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对策分析
2015-01-27于普选
于普选
摘 要: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作用机理
一、职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综观理论界的研究,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四种途径来实现:首先,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区域范围内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事实证明,接受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更容易掌握新技术。企业通过聘用经过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专业型人才,可以有效降低培训成本、降低人才聘用的经费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职业教育可以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技术型、专业型人才,从而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人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我国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产业发展的实现需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区域内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支持地方产业的发展;再次,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有效缓解区域内的就业压力,促进地区就业。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性,其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所培养的劳动者在就业后,能够在较短时期内进入工作角色,适应工作需要;最后,职业教育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作为一种传授技术的教育,职业教育在技术的产生和扩散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通过创新活动,为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适应性、可操作性较强的科技成果,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应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合理分配资金:(1)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国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产业经济的增长。因此,政府财政投入应当是支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2)鼓励社会和企业资金投入。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满足了企业招工需要,社会和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受益者,也应当承担起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3)引导家庭和个人资金投入。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是由国家和个人承担,就我国国情来说,为了发展职业教育,家庭和个人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家庭和个人对于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仅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高级技能人才,助力我国经济增长,更有利于提高家庭和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对于我国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二)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于保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技术人才地位,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1)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体系,主要是成立由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行业认证机构、证书机构及鉴定站组成的认证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形成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机构体系;(2)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管理。我国目前的职业资格证书来源复杂,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信度,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资格认证的权威性。因此,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颁发及管理机构;另一方面,要建立标准化和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实现教考分离,考评的组织实施由政府授权的考试中心负责,建立公正公开的第三方认证规则;(3)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严把生产操作流程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市场经济劳务用工的规范作用,就必须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对于无证上岗的现象,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坚决打击劳务用工乱象。
(三)完善教育衔接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完善教育衔接机制,促进校企合作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保障。具体包括两个方面:(1)完善教育衔接机制,提高办学层次。一方面,我们应该完善职业教育内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机制,使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更高层次深造;另一方面,应选取有条件的地区试点,率先开办本科层次与研究生层次的职教专业,逐渐形成职教系列的中专、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职教人才的高质量需求;(2)促进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一方面,政府应当制订相关鼓励政策,支持行业协会、企业与职业院校密切合作,帮助有办学能力的大企业办好本企业的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另一方面,要引入学徒制思想,建立校企共赢的利益链,实行弹性学制,合理分配在校学习和企业顶岗实习时间,教学与实践交替进行,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和管理,组织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在行业、企业的推动下,使职业院校不断深入市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四)保障就业,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保障就业,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具体包括两个方面:(1)保障就业,提高职教毕业生就业率。职业学校应合理设置专业,与企业实际需求相适应;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使学生具备上手快的就业优势;同时要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及时掌握招聘需求信息,通过签订协议班等方式保证学生就业;在就业政策上给予优惠,在户籍、档案、职称评定以及创业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对职教生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给予同等的关注和重视;(2)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待遇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劳务用工行为,优化劳动环境,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各级劳动和人事保障部门要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咨询指导,增强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带头重视技术工作,重视技能人才,重视职业教育,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经济作用,从而提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
三、总结与讨论
总之,上述实证分析表明,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不同地区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各不相同,要提高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必须在各地区采取符合当地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1)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特点及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初、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而对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级技能人才,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2)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重视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努力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型、技术人才;(3)社会各界应正确认识、充分尊重、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给予职业技术人才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松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理论问题[J]. 湖湘论坛,2011(1):5-8
[2] 王培俊,王立平. 中国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J]. 职业技术教育,2011:24-28