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的新制度

2015-01-27练祖梅

商业文化 2014年12期
关键词:运作会计制度会计人员

练祖梅

摘 要: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彻底改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国家制定了新的会计制度,这种新的会计制度将全面的改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

一、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目标

(一)透明事业单位财务的信息

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打老虎、打苍蝇”,大力解决贪腐问题,而事业单位则是贪腐问题频频发生的重灾区。据国家2014年公布的贪腐案例来看,其中一个国家部委机关、四家国有企业承包、两个国有事业企业都存在严重的贪腐问题,现在还动辄出现小小事业单位的干部就能侵占国家千万元、亿元资金的案件。事业单位成为腐污问题的重点单位,是由于事业单位的财务一向不透明所缘故,事业单位的每一笔运作资金都来自于民众的税收,民众强烈呼吁事业单位必须透明财务运作的情况。

(二)优化事业单位的人事机制

事业单位的人事机制也素来为民众指责,民众经常说事业单位的办事人员或者三个人在一起不做事,或者一个工作人员得干三个人的事。这种指责说明事业单位人事机制编制不合理的现状。事业单位的人事机制不合理,最突出的表现为:人浮于事,很多人在岗位上无事可做;权责不分,若在事业单位追求一笔财物去向的问题,往往是泥牛入海,根本找不到应该承担责任的人;效率低下,在事业单位若要办成一件事情,需要遍访单位部门,找到多个负责人,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处理一件事。

(三)转变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逐渐成熟,国家政府已经意识到自己不能包办事业单位的所有问题,国家要求事业单位改变融资渠道,要求它们要在市场竞争中通过自己的服务求生存。如果依照国家政府未来的设想,未来事业单位将逐渐改变运行机制。然而这也意味着事业单位将要公布自己的资产、债务等情况,优化财务管理是未来优化运行机制的基础。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中,事业单位的运行方式为向国家的相关部门领取运营的资金,然后在运营中将运营的财务帐簿提交给相关的部门说明自己财务运作的情况,而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中,只要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情况在相关部门的计划范围内,通常相关部门不会严格追究财务的问题。然而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如果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用这种财务意识处理财务问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将无法优化,而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人或者对这种财务管理现状无动于衷,或者这些事业单位的领导人正是这种财务管理运作中的受益人。要让事业单位做好财务管理,就必须扭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财务意识。

(二)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财务混乱问题表现在帐簿上、票据上、收支上。比如从部分事业单位的帐簿上可以看到他们的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这些帐簿的记载有时会让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也无法具体了解财务运作状况;部分事业单位还出现票据保管的随意性问题,票据原本是事业单位项目开展的原始凭证,应当慎重保管,然而如果仔细检查这些事业单位的票据,将能发现这些单位的票据项目不全、票据名实不符、票据与帐簿不能吻合等问题;事业单位的的资金使用原本是要按严格的规定进行审核,然而很多事业单位可以随意的挪用资金、滥支资金等,使事业单位的专门资金变成私人的“小金库”。

(三)财务人员素质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原本应当担负处理财务问题、监督财务问题的双重职责,而部分事业单位则将会计人员当作出纳人员,他们不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极高的素质,这就造成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只能做简单的财务记录,继而引发财务管理的问题。部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他们抱着做一天会计挣一天工资的想法,事业单位把当他们当出纳员,他们就安心做出纳人员,更有一些会计人员更与事业单位的违法分子合谋损公肥私。

(四)财务运作监督的问题

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问题,本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外部监督,它要求用外部监督的方式给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予约束,然而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外部监督的机构不健全,他们无法给事业单位有效的监督,民众的监督又无法给予事业单位实际的影响,这就造成事业单位成为贪腐问题的重点。会计应当承担内部监督的工作,然而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事业单位将会计纳入自己单位的管理范围,部分会计无法发挥监督职能,于是无法做好内部监督的工作。

三、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定位明确的特点

新的会计制度明确的定义事业单位的会计为受委托的地位。这意味着事业单位聘任会计,即代表承认会计受委托的定义,会计需全面的了解处理和监督事业单位的财务事务,并将财务的全部资料披露给利益相关的人。如果会计没有履行处理和监督这两项职责,则意味着会计失职,有关部门将要追究会计的法律责任。而事业单位必须接受会计的监督,辅助会计做好财务工作,否则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将承担法律责任。这种明确的定位,将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变得权责分明。

(二)核算标准的特点

新的会计制度将核算标准化。比如旧的会计制度提出会计的核算准责使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的经营性事物可以使用权责发生制。然而这种规定却显得比较模糊,部分事业单位故意模糊这两种核算标准,把帐目变得一团混乱,而相关的工作人员则正好混水摸鱼。新的会计制度非常明确的规定事业单位的一般性业务要使用收付实现制,如果部分业务要使用权责发生制,就要依照财政部的规定,依标准核算。这种核算标准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更标准。

(三)质量明晰的特点

新的会计制度强调会计的记录要标准化,能够通过标准的帐簿记录追踪每一笔使用的款项;要求会计的帐簿具有可比性,这使会计帐簿更便于核对;它要求会计帐簿必须准确的记录每一笔财务项目的发生,不得出现错漏;要求会计必须即时核算财务状况,不得出现延时的情况。新的会计制度要求会计用高质量的会计记录反映事业单位财务运作的情况。endprint

(四)分类科学的特点

新的会计制度的分类比过去更科学,这体现在它对资产、负责、净资产、收入、支出定位更准确上。以支出这一项为例,原会计的制度将支出定义为“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其它活动、以其基本项目所耗费的开支”。而新的会计准则则减去“基本项目建设”这一分类,如果应用这一标准,会计的帐目分类将更简洁,事业单位很难用故意混淆分类,搞混会计帐部的情况。

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的发展趋势

(一)建会会计的基础

以往旧《准则》对会计的定位不够准确、对会计工作的规范不够规范,这使会计难以在事业单位履行自己的职责。由于会计人员无法开展自己的工作,于是就不重视会计工作的基础。目前新《准则》对会计的定位及工作方法有明确的定位,如果会计失职将追究会计的责任,这就促使会计必须重建会计基础,要求事业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配合自己的工作。

(二)优化岗位的制度

因为事业单位的会计需要记录下每一笔财务事项发生的情况、透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全貌,这就引起财务问责的问题,所以,事业单位的岗位再不能出现权责不分、人浮于事的状况。事业单位必须优化岗位,使每个岗位都能权责分明,使每个岗位都能担起责任、都要担负起责任。单以会计这项职责而言,过去,由于会计制度混乱,使部分不具有会计能力的工作人员担任会计职责,然后这些会计未能履行会计的职责,使整个单位的财务问题变得无法问责。现行的会计制度要求没有担任会计资格的工作人员必须下岗,而会计要从自己的责任监督好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情况,并用财务披露的方法问责。

(三)约束财务的运作

过去,事业单位由于财务状况一团混乱,这使部分财务运作的情况无法问责。现行的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每一笔财务运作都必须明晰,这使事业单位必须意识到财务运作必须受到约束。以事业单位应用资金为例,过去,由于会计的帐簿非常混乱,事业单位的领导也就很难控制事业单位运营的成本。而新的会计准则出现,事业单位的领导就必须意识到资金成本控制的问题、资金运用的效率问题,这种约束会加大财务运作的效率。

(四)加强财务的监督

新的会计制度是从内部的监督开始,它要求事业单位必须约束财务的行为,而这种内部的监督也将促进外部监督的力量形成。比如由于民众不能了解事业每一笔资金被运用到哪里,民众就无法制约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情况,未来,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情况公开,人们就会追究事业单位的运作是否出现资金浪费现象、资金挪用现象等。这种外部监督会形成一种问责的力量,它能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

五、总结

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来源于相关部门的拔款,来自于民众赋税的支持,民众有权力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情况,而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彻底改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国家制定了新的会计制度,这种新的会计制度将全面的改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参考文献:

[1]燕巧娟.新会计准则下内部控制与会计风险契合研究[J].财会通讯,2012(25).

[2]韩爱国.浅谈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2(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作会计制度会计人员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