必要的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年终考评。其次,挖掘各种人才资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人才保证。各群艺馆、文化馆应广泛吸收社会各界人才,帮助群众组建各类业余艺术团,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和非职业文艺骨干的带头作用,增加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扩大社会影响面,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质量。

总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群众文化建设所遇到的挑战和难题也将逐渐增多。作为相关文化工作者,我们要有迎接时代挑战的勇气,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寻求可行对策,挖掘群众文化活动的巨大潜在价值,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进步。

[1]符蓓.关于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9).

[2]朱春霞.对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及建议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2(12).

猜你喜欢

群众活动建设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