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知驱动下的灾难解密
——杨杨长篇纪实文学《通海大地震真相》解读

2015-01-28石健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云南玉溪653100

名作欣赏 2015年32期
关键词:杨杨玉溪灾难

⊙石健[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云南玉溪653100]

良知驱动下的灾难解密
——杨杨长篇纪实文学《通海大地震真相》解读

⊙石健[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云南玉溪653100]

杨杨的长篇纪实文学《通海大地震真相》,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翔实的资料呈现,还原了通海大地震的真相,具有很高的史料与文献价值。独特的写作手法和强烈的反思意识,使全书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揭示灾难的根源,呈现出历史的纵深感,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此书还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

杨杨纪实文学良知悲悯人性

杨杨在20世纪90年代走上文坛,开始以写小说为主,后来则向多种题材如文化散文、报告文学等拓展,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创作的《通海大地震真相》(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就是近年长篇纪实文学领域的一项硕果,自出版后一直引起极高的关注。

1970年1月5日发生在云南省通海县的7.8级大地震,受灾面积达8800平方公里,造成15621人死亡。以死亡人数而论,这次地震仅次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然而,由于发生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一巨大的灾难,没有得到准确与及时的报道,此后一直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鲜有人了解。杨杨作为此次地震的亲历者,不惜花费十几年时间收集资料,采访当事人,陆续撰写、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地震调查结果的文章。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曾做客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以亲历者和调查者的双重身份,详述通海大地震发生时的情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反响。《通海大地震真相》一书,是杨杨对于地震调查结果的一次全面总结,书中记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披露了许多未曾公布的资料,使这一中国地震史上的典型案例,得以全面呈现。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实证精神,使此书在中国灾难史、地震史上具有宝贵的史料与文献价值。

杨杨在不同体裁的创作中,都很注意思维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创新,而且始终有一种对于历史做深入探视的浓厚兴趣。①在《通海大地震真相》一书中,也不例外。如皮嬴所说:“还没有人像杨杨这样口述和调查过这次地震,他不仅如实地记录了灾难的史实,而且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历史是多元的,它不仅是用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眼光看到的历史,同时,具有更多的侧面,更为复杂纷繁的内涵。”全书没有采取平铺直叙、按部就班的写作方式,而是采用了较为丰富的体例来统构全篇。“口述”是作家在凤凰卫视的访谈录,记述了作为一名见证者,对地震所留下的独特印象。“发现”是以今天的视角发掘地震真相,对这一众说纷纭、迷雾重重的历史事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密。“调查”是对地震进行独自调查的记录。“笔记”则与“调查”互为补充,除了一些相关的发现,着重于在“调查”基础之上,记叙一些个人心得。“资料”是把地震发生时的一些宝贵的文献资料,比如当地主办的《抗灾战报》,完全客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生动而灵活的网状叙事结构,使全书深得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之妙,不但能引领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进入那个特定的灾难场景,也使读者不由自主地随着作家的感悟与体验,不断激发出情感与思想的波澜。总之,严谨地遵循“纪实”的态度,又在“文学”层面精心构撰的《通海大地震真相》,既具有纵深的历史感,又散发出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杨杨一直自觉地对人类的苦难与灾难,进行不懈的书写,其整个创作,都隐含着博大的悲悯情怀。②这在《通海大地震真相》中,有了更直观的呈现。全书笼罩着巨大的历史悲剧感,这首先体现于:相关部门未能充分利用已勘测到的地震征兆。在地震前夕,西南地质地震大队经过考察,对曲江断裂带的异常情况,有了较为正确的判断。但是,由于全国地震预报工程还没有正常启动,最终导致未能及时预报这场突发的灾难。另一层面的悲剧,则是来自人类自身对于自然征兆的疏忽。天气的骤然变化,生物的异常反应,可以作为地震来临的警讯。对于通海地震前的这些明显征兆,人们却并未在意。为此,书中有这样的感叹与记述:“人类啊,作为地球上的‘万物之灵’,是不是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太强了?在动物们惶恐不安、纷纷大溃逃的时候,竟然感到莫名其妙、无动于衷。只有少数几个孩子或极个别被称为‘疯子’的人焦急地说:地要动了,墙要倒了。”这不由引发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长期以来,人类的确太怠慢自然了!今天,人们又以一种极其傲慢的态度对待自然,这显著地表现在无节制地开发、征用与侵蚀自然的恶行上。疏忽与傲慢,都不是对待自然的应有态度,人类应该学会敬畏自然,从而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自己、为后代,打造一个适宜生存的环境。杨杨的生态环保意识由来已久,这在《红河一夜》《雕天下》等小说作品中,都有鲜明呈现。

全书的历史悲剧感,更明显地体现在地震发生后的“人祸”中,也更令人无比痛心!在浓厚的备战状态中,许多人都把地震的来临,视为是日常所宣传的“核战争的爆发”,是“原子弹来袭”的后果。所以,就发生了如此令人心碎的事情:一位民办教师举着火把去搜救妻儿,竟遭到了这样的呵斥:“谁点的火?快熄灭,不怕敌人来空袭吗?”火把被强行熄灭,让教师无法完成搜寻工作。等到天亮,他在废墟中,只找到了妻儿的尸体!当时,还鼓励先保护和抢救生产队的牛马等公用物资,然后再救人的行为;还有把“精神食粮”放在第一,“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物”的举动。以宣传来对抗灾难的现象,更是所在多有。比如在抗灾指挥部的《抗灾战报》中,有这样的动员口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还有这样的记述:“在我县遭到空前未有的严重地震灾害的情况下,各级革委会、共产党员和广大革命群众……向严重困难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书中还配有地震时忙于开展各种学习活动的宣传画,进一步加深了读者的感性认识。总之,通海大地震既是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也折射出一个特定时代民族的悲剧。今天看起来,对人的生命如此漠视的“人祸”,是那样的荒诞,那样的不可理喻,但却毕竟真实地发生过!这些客观而真实的细节展示,无疑会促动读者深入历史场景,并对其予以深切的思考。

此书所呈现的关于地震长期被遮蔽的情况以及关于地震本身的讲述史、发现史,也是足以令人反思的历史现象。书中披露,当时的抗震救灾指挥部传达了上级的两项指示:“一是不准宣传死了多少人,二是不准向外透露震级是多少。”此外,还有许多不能触碰的忌讳,比如:“新闻记者不准进入灾区,只允许科技工作者和医疗队进行拍摄,而且只能拍物,不能拍人。”究其原因,“好像这种重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种‘家丑’,一种羞辱,不应该宣扬。因为在当时的人们印象中,天灾人祸全部是西方国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才会发生的事”。一位接受杨杨采访的当事人,曾经负责统计当时地震的死亡人数。“他一直强调不允许我在文章中说出他的姓名。”“直到通海大地震30周年前夕,也就是1999年的时候,我让他讲述一下当年统计死亡人数的情况,他说这个东西不能说吧!说了就犯法的。”为此,杨杨在比较的框架中,对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报道进行了描述,同时抒发了自己的感受:“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新闻,这才是我们共同面对灾难的姿态,这才是我们对生命负责及尊重的态度。追昔抚今,我真诚地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这个美好的社会,感谢这个日益强盛的国家,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进步,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历经艰辛写就本书的作者,这可谓真正的肺腑之言了!今天,经过杨杨的辛勤发掘,通海大地震早已不是秘密。在通海大地震30周年到来之际,中共通海县委、县人民政府及云南省地震局等有关部门,在通海联合举办了关于大地震的新闻发布会、纪念大会、学术交流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首次在正式场合披露了地震的死亡人数与财产损失等情况。这样的活动,来的太晚了,可是毕竟来了。确乎如杨杨所说,这是国家日益强盛的表现,也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杨杨在书中记叙了创作此书的初衷:当他十八岁还是一名高中生的时候,来自二十九个国家的地震学专家来到通海考察,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试图破解通海大地震的真相,这在当时显然是无法实现的。为此,杨杨的地理老师对他说:“希望你将来有一天,经过仔细调查,能写出一本书来,把通海大地震的真相原原本本地公之于世。”显然,杨杨本人作为地震的直接亲历者,是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知识分子特有的良知,来创作此书的。《通海大地震真相》这部令人读后无比震撼、足以掩卷长思的纪实文学,彰显了杨杨念兹在兹的创作主题——对人性的深度剖析以及对人间至善的不懈弘扬。

①参见石健:《诗与爱织就的边地“天方夜谭”——杨杨〈红河一夜〉的历史意识》,《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②参见石健:《重重迷障中的“艺术人生”——杨杨长篇小说〈雕天下〉解读》,《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作者:石健,文学博士,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杨杨玉溪灾难
雷击灾难
抗日小英雄杨杨
玉溪 滇中的清流如玉
杨杨和希希
深山藏古寺
从好,到美好
从好,到美好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
地球灾难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