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央领导人家宴
2015-01-27
能够赴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家宴的老朋友们一定倍感欣慰。
最近一篇有关王岐山的人物报道介绍了他家宴的一些情况。王岐山曾在广东、海南、北京等地任职,交游士林,商界学界亦多故人。
该报道称,往日王岐山偶尔偷得闲暇也与老友相聚。但2013年几乎所有饭局,王岐山都一应不赴,甚至中秋节朋友们送来的月饼都坚决不收,他的夫人姚明珊也将朋友夫人相赠的月饼退回去了。
时日一长,如何避免老友生疏,或是被误解官大了不好相处就成了难题。
王岐山夫妇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邀请朋友们到家里做客,开伙煮饭,而且王岐山夫妇几乎都不喝酒。这样一来既遵守了中央规定,挡住了一些应酬,又能和朋友们正常交往。
周恩来家宴:感动日本乒乓女星
除了朋友相聚,家宴,往往是中央领导人的一种外交活动方式,也是朋友相聚,凝聚亲情的重要方式。不同领导人多具风格的家宴,往往能体现他们政治人物光环下,独特的个性魅力。
在中央领导人的家宴名单中,和中国友好的外国政治人物或知名人士常常出现。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松崎君代是世界乒坛红极一时的球星,曾为日本女队在国际比赛中多次夺魁立过汗马功劳,两次摘走世界锦标赛女子单打的桂冠。
周恩来总理曾不止一次地称赞她小小年纪,却有“大将风度”。1964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周总理邀请她到家里做客。
那天,周总理让松崎坐在自己右侧,并用他那不大方便的右手,不断往松崎的菜碟里夹菜。在一旁作陪的邓颖超说:“这碗‘狮子头是我做的,恩来平素最喜欢吃这道家乡菜,不知道合不合各位的口味?”说着,她从餐桌的另一侧走过来,往松崎菜碟里夹了一个又大又圆的“狮子头”。松崎使劲地咬着嘴唇,控制自己不要哭出声来,连声说:“谢谢!谢谢!味道真香!”
胡耀邦家宴:与日首相许愿两国友好
198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访问日本时,中曾根康弘首相曾设家宴招待过他。
第二年的3月24日,中曾根来华访问,胡耀邦偕夫人及子女、孙辈设家宴招待中曾根首相一家人。胡选择在中南海设家宴。
胡耀邦长子胡德平后来回忆,当时有一个小插曲,家宴结束以后,“菜单上有我父亲的签字,也有中曾根康弘的签名”。胡耀邦就对中曾根康弘说:“我有一个建议,把这份菜单作为一个礼物,送给我孙女吧。她现在还是一个小朋友,等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就不在了,我们的第二代也要老了,希望第三代的人能够把中日友好继承下去,我也希望自己的孙女成为见证和促进中日世代友好的未来人。”
这位孙女就是胡德平的女儿胡知鸷。
胡知鸷最受胡耀邦宠爱,在参加祖父迎接中曾根的家宴时,她只有10岁。家宴进行中,中曾根问起“知鸷”的来历,胡耀邦说鸷鸟勇敢,眼睛明亮,取“鸷”字就代表了小女孩明亮的眼睛,同时希望她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取“知”字希望将来这个孩子是个有知识的人。
“知”是知识的意思,“鸷”是勇敢凶猛的鹰,简单来说,用这字起名,大致比喻忠贞并不合于世俗之意。
由于平时事务繁忙,偶尔的家庭聚会也是中央领导人凝聚亲情的一种方式。
胡锦涛瀛台夜宴:不是家宴胜似家宴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夫人连方瑀曾经撰文回忆过2005年4月29日,连战访问大陆时,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瀛台夜宴的往事。
连方瑀说,席间,大家谈笑风生,气氛温馨,像一场家庭聚会。
当日下午记者会结束,连战告诉夫人,“胡总书记特别邀约我们至瀛台吃晚饭。”
连方瑀回忆,“想着、想着,瀛台已到,胡总书记、吴仪副总理、王刚主任都已在座,大家寒暄之际,吴仪女士拉着我的手说:‘走,咱俩到院子里走走。我不知道吴副总理是哪里人,但听她说话的口音,看她的动作,感觉非常像东北或北方人,看到她,就像看到年轻时候的婆婆。婆婆是东北人,精明、干练、睿智、爽朗。”
瀛台夜宴,虽然是因政治而起,却是一顿完全不政治的晚餐,菜肴丰富但不奢华,先上五个凉拼:
烤叉烧肉、虾子茭白、芥末鸭掌、姜汁瓜条、蛋黄鸡卷。
再来是五道热食:
清汤燕菜、全家福、清炒虾球、东坡肉、锡包鳕鱼、鲜蘑芥菜;甜汤是桂花汤圆;点心是荠菜水饺、萝卜丝饼、火腿粽子、豌豆黄;饮料则为茅台、长城干红、鲜果汁。
当晚受邀的除了连战夫妇,还有3位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等人也参加了晚宴。
大家享用美食,大多选择茅台酒佐餐。
连方瑀回忆:“胡总书记曾在贵州工作过4年、甘肃14年、西藏3年,想当然他的酒量很好,但吴副总理不太喝酒。我呢,和前几天的餐会一样,选择了白酒、长城干红。”
吃饭时,大家对茅台酒是赞不绝口,胡锦涛提到当年他在贵州工作时,特别推广茅台酒,但由于产量不够多,他就使用同样的技术、同样的酵母,到别的地方尝试生产,但怎么样试,味道就是不对,后来发觉是气候的缘故,于是只好再回到原地,扩大生产面积,才酿出了更多的茅台酒,满足了市场的需要。
连方瑀说,“据说,胡总书记平时不大喝酒,但当晚却喝了不少。”一旁的吴仪副总理拍拍他说:“今晚可喝了不少哟。”
平时,连方瑀吃东坡肉,都只吃瘦肉或以肉汁拌饭,很少吃肥的部分,那晚也不例外。
正当连方瑀以刀叉将肥肉与瘦肉切开时,对面的吴仪副总理可说话了:“东坡肉肥的部分可是最好吃,油都去掉了。”
“为了不辜负她的美意,我就一口将这块香味四溢、油而不腻、入口即化的东坡肉,连皮带肉、连肥带瘦、连肉带汁,咕噜咕噜地吞下了肚子。我想这是我记忆之中,第一次完整地、真正地吃下一块四四方方的东坡肉。”连方瑀回忆。
这并非唯一的一次瀛台夜宴。后来,胡锦涛又在瀛台先后多次宴请了连战和另外一位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endprint
瀛台夜宴不是家宴,胜似家宴。这一方式,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最高规格礼遇。
温家宝家宴:简单,温馨,朴素
2011年4月23日,香港特区原全国人大代表、培侨教育机构董事长吴康民夫妇曾受邀参加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家宴。
10天后,《南方都市报》通过吴康民之口还原了这次家宴的全过程。
23日上午9时15分,香港中联办的小轿车来到吴康民下榻的宾馆将他接走。吴康民特意穿了身西装,穿着浅蓝色衬衣,系着领带、穿着皮鞋。
进入中南海,汽车直接开到总理的办公室楼下。温家宝已经在台阶下迎接,简短的寒暄过后,总理搀扶着吴康民进屋。眼前的总理穿着十分朴素:黑色夹克衫、深蓝色裤子,脚穿布鞋。
在吴康民的印象中,温总理办公环境比较朴素,“没有豪华的设备,桌子都是很旧,给人朴素稳重的感觉,没有缤纷艳丽的色彩。”
温家宝与吴康民交谈的地点就在他的书房,两人坐在直角型的沙发两旁。“气氛十分轻松,一人一杯茶。交谈没有提前设置议题,没有记录,两人都没有准备书面材料,也没有旁人在场”。
11时30分,总理起身领着吴康民去离书房不远的小餐厅。当他们来到餐厅时,吴康民夫人、温总理夫人张培莉都准时跟他们会合。没有刻意化妆的总理夫人显得很有气质:齐耳短发,系着橘红色的围巾,穿着粉色花纹的西服外套,黑色裤子。
“餐厅很宽敞,大概有30平方米-40平方米,白色纱窗、一张大圆桌,铺着红色的桌布,四把旧式的椅子,唯一与普通餐馆包间不同的是,窗户底下立着一面国旗。”吴康民回忆。
温总理靠着窗户坐下,吴康民在总理的右边,总理夫人张培莉在总理的左边,吴夫人则与总理面对而坐。席间,总理夫人说话较少,大部分时间是微笑着听温总理和吴康民两人的交谈。
午饭吃得很简单。每人一杯茶、半杯红酒、烧饼、蔬菜、点心、鸡肉和一碗汤。
午饭开始时,四人先碰杯,喝了口红酒,边吃边聊。主要聊家里的事情,吴康民说虎年添了个孙子,总理也聊了些他孙子的事。
半个多小时后,午餐结束。
温总理赠给吴康民一本紫光阁藏画影印画册,并亲笔签名。吴康民则送给总理一张他近期获授香港教育学院荣誉院士的照片和一本政治评论集。
午饭后,温总理带着吴康民参观紫光阁,还向他介绍了周恩来总理生前办公的地方。两人一边谈一边散步,大约过了5分钟后,总理夫妇将吴康民夫妇送上汽车,并挥手告别。
江泽民家宴:晚餐+“文艺晚会”
美国著名作家、投资人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其《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一书中记述了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一次难得家庭聚会的情形。
1999年12月底,江泽民给妹妹江泽慧打电话说:“我们聚一下吧。”
他让妹妹邀请亲戚和好朋友到他的家里吃晚饭。尽管当时江泽民的儿子不在身边,但是当二十多人应邀来到江泽民在中南海的家时,江泽民还是显得非常高兴。就在晚餐开始前,江泽民提了个令人吃惊的要求:所有人,不论长幼都必须说英语。因为英语是二十一世纪的国际语言。
晚餐过后是“联欢”,也就是家庭聚会了。每个人都得表演节目。
“当然,”江泽慧笑着说,“是三哥唱得最多了。”江泽民会唱许多歌。他喜欢唱源自不同文化的歌曲。
江泽民兴趣广泛,1997年5月他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采访时说:“我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元曲,也读过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马克·吐温的作品。我还喜欢听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和柴可夫斯基的乐曲……我相信,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是相通的。”
不管唱什么歌,不管是西班牙语的《鸽子》,还是意大利语的《我的太阳》,江泽民都用歌曲原来的语言演唱。
“唱到大家都会唱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合唱,”江泽慧回忆道,“但大多数时候是我哥独唱。他非常尽兴,开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