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语文教学中灵动课堂的探讨
2015-01-27丁颖慧
丁颖慧
[摘 要]灵动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实施小班化教学,应注入学生生命的灵动,尊重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班化 尊重 灵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31
小班化教学在我校实施已有五个年头。在教研课的平台中,小班化课堂教学从浮躁转向了宁静,从排演的矫饰转向了真实有效。小班化教学以点带面,使全校课堂变得十分尊重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天真的回答和幼稚的思维在课堂中得以重现,课堂似被注入了生命的灵动。
一、灵动的课堂必然是真实的课堂
在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曾一度走入误区,许多反复排演、课前交流好的公开课频频出现,甚至被搬上了示范课的舞台。可喜的是,真实、有效的教学改革之风随后吹到,提倡我们追求常态课堂、有效课堂。我校也推行了“推门听课”的制度,评课时鼓励少说优点,多对有待提高的教学环节提出探讨。
著名特级教师薛瑞萍说过,我不主张学生全面开花地发展,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的语文课堂追求让学生个性成长。虽是小班化教学,教师面对的毕竟是三十多个活生生的、有自己思维的人,教学的环节不可能总是按着教师的预设来发展,所以课堂中有缺陷也是难免的。有一次,我在上一节校内研究课,原本设计的续写还没来得及讲完就下课了,我只能按时下课,把续写留到下节课。我有些沮丧,但学校吕主任给我点评时说:“我们每节课有一个或几个亮点就已经足够了,并不奢望每节课总是完美无缺的。”我豁然开朗。其实,每一堂课注定不完美,它有许多预设和生成,允许有意外,可以有停顿,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命灵动的课堂。生命灵动的课堂尊重学生的生命和需要,还原了学生本真的天性,这里有他们虽幼稚却真实的思考,虽天真却真情的回答。
二、灵动的课堂必然是和谐的课堂
灵动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是和谐的课堂,是轻松愉悦的,是民主平等的,是合作探究的。民主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我校推行小班化课堂以来,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师生关系的变化。校长在会上三令五申,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开始,教师们还有些犯嘀咕:站都不许站了,我们还拿学生怎么办?我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优秀是可以装出来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开始,有的教师也许是由于校规的约束,控制住自己不去体罚学生,后来就习惯成自然了。我也真切尝到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带来的甜头。有一次学生做课堂作业,因为一年级学生速度不一样,有的才做了一点,有的已经全做完了。我要指导那些做得慢的学生,又要面批交了作业的学生。做完的学生开始大声讲话,我一开始大声训斥:请不要讲话!可学生们仍然我行我素。我就换了一种说法:看哪一组坐得最最好!课堂一下子就没有了声音。我们班还有一个女学生,她成绩不好,又不爱讲话,我跟她说话,她总是头一低,声音很低,遇到她不想说的就干脆不理你。我要是拿起师道尊严来,她眼皮都不抬一下。怎么办呢?我发现她写字比较认真,就表扬她,并奖励她小苹果。她背书背得很慢,差不多是全班最后一个,但我仍对她说:“你背得不错啊!声音再响一点,多读书,你会背得更快!”现在,她上课也举手发言了,每天上学时总会跑到我跟前说:“老师好!”这就是平时师生关系和谐的一种体现。
三、灵动的课堂必然是有效的课堂
课堂是否有效很大的原因在于教师的素养,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一条建议——“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其中谈到每一位教师要懂得一点教学的常识,而且要深知所教学科的知识。那么,如何获得这些知识呢?苏霍姆林斯基建议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而对于提高后进生的智力,苏霍姆林斯基的方法依然是阅读。因此,我校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提倡有效阅读,弘扬传统文化,从而打造了灵动、有效的课堂。
我校将古诗文与各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各学科素材,结合各学科特点组织渗透,在古诗文与音乐、古诗文与绘画、古诗文与书法、古诗文与习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整理,我们编撰了《唐宋诗词选读》《古诗词歌曲》等“传统文化精粹”系列校本教材;结合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编撰了《小星火诗集》《古诗文读后感集》等校本读物,并利用晨会、早读和班队会时间要求学生诵读、交流、欣赏。另外,每个小班教室都设有图书角,学生可以利用早晨和中午的时间去阅读丰富的课外书籍。
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虽然有成绩,但也有不足。比如学生的阅读量还没有达到,教师也没有能够完全静下心来多读书,这些在“书香校园”的创建营造中,仍需要不断加强。我校的课堂教学仍有无效教学的现象,因为教师们还没有能够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也常思索:既然教师总习惯为考而教,而教学也必须有评价体系,如果考核的题目能够体现出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教学会不会就全都有效了呢?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