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实践中对欣赏课的几点感悟
2015-01-28赵文博张媛媛石家庄外国语学校43中050000
赵文博 张媛媛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43中> 050000)
音乐教学实践中对欣赏课的几点感悟
赵文博 张媛媛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43中> 050000)
音乐欣赏课,围绕统编教材,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发挥我校在现代多媒体技术上的硬件优势,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和音乐课的兴趣,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交互课件及软件,让欣赏过程有利于学生的参与,进而逐步引导学生正确的聆听习惯、成熟的审美取向,拓展音乐的相关文化,逐步积累审美与鉴赏水平,是“三分”教学模式重要的一环。
聆听习惯;审美取向;人文素养;鉴赏水平;“作品”与“商品”;“快餐式”文化;简明、生动、自然流畅
立项编号13060144,课题名称 中学音乐课程“三分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课题类别 立项课题,学科分类 体育卫生艺术教育。
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美学的课程,欣赏的水平直接反映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人文层次,它所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整体素养,所以我们认为音乐欣赏课不仅仅是音乐课更是人文课。
一、激发兴趣
激发聆听兴趣选材最重要,欣赏的题材以:经典性、特色性、时代性、杂学性为准绳,方法要多种多样,但要系统有序。例如 多媒体课件的赏心悦目,音乐形式的新奇有趣、最好课件有交互性,可选择性,在选择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课程就更加鲜活生动。
在选材得当的前提下教学方法又要多姿多彩,如讲故事的方法:孩子都爱听故事,针对这个特点,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兴趣。在故事中自然流畅的讲述音乐,增强好奇心等。
二、引导聆听习惯、感悟音乐语言
聆听是成熟的开始:初中学生正是价值观、人生观,自我意识的成长期,欣赏课正是从美学角度探索美、认知美的过程,我们在欣赏课的第一节总是要他们观察身边的一种现象:看一看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们,他们在一起大声讨论着昨天看的动画片,都是你争我抢得去说,声音一个高过另一个,而看一看高中的学生,他们在议论昨天看的电影,也有讨论但总是一个人说完了另一个人说,大多数人都在认真地去聆听。我们告诉孩子们,懂得聆听是心智成熟的表现,聆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是一个人进步的开始。
三、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引导学生感悟
这一周我们在讲《牧歌》有许多班第一遍欣赏《牧歌》时只有少部分学生在投入的听,我能理解他们不太喜欢听民歌,但是这首牧人巴雅尔的版本本身既有传统的继承又有现代的演绎,是什么让学生们感到乏味?于是我根据听音乐认知的习惯与规律尝试提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边思考边欣赏。1.乐曲在描绘什么;2.什么样的情况下眼前的白云和地上的羊群融合在了一起?3.牧人的歌唱是在诠释他怎样的情怀?和着音乐不断描述景色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一遍遍地感受,一步步地感悟,终于一幅广袤无垠的草原景色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的眼前,才使学生真正进入状态,感受到民歌深厚情怀与无与伦比的美,乃至对这片草原深深的爱。这节课让我们深有体会,面向中学生的欣赏课不在于听了多少首歌,而在于感悟与体会,感悟音乐的意境,体会情感的境界,从而完成提升思想与审美的目的。
四、拓展音乐文化、增强人文素养
音乐不是孤立的体系,对音乐的鉴赏和对诗歌、绘画的鉴赏一样,体现着个人的知识层次、价值取向、综合素养。音乐可以在历史中穿梭,音乐可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驻足,音乐是时间和空间、历史和地域的反射,很多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民歌的欣赏中我们最能体会到,像草原上的牧歌,侗族的侗族大歌,青藏高原上的山歌,这些口传心授的人文文化,穿过草原越过高山,为你展现着一幅幅长长的历史画卷,每一首歌都有着数不尽的故事和人文文化,立足于这一点,欣赏课可以教给孩子们很多很多。
怎样让学生去感受这种深厚的音乐文化呢?枯燥的去讲是万万不行的,在实践中有些方法我认为还是不错的,有的时候我故意不说音乐的名字,让学生自己去为音乐起一个名字,以启发他们引导他们根据音乐自己去思考,想象,建立音乐思维。还有可以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去和学生谈天说地聊天,大家畅所欲言讨论,从而拓展音乐的相关文化,歌唱感受是最常用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演唱的形式,深入了解感受音乐情感、题材和形式。
五、建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现实中商业文化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可以说现在明星满天飞,各种音乐形式玲琅满目,但是我们却发现真正经典的作品令人回味的作品越来越少,更多的“快餐式”文化层出不穷,一部作品要赶档期,一首歌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等等,音乐不再仅仅是由心而出的“作品”而越来越多的是被电脑音乐,MIDI制作,等等科技所包裹着的“商品”!我不反对科技对音乐的贡献,我恰恰就是录音师,MIDI制作者,也正因为如此,我更深深的明白舍本求末的危害性,就像现在有的教师讲课不是想怎样把人培养好而是把大量的时间来制作课件一样。在这种多元文化中我们怎样才能把成熟的正确的又不脱离时代的审美价值观传达给学生?音乐欣赏课就是我们难得的平台,所以我认为作为欣赏课教师更应有一份责任感。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理性认识音乐的题材和形式,紧密把握音乐的风格和流派,从而建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六、讲解要力求简明、生动、自然流畅
这一点很重要,一个自然流畅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驾驭能力的集中体现,怎样在合适的时候进入,怎样在合适的时候跳出,即讲到重点又不影响学生的欣赏氛围,这也是我所一直追求的,有几点我想值得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更加细化的备课:每个环节的实施都是要反复的验证和修改的,随着课堂气氛的不同,班级性格的不同而改变,在改变中教学水平才能不断地提高。
第二,教学思维要流畅:思维流畅是很重要的一环,课堂教学流畅的核心,我认为一堂课的成败,首先可以从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流畅来评判,知识点到感性思维的过度要自然。
第三,教学思维要有发散性和想象力:特别是在欣赏课上,想象力和发散性的思考,可以形象的营造符合音乐情景的氛围。详细的说就是举一反三,以一个点为源多角度思考,还有在两点之间建立多方面的思维联系,这样我认为师生才会有更多的共鸣。思维通畅,学生会充分感受到音乐学习的满足和愉快。
总之,讲课是语言的艺术,怎样去表述,表述到什么程度都要细细留心。音乐欣赏课,是对教师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考验,上欣赏课我受益匪浅,发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在浩如烟海的艺术长廊中自己最多也就是个捡贝壳的人。围绕统编教材,紧扣时代脉搏,是课程立足的根本,充分发挥我校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上的硬件优势,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和音乐课的兴趣,是基本的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的聆听习惯、成熟的审美取向,拓展音乐的相关文化,逐步积累审美与鉴赏水平是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