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荒岛小说典型文本思索

2015-01-28朱慧明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116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2期
关键词:互文荒岛文学

朱慧明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116000)

西方荒岛小说典型文本思索

朱慧明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116000)

西方文化领域的荒岛小说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类较为独特的文学成就,主要作品集中在英法美和新西兰等国家。荒岛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滥觞到成熟的过程,逐渐在世界文学历史中显现出一个个性化的文本群体,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西方荒岛小说的典型文本进行分析,能够对荒岛文学的研究加以丰富。

西方文学;荒岛小说;典型文本

荒岛文学萌芽于12世纪的阿拉伯小说Philosophus Autodidactus,随后,Theologus Autodidactus和Robinson Crusoe等作品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荒岛小说的发展,并且这些作品与当代的Lord of the Flies和 The Cay等,共同构成了西方荒岛文学的文本群体,对世界文学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受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荒岛小说中的典型文本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本国荒岛文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借鉴。

一、荒岛小说的空间建构

顾名思义,荒岛小说的故事场景一般以荒岛作为背景空间,而荒岛受到自身性质的影响,在具体把握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荒岛小说的空间建构对小说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荒岛小说的创作者在相对广阔的宇宙中,将小说主人公的活动限制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突显了这一空间的特色。荒岛这个宇宙中独特的空间,与小说中的主人公产生特定的联系就会转变为“环境”,人在荒岛的环境中生存,必定会受到荒岛的影响,并且不同的作品受到作者创作意图的影响所构造的环境以及所差生的影响都不尽相同1。例如,荒岛文学中的《珊瑚岛》和《蓝色的海豚岛》等,就对空间结构进行陌生化处理,对青少年儿童产生吸引和召唤的作用,进而成就了小说主人公独特的成长经历。而《孤岛漂流记》和《荒岛奇遇》等作品中关于荒岛美丽奇幻环境的描写就是对荒岛的空间结构环境进行理想化处理,表现出作者对原生态安宁、美好环境的向往。

二、西方荒岛小说的互文关系

互文原是语言学系统中的抽象概念,与文学文本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第一次在研究中引入了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进而经过不断的分析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关系,对文学文本的分析产生重要影响。荒岛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典型文本中也存在一定的互文关系。例如,从18世纪著名的荒岛作品《鲁宾逊漂流记》到上世纪末期所创作的《海滩》,虽然两个文本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但是小说文本的创作传统却被传承了下来,并对后世产生相应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系统的文本群,不同文本之间存在明显的互文关系2。在西方荒岛小说群中,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主要包含人物和情节两个方面,并且在不同的层面中得以表现出来。例如《鲁宾逊漂流记》与《珊瑚岛》文本之间就存在着情节建构趋同的互文关系,而《珊瑚岛》和《蝇王》两部作品的人物设置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凡尔纳的《荒岛奇遇》更是多次直接嵌入了“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是一种经典原型嵌入的互文关系。可见,西方荒岛小说经典文本具有极强的互文性,因此对比各个不同文本进行研究能够增强研究理论的系统性。

三、西方荒岛小说表现出的生态伦理

在生态伦理学领域,生态批评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对相关文学作品中的人以及人的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并且由于文学是社会客观现实在精神层面的反映,所以不同的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必然存在着相应的差异。因此,对西方荒岛小说中所表现出的生态伦理进行分析,可以从小说本身所表现出的两性人物关系和相应的生态伦理关照入手,下面本文就对此进行具体探究。

(一)荒岛小说中两性人物失衡的方面

在西方荒岛小说中,女性缺失现象较为明显。传统的荒岛文学主人公基本是男性,从较为典型的鲁滨逊到《珊瑚岛》中的三个青少年,甚至后期文学作品中的一群少年都以男性为主人公,将小说的人物关系限制在单一的男性群体中,一直到《蓝色的海豚岛》的出版才打破了这一现象。第一次将一个女性的形象放置到荒岛小说的群体中,对荒岛小说的创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与此相关的是,西方荒岛小说的创作群体也基本以男性为主,他们性别相同,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选择相近的题材,并且所塑造的主人公性别也存在一致性。通过对上述西方荒岛小说的文本进行透视可以看出,荒岛小说作为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学成就,其产生和发展都受到特殊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重视男性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即使是《蓝色的海豚岛》中将主人公设定为女性,也无法摆脱特定历史背景下这一女性角色的闯入性尴尬,具有一定的历史破绽,并不能作为女性荒岛文学的典型代表。

(二)荒岛小说的生态伦理关照

对荒岛小说的整体内涵进行分析,就必然要对文本中的主人公与所处的生存环境进行分析。现代社会所研究的伦理学产生于西方环境保护运动,并且随着世界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生态伦理学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深化发展。上世纪中叶,人类社会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不仅国家经济受到影响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部分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并且在经济危机刺激下而出现的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也对环境问题产生了相当大的不良影响。西方荒岛小说的题材由于与环境存在极大的关系,因此文本中也蕴含者极其深刻的生态伦理启示。如《蓝色的海豚岛》就在文本中大量的描写了自由生物被人类杀害的场景,希望能够对读者产生一种理性的召唤,激发读者内种保护自然的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西方荒岛小说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个性化特征较为明显,具有独特的空间建构,文本之间存在鲜明的互文关系,并且可以通过生态伦理学对其记性更为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所以研究西方荒岛小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提升研究的系统性,为荒岛文学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注释:

1.孔建平,游滔.英国荒岛小说中的时间图腾[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2):116-121.

2.邹秀荣.荒岛小说中海岛生态悲剧的警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3(3):109-112.

朱慧明,1981年06月12日,女,辽宁省丹东市,满族,本科,讲师,文学,文学教师。

猜你喜欢

互文荒岛文学
勇闯荒岛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十八)荒岛上的呼唤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传统诗文中的互文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荒岛求生记
互文与中学语文教学
荒岛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