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冈市设施蔬菜发展对策
2015-01-27施红,喻春桂,罗九玲,王国栋,王雄生,刘建英,朱聂
施红,喻春桂,罗九玲,王国栋,王雄生,刘建英,朱聂
摘要:设施蔬菜是一个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前景广阔。以湖北黄冈市为例,认真总结发展经验,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对于发挥黄冈市资源优势,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增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设施蔬菜;对策;资源优势;黄冈市
中图分类号:S16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3-5892-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23.069
近几年设施蔬菜对蔬菜产业发展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日益凸现。以黄冈市为例,就设施蔬菜的发展成效和进一步的发展对策作了一些调查和思考,现整理综述如下。
1 设施蔬菜发展的概念和初步成效
1.1 设施蔬菜的概念
设施蔬菜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近几年黄冈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设施蔬菜的发展,采取政府推动、政策拉动、企业主动、特色促动的办法,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市、县两级政府成立了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长、县长任组长,出台了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并将其作为为市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同时整合农机补贴、水利、交通、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增加投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进入设施蔬菜领域,成立蔬菜合作社或农业开发企业,形成市场主体,主动作为,承担投资建设、生产经营等主体责任。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地方特色品牌设施蔬菜,设施蔬菜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1]。
1.2 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到2013年底全市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0 533万km2,占蔬菜基地总面积19.5%,占全省设施蔬菜面积10.0%以上,其中黄州、麻城、黄梅、浠水等县市区设施蔬菜面积都在1 333万km2以上,麻城宋埠、黄梅小池、黄州南湖等地集中连片设施蔬菜面积都在333万km2以上,有些蔬菜专业合作社基本实现设施化。
1.3 配套设施较完善
黄冈市蔬菜设施主要包括大棚、中棚、小棚和地膜覆盖等类型。与之配套的还有生产基地道路、灌溉沟渠、微灌系统、供电系统和田头预冷等基础设施。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设施蔬菜基地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主干道全部硬化,田间作业路30%硬化,50%的基地建设了水泥排水沟渠、蓄水池和提水泵站,30%的基地安装了喷灌滴灌管网。麻城兆至、黄州春阳等重点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了蔬菜预冷储藏库。
1.4 生产水平逐步提升
一是蔬菜种植覆盖率提高,黄冈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0 000万km2,占设施总面积95%,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除少数新建设施外,基本上消除了空棚、荒棚。二是新品种普及率提高,黄冈市近三年共引进30多个新品种,设施种植的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生姜等品种都是近年推广的新品种,产量高、质量好。三是新的生产模式得到应用。基本形成了围绕主导品种安排生产,一个基地只生产几个拳头产品,不搞小而全,集中技术、劳动和资金,主攻特色品种。同时开展立体种植,推广“番茄—西瓜—苦瓜”、“杭椒—藜高”等高产栽培模式。四是大力推广应用微耕技术、微灌技术、高温闷棚与施石灰氮灭菌技术、病虫绿色防控(防虫网、杀虫灯、诱虫板、生物农药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5 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一是经济效益高,2013年全市设施蔬菜年公顷产量达到64.4 t,公顷产值21.2万元左右,分别高出露地蔬菜30%和35%以上。很多农民因发展设施蔬菜致富奔小康,黄州区东湖办事处六福湾村411户农民种植蔬菜113万km2,每平米产值45元以上,户均纯收入8万元以上。二是保障供应贡献大。设施蔬菜春季上市提前半个月左右,秋冬上市延后1个多月,对增加供应量,延长供应时间发挥了作用。三是节水省肥效果明显,设施蔬菜灌溉技术先进,施肥精准度较高,比露地蔬菜节水省肥20%以上。
2 发展设施蔬菜的对策
一是建设与退缩的矛盾仍然突出,城镇郊区菜地面积逐步缩小,新增菜地远郊化、生地产能弱化日益凸现。二是增量和增质的要求十分迫切。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占比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简易设施居多,部分地方设计不科学、建造不规范、抗灾能力差的问题已经显现。三是科技与生产的结合不快,经营主体科技素质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四是投入保障不足,多渠道投资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不断加以解决,促进全市设施蔬菜健康、协调、持续发展,为建成黄冈百亿元蔬菜大产业作出贡献。
2.1 科学制订发展规划
从黄冈蔬菜产业结构看,每年4~5月和8月都会出现“春淡”和“秋淡”,这正是发展设施蔬菜的市场空间和潜力所在,也是设施蔬菜的主攻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设施类型、生产规模、蔬菜品种、茬口模式和上市时间,发展面积不低于蔬菜总面积30%。正确处理与粮食作物协调发展的关系,以不与粮食争地为前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区域性集中连片生产基地。根据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技术水平发展不同类型设施。发展规模和速度与人才、技术、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必须相符,以促进协调发展。
2.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市级财政应按收入增加速度,同步增加设施蔬菜建设资金,县(市、区)财政都要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争取农机补贴大棚、喷滴灌、耕作机械、杀虫灯等设施。整合小型农田水利、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通村公路等项目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争取金融机构增加设施蔬菜信贷额度,降低抵押担保条件,扩大贷款余额。开展设施蔬菜保险试点,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建立菜地占一补一点五的补偿机制,落实新菜地开发基金征收制度,保障设施蔬菜投入。endprint
2.3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设施蔬菜不能走分散种植、提篮小卖的老路,应该转变发展方式,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销直达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式。一是培育新型市场主体。着力培育职业农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主体,大力推行“新型市场主体+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做到培育一个主体,建设一片设施,创建一个品牌,对接一批市场,惠及一方百姓。二是实行土地流转,通过土地入股、租赁经营等方式让农民承包的土地向新型主体流转,建设规模化设施蔬菜基地。三是推行标准化生产,依托新型主体,实行农资采购供应、生产技术规程、农事活动、产品采收和市场营销“五统一”[2]。
2.4 着力加强科技支撑
一是强化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黄冈与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市校合作平台,采取“引进来”的办法构建设施蔬菜科技协作体系,推进设施蔬菜良种培育、节水灌溉、质量安全、加工贮运技术研究,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二是强化生产技术集成推广,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集约育苗等技术,建设市农科院、市现代农业展示与信息中心和黄州南湖办事处等集中育苗基地。三是强化新型菜农培育,依托职业农民教育、阳光工程培育等途径,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示范的骨干菜农。四是引进山东等地设施蔬菜实用人才,按照1个品种对应引进1名技术员的模式,以优惠的待遇吸纳人才,支撑产业。
2.5 产销对接搞活流通
依托麻城大别山蔬菜批发市场、黄州商城农产品批发市场、浠水城北农资市场和黄梅小池中部农产品物流港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扩大蔬菜对外批发销售,辐射江西、安徽、河南等省。利用市校合作平台,扩大对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蔬菜销售,服务大学生50万人以上。加强标准化集贸市场建设,黄冈市区建设20个标准化集贸市场,每个县城建设5个以上,重点镇建设1~2个。组织设施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在城区建设蔬菜批发和零售网点,实现菜园到菜篮子直达,重点帮助黄冈城区春阳、丰益、青松苑等重点蔬菜合作社建设和经营黄州商城蔬菜产地批发中心。支持蔬菜业主与学校、企业、机关单位开展蔬菜产销对接,签订产销合同,订单生产,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平抑市场菜价,既保护生产者的收益,也让利于市民。积极开展蔬菜电子商务业务,利用手机短信订购、淘宝网黄冈馆等电商平台试行蔬菜网上销售,方便市民,扩大销售份额。
2.6 加强监管确保安全
质量安全是设施蔬菜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是加强基地自检,在规模化基地(13.3万km2以上)建设蔬菜产地质量检测室,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产出的蔬菜实行全面检测,农药残留不合格的蔬菜,不准出产地销售,并且要实行无害化处理,进行整改。二是专业机构加强抽检,在坚持日常抽检的基础上,加大农药使用高峰季节、重大节假日蔬菜的抽检力度,增加抽检次数和抽样数量。三是建立设施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立生产资料购货台账、农事活动记录、产品检验检测记载和产地准出制度,农业部门定期检查,督促落实,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3]。
参考文献:
[1] 陈展鹏,农业种养实用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 陈贵林.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展望[J].科技导报.1999(1):23-25.
[3] 陈贵林,张进文.设施蔬菜生菜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沈阳农业大学学报[J].2000,30(1):29-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