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2015-01-28张宏梅

科学中国人 2015年5期
关键词:事物思维能力思维

张宏梅

河北省昌黎县第四中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张宏梅

河北省昌黎县第四中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目标也在发生着改变。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思维教学方式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对语文教学的思维能力培养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根据初中语文自身的一些性质特点以及初中阶段学生应有的思维特点,主要研究了三种思维能力培养方式,并且根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提升;思维能力;研究

前言

通过众多科学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人的思维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这就表明了思维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上世纪中期开始,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就提出了诸多思维培养的方法,并且已经研发出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些课程:例如,美国著名的学者奥斯本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首次提出了头脑风暴法,这种方法的提出提出其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集体思维的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人才培养的需求

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风靡全世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新加坡总理在新加坡开展了构建思维型学校,创建学习型国家的教育改革,并且提出了教的更少,学的更多的改革理念。在香港回归两年以后在香港首先开举办了思维工程的项目,并且设立了诸多各种类型的思维活动以及工作室,可以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我国的著名学者朱智贤教授曾经明确的说过教育对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对思维的发展来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采用适合的教育方式,准确的把握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有效的开发学生运算中的思维潜力,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我国著名的学者林崇德教授依据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同时经过多年的实践,归纳出思维型课堂的教学理论,并且提出需要重视学科能力的发展。

2、教学改革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出现了教学改革的新阶段,搭建主义的学习理论已经逐渐的深入人心。从二十一世纪初期开始,我国也开始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且在改革中曾经明确的指出,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切实的改变被动学习、死记硬背以及机械训练的状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在课程改革十余年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行为出现了非常显著的改善,教师变得更加重视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从教学思维中喜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3、语文的思维方式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语文这一基础学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思维体系,这些方式方法是语文思维养成的基础。通常情况下来讲,语文的思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分析与综合

所谓分析就是将一个整体的思维分解成各不相同的组成,这样可以对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这样可以有效的揭示这个事物的本质。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可以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分析。这种思维方法能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首先,将整体分解成各部分;其次,分析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研究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部分发生相互作用的规律性。

3.2 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明确事物之间异同点的思维方法。其过程是先对观察对象进行分析,分析观察对象各方面的特征,再将观察对象按其特征进行对比,得出哪些方面具有相同点,哪些方面具有不同点,从而鉴别观察对象的异同。在语文教学中,可

以通过比较,找出表面上差异很大的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表面上极为相似的事物之间的不同点。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比较可分为三类:一是类似比较,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相同点;二是差异比较,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不同点;三是系统比较,即全面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3 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指通过思维把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从众多属性或特征中抽取出来的思维活动。通过抽象,可以使人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抽象的思维特点体现在:要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的特点,在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撇开问题中个别的、非本质的因素,抽取出主要的、本质的因素。

3.4 联想与想象

所谓联想,就是因某人或者某物而想起与之相关的相似联想是由与某事物或现象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中产生新设想的思维活动;接近联想是因事物之间彼此接近进而产生新设想的思维活动;对比联想是指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产生新设想的思维活动;因果联想指对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新设想的思维活动。

3.5 语文思维的品质

思维能力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思维品质反映了个体思维能力的强弱,是判断一个人的智力层次(即正常、超常或低下)的主要标志。语文思维品质是指人们在语文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的,能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个体智力特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五个方面。

4、结语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是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思维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是人们智力的核心。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只重视对于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忽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教师缺乏系统、科学的语文思维培养理论和方法。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教育变得越来越功利化、模式化,“满堂灌”、“填鸭式”的语文教学随处可见。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聚合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语文思维能力。

[1]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

[2]王雅.初中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2(1):149—151.

[3]徐飞.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状况评述[J].国外外语教学,2005 (2):58.

[4]胡卫平.提高整体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一谈谈“学思维”活动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提高整[J].中小学校长,2008,125(9):36-38.

猜你喜欢

事物思维能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